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陈日清 《今日教育》2004,(11):17-18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有效途径,也是师生交流信息的重要窗口。数学课堂教学的练习设计一般包括:为新知识学习作准备的引新练习、新知识过程中的尝试练习及新知识学习后的巩固练习.发展练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高质量的练习设计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2.
数学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现过程教学,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并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在构建新知识结构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利用新旧知识连接点和难易转化点,促进学生参与思维过程 新旧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思维过程,需要有适  相似文献   

3.
李正芳 《河南教育》2009,(12):24-24
一、创设问题情境.为新知识的形成铺设阶梯 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是外来信息与学生原有知识和思维互相作用的过程。引入新知识时,教师设计一些问题和情境.引起学生共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4.
通过操作加强感晤,是低年级学生形成新知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它不但可以使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够顺利迁移,克服思维障碍,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但是不是在每节新授课中,只要安排了动手操作,教学效果就一定好呢?我做了一个小小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新旧结合,架构知识。名师常引导学生用旧知识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将新旧知识融为一体,从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展示知识产生的背景,可使学生从中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兴趣,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充分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主地去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培养创新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属义务教育阶段的知识,因而多数教师并非特别重视其存在地位,但是小学教师要明白,其中所涉及的知识是为其以后的学习而准备、铺垫的教育学科,所以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教导小学生与其相关的新知识,并让学生学会注意其所学知识的核心。因此,就教师要通过"新""细"来帮助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使其形成较为新颖的学习理念。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中的知识铺垫对新知识的掌握起着重要作用,它可将比较难掌握的新知识经过巧妙地铺垫转经为学生可以理解的内容,进而形成技能。根据数学知识连贯性特点,将数学知识的铺垫分为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10.
数学知识如同“链条”,旧有知识的延伸和发展,产生了新知识,而对新知识的认识强化,又离不开旧知识的铺垫。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分散的、零碎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系统化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任何新知识都有它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教学中,如果压缩掉这种过程,就知识教知识,那么学生只能得到零散的、孤立的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知识的这种发生、形成和发  相似文献   

12.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新授课后的课堂练习都有这样几个目的:一是检验学生掌握新知识的程度如何,便于在课上及时解决;二是及时让学生有效地巩固所学新知识,并形成一定  相似文献   

13.
相异构想是指学生在正式学习新知识之前,由日常生活和个人经验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偏离科学现象与本质的感性认识,或偏离科学概念的理解与想法。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由于各自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这样他们对同一事  相似文献   

14.
一、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记忆力 1.提高教学水平,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运用恰如其分的教学方法,清晰、简练、生动的教学语言,准确、严谨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记忆痕迹。 2.讲授新课前提问,自然导入新课;授课后提问,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学生对知识记忆的痕迹。  相似文献   

15.
英语学习是一种建构学习,是运用已有语言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划分理解的过程,不是被动的语言输入过程,而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从建构主义出发,阐述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情境,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进行语言体系的建构,从而形成自己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有意义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新的知识要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它是将新学习到的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它十分重视对知识经验的积累。有意义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有意义学习理论应用于语文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科学牢固地掌握知识、概念,形成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王荣青 《教师》2012,(7):96-97
作业是巩固深化新知识、反馈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重要手段。我们在作业的布置上,要以学生为本,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学习特征调动学生作业兴趣,设计多彩作业,引导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中,学生是知识的构建者.学生在对新知识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进程中,常常会与已习得的旧知识建立联系,而当原有的知识经验与习得的新知识产生矛盾时,认知冲突便形成了.因此,教师应该深入分析、科学把握、准确定位其认知的冲突点,通过引  相似文献   

19.
孙立勇 《成才之路》2010,(22):49-49
所谓创新意识就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新科目,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指导学生行为的任务。那么,如何将这一科目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认识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