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胖大海的外形及入水后变化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并在观察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说清楚胖大海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写话”中提出要让孩子“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次写话教学要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写作空间,让他们沉浸于观察与发现的乐趣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使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善于观察。2.以胖大海为载体,激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3.让他们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写话。【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1.(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神奇的种子,就放在你们桌面上,你们仔细观…  相似文献   

3.
今天,老师让我们观察胖大海,可我不知道胖大海是什么。老师说在药店买得到,原来这胖大海是中药。我拿着胖大海仔细观察着,它扁扁的,身上皱皱巴巴像一个核桃。我想看看里面是什么样,于是我把胖大海捏开。开始,我以为胖大海非常软,轻轻一挤就开了,可没想到,胖大海竟然这么硬。我使出九牛二  相似文献   

4.
今天,老师让我们回家后观察一种神奇的种子——胖大海。胖大海?好奇怪的名字!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叫妈妈给我买来了几颗胖大海。我把胖大海放在手心儿里仔细观察。只见它只有橄榄核般大小,是深褐色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需要通过正确的路径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理解数学基本概念,把握数学思想方法,感悟数学思维方式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优化看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要优化做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探究;优化听与说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表达;优化想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相似文献   

6.
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对于初中生来说,生物是一门新的学科,学生感觉比较陌生,但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能够吸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去探索未知的奥秘.因此,生物实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掌握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从而达到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设计缘起]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搜集素材,然而,学生常常是绞尽脑汁也难以发现什么可写的东西.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选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呢?几天来我一直在为学生的作文"找米下锅".一天,在中药房无意中看到胖大海时,我感到这正是我几天来一直在寻找的"米"--一枚小小的千瘪瘪的种子竞能发生那么奇妙的变化,凭我的直觉,学生会产生兴趣的.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做,让他们在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使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得到同步发展,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阅读课外书,积累关于天气变化的词语,并学会运用。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天气的变化,学会写一段话。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图形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几何图形的运动过程,观察几何图形的构造,掌握图形转化过程的位置关系,还可以帮助学生想象和联想几何图形,使学生学会将立体图形展开后重塑,从而获得直观的空间体验。  相似文献   

11.
花草计     
刘怀芹 《文教资料》2008,(33):138-140
本文作者在美术教学研究中以学生最熟悉却易忽视的花与草为切入口,引导他们以对花草的关注、观察为起点,经过一步步的探究、感受,继而进行内省和再造,在整个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探索、学会内省,进而学会再造,因为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学生习作是一个学习过程,更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既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习作素材.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和思考、学会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达.笔者想就中、高年级所进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习作的促进作用谈些做法.  相似文献   

13.
一、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语文教师常说要学会观察,只有观察才能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写出人世间的美丑善恶。其实,在数学中,学生也要学会观察,只有观察才能知晓题目的结构变化、条件呈现顺序等。  相似文献   

14.
感觉是学生认识的起点,要让学生学会思维就必须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不是单一的知觉感知,而是诸多因素综合性的智力过程.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实验、观察和思维始终是紧密相联的.化学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指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及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然后积极思维,把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归纳,上升为理性认识,可见观察能力对发展学生智力起着重大作用.本文谈谈在实验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  相似文献   

15.
学习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情感)2.引导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春天变化,与音乐结合起来,用语言或叙述或表达个人独特感受。3.认真倾听同学说话,能抓住要点,结合自己的体悟,给予评价。教学准备1.让学生提前一个月收集有关“春天”的词、句、诗。2.布置“观察”作业,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春天万事万物的变化。3.结合第七册《月光曲》一课,帮助学生感受音乐,并能在听的过程中学会领悟乐曲的中心,用语言表述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4.门德尔拉的《春之曲》的磁带一盘。指导过程一、以“春”为线,游戏引趣,词句联展…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亲近感。 2.通过观察蜗牛使孩子们体验到原来认为熟悉的事物,其实我们并不是真正的了解,意识到科学观察可以使我们知道更多的东西。 3.进一步学会用科学的观察方法来观察事物,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培养学生用观察工具(放大镜)观察物体细小部分的能力。 5.知道蜗牛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了解蜗牛喜欢的食物。 6.学会表达交流自己观察的情况,学习如何整理事实。  相似文献   

17.
一、设计理念:1.学会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能按实验的过程有顺序地叙述一次科学小实验的演示过程,并能清楚写出人的动作、语言和心情的变化。2.初步掌握这个实验的科学道理,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习作要求:1.让学生仔细观察小实验后,有条理地说出小实验的具体经过。2.写一篇观察作文。教学时间:2课时课前准备:一根铁丝、几张纸条、一盒火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1.教师取出几张事先准备好的纸条,问学生:“这是什么?”2.导语:老师今天已经把这几张纸条在保险公司保了险,把它绕在铁丝上,用火烧也烧不着,因为“保过险…  相似文献   

18.
在立体几何的复习教学中,可通过挖掘一个典型空间模型中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学会主动地构造起自己的知识网络,学会数学研究性学习,学会自主地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数学复习过程中学得更好、更快、更高兴.下面是一节——立体几何研究性学习课的实况剪辑.  相似文献   

19.
初中数学新课程注重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猜想、学会归纳、学会合作,体验到求知的欢愉和成功的快乐,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20.
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人共事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