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接入题 课件出示:《长城》四读。师请学生说说“四读”应该读什么。  相似文献   

2.
一、整体把握,温故知新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桃园,探寻剪枝的学问。(出示八个四字词语)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几个词语,注意读出感情。(生读词语)师:(课件出示"王大伯剪枝图"和"桃园丰收图")请你选用两个四字词语来表达这两幅图中"我"的心情。生:一脸疑惑、又惊又喜。  相似文献   

3.
一、激趣导入出示一段游人迷路的视频,创设故事情境:几个人在对讲机、手机都没有信号,与外界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最终靠着森林中天然的指南针走出了森林。【通过故事情节随机向学生介绍指南针的知识,而后引起学生对"天然的指南针指什么"这一个可以概括全文内容的主导性问题的思考,接着顺势导入课文。】二、初读感知1.课件出示学习提示:(1)自由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  相似文献   

4.
一、复习导入1.指名读课题。出示课件,"小松树"三个字偏小,"大松树"三个字偏大。(教师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2.(出示词语)学生自由朗读,再指名朗读。(一行一行地读)评:标题是文章的眼目,能够关照全篇,所以优秀作者总是精心提炼标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小松树"和"大松树"是文章所描写的对象,教师在做课件时故意将"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两个词的大小写得不同,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直观的感受,为读好课题,为之后课文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上第六单元第19课。教学过程一、以诗激趣,再识"父母之爱"1.课件出示诗歌,学生读。  相似文献   

6.
一、例句导入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句话,(出示:一群美丽的鸽子,正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我看得入了迷。)会读吗?(指名学生读。课件点红"的""地""得")这三个字在这句话中都读——de。既然都读de,那为什么有的地方用"的",有的地方用"地",而有的地方又用  相似文献   

7.
卢晓莉 《成才之路》2012,(27):82-83
正一、感知(1)出示6个简单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师:你能将这些图形分分类吗?你是怎样想的?(出示课件)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并板书:曲线图形、直线图形。(2)师: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出示课件)学生举例说一说(如果出现说"球是圆形"的时候,教师出示实物请学生进行比较。如果没有学生说"球是圆形"时,教师出  相似文献   

8.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一遍 ,然后教师放映配有古典音乐的相关荷叶、荷叶池的图景供学生欣赏。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看得认真 ,听得专注 ,很快便进入了课文情境。二、感知课文内容 ,引导主动参与1 出示与课文相关内容的图片文字课件 ,教师范读课文一遍。2 学生们听后评议。学生甲 :“老师 ,您读得很有感情 ,真好 ,我想像您一样读。”学生乙 :“老师 ,你读‘荷叶是我的摇篮’对‘是’字读得没卷舌 ,请重新跟我读一遍。”学生丙 :“老师 ,我想加上动作读这一句…  相似文献   

9.
教师课件出示大瀑布壮观景象的画面,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赞美看到的画面,导入新课。一、今昔对比,感受大瀑布师:看着这图画,咱们脑海中有一段文字一定被激活了。(画面上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这条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水声震耳欲聋")师:请大家再读一读这一段话。(学生自由读课文)师:谁想来朗读?大家认真地听,看看朗读声中能不能浮现刚才的那幅画。  相似文献   

10.
现象一:教学要求虚设人教版1年级上册<自己去吧>教学片段: 师: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生字要多读几遍.(学生齐读课文后教师随即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检查、巩固生字的读音.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相似文献   

11.
<正>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一个词语:琥珀。谁会读?你们见过琥珀吗?谁来说一说。(课件出示琥珀图片)这就是琥珀,谁再来形容一下?那你们了解琥珀吗?学生交流。(板书:奇异,理解意思)。补全课题,齐读。二、检查预习1.读词语:琥珀、松脂、渗出、包裹、澎湃、黏稠、详细。2.指导书写:"澎湃"一词。书写时注意什么?学生交流。3.抽读课文3、4、5、7、8、10、11、18自然段,思考课文主要讲  相似文献   

12.
认识公顷     
<正>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公顷1.谈话:同学们,三年级我们学习了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2.引入:(课件出示并让一名学生朗读)江苏大丰有一个闻名中外的中华麋鹿园,是目前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野生麋鹿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780000000平方米,今年国庆期间,麋鹿保护区就吸引了18.1万人次慕名游览。(学生读"780000000"时有些困难)提问:读"780000000平方米"时,是不是觉得数据太大  相似文献   

13.
许同江 《江苏教育》2008,(14):71-73
课件出示: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师:谁来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好)  相似文献   

14.
案例描述1.学习g、k、h读音。(出示课件,看画中藏着哪个字母宝宝,师分别教读,再齐读检查。)2.学习拼读音节。(新内容是学习三拼音)(1)复习两拼音。师课件出示“hé gè hā gǔ kù”五个音节,让学生直接拼读。两个学生能直呼其中的部分音节。老师教读。  相似文献   

15.
一提示课题,引导质疑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古诗<登鹳雀楼>,课题中藏着两个生字,我们先来认识它们. (出示"雀""楼",指名读,齐读,组词) 师:这两个生字,我们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伸出小手,随老师书空课题. (课件出示鹳雀楼)  相似文献   

16.
一、热身复习 课件出示一张乐山大佛的图片,师生看图说话. T:What's this? 学生小声回答说"大佛".  相似文献   

17.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完成《汉语拼音复习四》一至三题一、谈话导入 :1 播放多媒体课件 :“同学们 ,这里是拼音王国 ,欢迎你们来做客。”2 原来是拼音王国邀请我们去做客呀 ,同学们愿意去吗?那就让我们一同去吧!瞧 ,拼音王国的字母朋友排着整齐的队伍欢迎我们的到来 ,让我们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出示复韵母课件)二、描描读读1 请你读一读这些字母 ,开火车读。师要注意学生9个前后鼻韵母的发音 ,如有发音错误要及时纠正。2 你们知道这些字母的名称吗?(复韵母)复韵母中还包括什么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谁来分别读一读前后鼻韵母?(指名学生来读…  相似文献   

18.
现象一:教学要求虚设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自己去吧》教学片段:师: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生字要多读几遍。(学生齐读课文后教师随即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检查、巩固生字的读音。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相似文献   

19.
《月光曲》是浙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讲读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如下: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1.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17课(课件出示题目)。我们把题目齐读一遍.(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够积极。)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没有感受到月光的皎洁。让我们再来一遍,轻轻地读,一齐感受月光的美丽吧.(再次齐读,学习状态明显改变。)〔评:虽然课题只有3个字,但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体会诗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课件出示贝多芬的图片)?课文中是怎么来描写他的(课件出示句子)?读一读。是呀,贝多芬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  相似文献   

20.
吴柯佳 《生活教育》2011,(16):38-39
一、现象在实际教学中,一般会出现以下两种现象:一是很多老师教学古诗词习惯走这样的三步曲:了解作者、翻译诗意、背诵古诗。上课时,为了完成这些目标而教,把作者简介、整首诗的意思甚至中心思想出示在课件上,带领学生读了几遍后,就让学生吧翻译的意思抄写在书上,直到会背会默为止;二是一到教学古诗词,就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上课时,学生侃侃而谈,从字词意思到主要内容,从中心思想到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