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考命题为了有效检测考生的思维水平和学习潜能,提出了不拘泥于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据此,命题者所受束缚减少,自主发挥的空间增大,所命制的试题往往内涵丰富,立意新颖,表述脱俗,背景鲜活,设问独特,让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考生中能者攻之,不能者避之或瞎碰,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考生的综合实力及数学态度与情感.这些新颖的靓题或信息迁移或贴近生活或探究应用,不一而足.让我们共同来欣赏、品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高考命题为了有效检测考生的思维水平和学习潜能,提出了不拘泥于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据此,命题者(大多是高校教师)所受束缚减少,自主发挥的空间增大,所命制的试题往往内涵丰富,立意新颖,表述脱俗,背景鲜活,设问独特,让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考生中能者攻之,不能者避之或瞎碰,这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3.
王勇 《求学》2004,(5):12-18
2003年高考数学试题的难度之大,创近十年之最,许多考生考完数学后都流下了伤心的眼泪,纷纷抱怨高考命题专家出招太狠(关卡重重,题题“致命”),招数过新(结构形式新,问题情境新,表达方式新,设问角度新,命题立意新,解题方法新,思想方法新,知识交汇新,评分标准新).2004年高考将至,这些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高考数学命题充分挖掘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要求考生学会运用模仿、类比与联想的思想,拓展数学思维的空间。去发现新的规律.创造新的命题.1.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之间联系密切.从性质、方法到思想,其中相似的内容较多,通过模仿、类比的思想可以整体把握知识体系.也可以再创造,从而起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之功效。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电脑》2010,(7):7-8
为了让考生们都有话说,下得了笔,命题者一般不在立意上为难考生.但并不是说就放弃对考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命题者所提供的立意区域,就像一个开放的泳池.大家都可以来。只会“狗刨”的,就在浅水区玩玩;如果水性好,欢迎“到中流击水”。有些考生,不是水性不好,而是思想上懒惰,  相似文献   

6.
以数列为载体的抽象推理问题,能直接反映考生个体的思维品质,有效区分考生的学习潜能,因而倍受命题专家的青睐,是近些年出现的命题热点.仅从代数推理的角度对这类高考试题进行分析研究,似乎还欠缺什么,因此本拟借助几何图形,对这类高考试题的背景进行观察分析,以求教于同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牵动着千千万万师生的心。笔者虽非高考语文试题研究之能者,但一向关注之。细细阅读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北京卷和上海卷,总觉得上海卷的试题结构以及命题角度十分宜人,极易把考生引入80分的阅读解题方阵中去纵横驰骋,过关斩将,而后直奔70分写作的表达营垒,各自引吭高歌。这种由阅读而写作两大板块的命题结构,能直接触动考生思维的敏锐点,使之一下子就沉醉到高考试题的求解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大脑的功能。这样的试题结构以及命题角度,很受上海师生的肯定,也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关注。笔者认为,这种结构较之全国、北京…  相似文献   

8.
许少华 《考试》2004,(6):10-13
开放性试题可以较好地考查考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主动探索能力,可以充分体现“出活题、考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更代表着全面考查考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命题改革方向。因此,它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为使考生较全面地了解开放性试题,增强求解能力。本文将介绍开放性试题的求解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高考命题积极支持课程改革,逐步加大了对生产生活中的教学的考查力度。命题者并不想让考生进行大量繁琐的运算.而是试圈引导考生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思考日常生活问题。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真实感受数学之美。  相似文献   

10.
纵观2004年各地中考数学试题,操作实践型试题以其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新理念,备受广大命题者的青睐.这类试题在让考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中,考查考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等能力,是考生展示个体思维以及发散创新的好平台,也是中考评价改革的命题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一、命题形式:话题作和半命题作各领风骚。 2006年中考命题形式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稳中有变,变中求新,依然呈现多样化趋势。首先,话题作将继续扮演主角,从2000年中考以来,话题作渐呈上升趋势.直至2005年的中考,各地的作命题中.话题作已占据半壁江山,由此推知2006年中考话题作分量将有增无减.在活题的选择上,命题一方面将会尽量避开被媒体反复炒作的热门话题.另一方面会更重视调动考生的生活阅历和情感积累,让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给人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之感,便于真实地考查学生的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解三角形题是考生必攻之第一大题.取下此题意义非同凡响,因此关于第一大题的命题思路、答题情况、化解方法、教学启示就成为了众多考生和教师努力探寻的目标和方向,下面从这4个方面透视解三角形大题.  相似文献   

13.
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能力的考查.所谓能力就是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或规律发现及解答问题。因而对知识的整合、迁移、应用就成为考生复习过程中一个重点内容,以此拓宽考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严密性.下面以化学反应的灵活迁移为例说明复习过程中思维技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考、高考话题作文频频亮相,为众多命题者和考生所青睐。它彻底打破了往日套在学生身上的陈旧枷锁,只规定了写作的范围,而把拟题、立意、选材表达的自主权统统交给了考生,具有命题的开放性、创新的导向性,思维的发散性、文体的多样性、行文的自主性等特点,是一种开放性、创造性很强的命题形式。本文试图从话题作文的特点来探索写作的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语文高考钟声一落,作文题目免不了遭争议,总会出现一些对作文题评头论足甚至指责否定的声音。人们关心语文教育之心无可厚非,值得欢迎,但往往是根本没有找准问题的症结便高论迭出.沸沸扬扬。我们认为,考场作文没有写好,命题存在的某些不足固然也是重要原因,而考生自身的写作功底更是决定性的因素。有些考生正因为粮兵不足而草率迎战才功败垂成、事与愿违,或许不一定跟考题有多少关系。故笔者认为假如平时操练得法,准备充分,自可“随题应变”,稳操胜券。而要达到这样的水准,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6.
胡海飞 《中学物理》2012,(11):79-80
回顾2010年高考浙江卷的物理试题,确实有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命题者在命题设计中,做到了三个“贴近”:即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也实现了三个“有利于”的命题原则:即有利于高等学校新生选拔,有利于中学推行素质教育,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尤其是第15题,相信给广大教师和考生留下了不少的纠结吧.  相似文献   

17.
高考试题是命题专家精心策划的“经典试题”,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遗传学知识的命题向来都是专家命题的重点,也是一线教师和广大考生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中考语文话题作文是借鉴高考语文话题作文形式来考查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在近四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的数量急剧中考语文话题作文是借鉴高考语文话题作文形式来考查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在近四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的数量急剧攀升,现占据了作文命题的主体地位。具体情况见下表:话题作文之所以受到全国各地命题者的青睐,是因为话题作文能更好地张扬考生个性,让考生写出真情实感,展现才华,便于考查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话题作文之所以得到考生的首肯,是因为它创造了更加宽松、更加…  相似文献   

19.
夏宇 《中国考试》2007,(6):8-10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高考试题对考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的考查权重相对较大;命题材料的广泛性、命题方式的开放性都比较强。因此,经过多次的模拟考试之后,考生虽然对即将到来的正式考试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技术准备和心理准备,但仍会存在一些可能被忽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选择题是中考思想政治命题的首选题型,题量之大,赋分之高,是其他题型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楔入点小、考查点多、覆盖面大、基础性强和兼顾性广的特点,重在考查考生对材料相关事实、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再现或再认识的识记能力。因此,创新选择题命题模式不仅是深化考试改革的重要实践,也是提高选择题考查知识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