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美国和俄罗斯在第24~29届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为,体育体制与奥运强国之间、优势项目布局和奥运大国之间均没有绝对必然的联系,基础大项的成绩与奥运强国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三大球项目的成绩对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形象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我国与奥运强国竞技体育实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与奥运强国竞技体育实力的比较研究表明,中国与第一集团的竞技实力尚存在着差距。主要表现为:获奖面、三大球和两大基础项目及男子竞技项目成绩等方面的差距;中国要与美、俄并称世界竞技体育第一集团,除保持现有优势项目外,需寻找新的金牌增长点;提高金牌数量较多的两大基础项目、水上项目、男子运动员的竞技实力是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贯彻和落实"十二五"规划对竞技体育的要求,努力推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竞技体育发展目标,对"十二五"期间,我国竞技体育面临优势项目发展空间趋于饱和;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集体球类项目大部分水平不高;冬季项目虽有进步,但总体上大大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等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战略角度重新理解"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选择,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旨在缩短实现竞技体育大国向强国目标迈进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我国奥运优势项目发展现状与布局重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竞技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关键环节,必须首先承担起"体育强国"的建设重任.首先以奥运成绩为基础,对我国奥运优势项目的发展态势及现存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指出我国优势项目一方面在整体发展、集群性竞争力提升以及非优势项目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另一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与美、俄优势布局"错位"明显;地域结构发展不平衡性严重;金牌空间接近饱和;奥运"重金项目"实力薄弱;职业化项目无优势、关注度高项目成绩低等,都是制约我国优势项目发展的关键问题.其次,结合我国优势项目的现状,构建了我国优势运动项目布局结构:一级结构包括主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弱优势项目及非优势项目四大部分;二级结构包括12个不同的项目区域.我国优势项目的未来发展应该致力于解决自身的深刻不足,优化项目布局,努力实现"体育强国"目标.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全运会竞赛规程演变特点及其对我国竞技体育格局的影响。主要结论:全运会竞赛规程演变特点一是项目设置上,全运设项与奥运项目接轨,夏季冬季项目同步发展,三大球逐步受到重视;二是奖励与计分办法条款上,奥运成绩带入全运力度渐增,解放军和地方实行两次计分,西部和地方协议计分,鼓励集体球类项目发展。我国竞技体育格局受制于规程演变的影响,建议全运会项目安排紧跟国际奥委会变动,积极整合配置地方优势竞技体育资源,积极探索合理的人才交流与监管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长期以来竞技体育发展的非均衡现状,运用文献资料、网络调查等方法,以近三届我国奥运成绩为例,对我国奥运竞技项目内部门类及其项目间的非均衡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均衡、持续、健康发展对策的制订奠定基础.结论显示,我国奥运竞技项目内部门类及其项目间的非均衡现象较为严重,整体门类上呈三层阶梯状态,优势门类的内部项目之间也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非均衡现象.  相似文献   

7.
我国奥运基础大项竞技实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奥运基础项目2008年到2012年期间亚运会、世锦赛上获得奖牌情况和比赛成绩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奥运基础大项的发展状况.近年来我国奥运基础大项发展有显著变化,田径呈现出整体水平走高的趋势;游泳强势崛起,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幅提高;水上项目(赛艇、皮划艇、帆船)竞技实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与世界强队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8.
奥运战略视角下全运会竞赛制度改革的成效与期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奥运战略视角出发,分析全运会竞赛制度改革的成效并提出进一步改革的建议,同进引发一定的思考.认为(1)举办时间的改革为运动员竞技状态调整、多数项目奥运后备人才选拔和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延长创造了时间上的条件;(2)全运会项目设置改革确保了有限资源的集中配置,促进了我国优势和潜优势项目竞技水平的提高和保持,非奥项目新的生存方式为竞技体育改革提供了经验;(3)代表资格改革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予更多优秀运动员以参赛机会,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提高;(4)计分方法的改革促进了人才交流和三大球项目的发展,并对地方竞技体育工作起着积极导向作用.据此提出,(1)全运会举办时间要因项而异;(2)根据项目取得优异成绩的可能性和其社会效益,对全运会项目进行裁减;(3)对运动员、运动项目的交流数量予一定限制,并适当延长交流年限;(4)加大运动员培养单位成绩获得比例,成绩分配比例与运动员交流年限挂钩,同时加大奥运成绩的带入力度,促进"两湖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已进入了关键性阶段,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日益凸显,迫切需要从战略性高度来认识和研究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问题。从我国本土举办的奥运会、亚运会赛事及我国的全运会赛事所呈现的基本情况出发,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了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些宏观性思考。研究认为,协调好中国特色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机制的有效运作,保持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对独立性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同时要积极探索体能性训练的较大突破,改变我国体能大项长期落后的局面,不断缩小与世界体育强国的差距。重视和发挥我国女子项目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力争三大球项目整体能够上一个较大的台阶,确保我国竞技体育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强国的战略出发,根据第二十三届到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我国体育代表队所取得的成绩,对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以及其它项目做出了整理与分析,旨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主要结论:优化竞技体育项目格局,实现均衡发展;完善与创新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竞技体育"走出去、引进来"战略;鼓励科技创新,促进竞技体育科学化发展;创建"三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效仿国外足球的"拉玛西亚青训营"的运作模式;稳步推进竞技体育职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等。  相似文献   

11.
于军  曹军 《中国体育科技》2006,42(4):111-115
通过对十运会成绩与我国在第27、28届奥运会上的比赛结果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分析我国目前的竞技体育实力现状:传统优势项目得到巩固,潜优势项目实现突破,同时也呈现出项目发展不平衡、高水平后备人才缺乏及科学化训练程度不高等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问题。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坚持与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加强后备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建立训练、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反兴奋剂力度,在调整项目结构、完善项目布局的同时,突出女子项目和“119工程”项目的重点发展是我国竞技体育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突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全国体育大会是与全运会、城运会并列的全国性综合大型体育赛事,全运会是与奥运会接轨的发展我国竞技体育的最高组织形式,而全国体育大会则是把非奥运项目吸纳进来,推动全民健身发展的全国综合性运动会。虽然二者都是全国性运动会,但它们之间却有很多不同之处,把握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为解决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之间的矛盾,迈向体育强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奥运会备战是为我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准备工作。随着国际体育法治的发展和奥运会体育纠纷解决的法治化,以及近年来我国在奥运会和其他国际大赛中遭遇的体育纠纷不断增加,通过奥运会法律备战,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障已经成为奥运会备战的重要需求。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就我国奥运会法律备战的必要性、奥运会法律保障周期划分、奥运会法律备战的基本内容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认为,在我国奥运会备战中,应该增加法律备战的内容,以东京奥运会为契机建立起包括奥运会在内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法律备战机制,成立奥运会体育法律团队,制定奥运会法律保障策略,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前、奥运会中和奥运会后的一定时间段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竞技体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国取得了空前的成绩,不仅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中国从没有专业的运动队到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从许海峰的第一块奥运金牌到北京奥运的金牌第一。在这60年间,中国竞技体育稳步发展,发挥举国上下的力量,已经追赶上世界体育强国,甚至在某方面已经超越了世界体育强国,因此,中国竞技体育的赶超式发展,已经不适合现在我国竞技体育的现状需求。  相似文献   

15.
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以后,建设体育强国已经成体育界的最强音,但是如何建设体育强国,还缺少从战略高度的讨论。以建设体育强国为基本论域,从体育在国家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体育强国作为战略目标的合理性辨析和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判断三方面探讨了建设体育强国进行战略选择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6.
我国非奥运项目未来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奥运项目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得到世界各国极大地重视和发展。在国内受"奥运争光计划"及"金牌战略"的影响,很多省甚至放弃了一些水平落后的奥运项目,非奥运项目更是无法得到足够重视。政策的扶持不利、社会宣传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非奥运项目的发展。我国非奥运项目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和社会发展潜力。面向北京后奥运时代的来临,非奥运项目应承担起服务大众和提高竞技水平双重任务。合理发挥举国体制与市场相结合的优势,通过繁荣竞赛市场,有效的高校结合方式,促进国内非奥运项目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迈入崭新的历史时期,在举国体制引领下,中国竞技体育在70年时间里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群众体育发展不容乐观。目前应以体育强国战略为契机,通过体育强国战略体系建立,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共同发展。健身俱乐部作为一大体育产业支柱,是协调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和谐发展的良好中介。文章从健身俱乐部的角度来探索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并试图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体制变革走向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体制的改革之路将面临着发展观念的大转变,即以奥运为核心的体育发展观向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观的转变,从竞技体育强国的目标指向向着体育大国的目标指向转变,从体育利益单一主体向社会化多元化发展观的转变,从渐进式自然发展观向“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系统发展观转变。发展重心的大转移,即体育工作重心将出现以群众体育为重点的战略大转移。竞赛体制的大变革,即体育体制改革将以机制改革为核心,以竞赛体制的变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从而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中国体育体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竞技体育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新突破,成绩的获得主要得益于竞技体育良好的动力机制。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主要依靠保障机制、服务机制和支持机制。其中举国体制和奥运战略为竞技体育提供制度保障;和平崛起、综合国力和和谐社会为竞技体育提供外界服务;经济、文化和教育为竞技体育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奥林匹克运动对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的影响,提出了发展我国体育事业要与奥林匹克运动接轨的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