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新岭村小学的李大木老师有一根杉木做的教鞭,每次上课,他总要带着它,如果有人上课不老实,讲话或做小动作,教鞭就会重重地落在他的课桌上,让他大大地吃一惊.李大木看起来凶,但心肠特别软,他从不用教鞭来教训学生,他说娃儿皮薄肉嫩,受不起.  相似文献   

2.
一根教鞭     
不知为什么,这学期讲台上的教鞭不见了。我看着老师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为我们上课,心里真不是滋味。我想:老师太辛苦了,我应该为她做一根教鞭。”双休日,我从家门口找来一根细细的小木棒,用小刀削平了丫枝,做了一根教鞭。星期一一早,我就把这根教鞭放在讲台上。班主任马老师一进门就发现了这根教鞭,她问大家:这是谁为老师做的教鞭呀?”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我自豪地举起了手,说:“是我做的!”老师说:谢谢你!你能发现这学期老师没有带教鞭,真了不起!这些天,老师是故意不带教鞭的,老师想和大家走得更近呢!不过,这根教鞭是圆圆亲手为我做的,我…  相似文献   

3.
老师的教鞭     
老师有一根长长的教鞭,这根教鞭可神了,它不仅会说话,而且还有一双雪亮的眼睛。当我们上课没有坐端正,教鞭立刻就会轻轻地落在我们的桌子上,好像在说:“请你坐端正。”当我在做小动作时,教鞭就会皱紧眉头,在我面前直摇头,似乎在提醒我:“请注意了,不要做小动作。”老师告诉我们:“教鞭是你们的监督员。”同学们则说:“教鞭是我们的好帮手。”点评:这则童话形象地说明了教鞭起着监督员和好帮手的作用。想像丰富,而且合理,富有人情味。老师的教鞭$浙江省金华市江滨小学三(4)班@张蓉  相似文献   

4.
教鞭     
那教鞭是白蜡条截的,有二尺来长——黄河故道盛产这种耐旱植物——赵老师一进教室就往黑板上方摸:那是放教鞭的地方,供他专用。赵老师大学毕业后就回镇里教书。书教得好,可很严。看到谁做小动作,也不训,过去就照头上敲。待被敲者呲牙咧嘴地抹头时,他就将教鞭背到身后,好像什  相似文献   

5.
初一学生小晨一进校就闹得沸沸扬扬。军训时他不服教官管理,训练时谁不小心碰了他.他就不依不饶,骂人,打人,甚至咬人。军训结束后正常上课,上课期间他讲话、下座位,无视课堂纪律,卫生值日不做,作业不写。班干部催不得.老师说不得,批评他几句,他就要跳楼。时不时地闹一下,师生都视他为身边的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针对小晨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下列方法对他进行矫治。  相似文献   

6.
那把戒尺     
阮定标 《华章》2011,(6):11-11
应该有二十年了,那时候学校里的老师,多半备有教鞭。教鞭一般长约一米,竹条做成,上课时放在黑板的下方,发现哪个学生犯错或做了小动作,教鞭就派上用场了。而我现在仍能记起王老师,是因为他那把戒尺。  相似文献   

7.
教鞭     
那教鞭是白蜡条——黄河故道盛产这种耐旱植物——截的,有二尺来长。赵老师一进教室就往黑板上方摸:那是放教鞭的地方.供他专用。  相似文献   

8.
李志人 《江西教育》2006,(12):21-21
化作春泥更护花 1974年.梅花刚刚报春,29岁的彭锡萍放下了兽医的针头.拿起了教鞭,被人称做了“彭老师”。十年的劳动锻炼,赋予了他一往无前的勇气,刚柔相济的睿智,百折不挠的韧劲。这为他在育人路上的艰辛历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日,我们镇举行了“三为主、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立标示范课活动,我镇的科学教研员于老师亲自走上讲台,为全镇科学老师上了一节示范课。于老师已经接近50岁,在教研员的岗位上也工作十多年了,他虽然有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但多年没有亲自上课,作为一名这么大年龄的老教.研员,能够重拾教鞭,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相似文献   

10.
《家长》2013,(5):5-5
黄先生是一个9岁男孩的爸爸,昨天,他找到部门请求领导调换下周出差的安排,而理由让他不太好意思说出口:“娃儿的妈妈出差了,我要陪娃儿做作业。”之前,他还找了领导,要求“五一”小长假尽量不要安排他值班。原因一样,都是为了孩子的作业。  相似文献   

11.
您的孩子有学习困难吗?郑医生:我儿子8岁。从3岁起,我们就开始早期教育,背唐诗、学认字、弹钢琴、练书法。上一年级时学习很好,就是做作业慢,边做边玩。为此.父母常陪着他做作业.有时需3~4个小时。谁知到了三年级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上课多动,回家不做作业....  相似文献   

12.
汤敏飞 《湖北教育》2005,(12):57-57
董磊(化名)在很久以前就是令老师们头疼的学生了。前一段时间他沉迷于武侠小说,作业不做.上课睡觉.现在又迷上了网吧游戏.三天两头旷课。一般的思想工作没什么效果.我只能别寻良策。  相似文献   

13.
万玮 《江西教育》2006,(9):29-29
上数学课的时候,班主任张老师正坐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数学科代表突然气喘吁吁跑进办公室,说王强和数学老师顶起来了。张老师连忙问清情况,原来王强上课不好好听讲,数学老师批评他,王强态度不好,惹恼了数学老师,老师让他去办公室,他不肯,数学老师没办法上课,于是大家就僵在那里。  相似文献   

14.
老师的拐杖     
姜卿 《教书育人》2002,(3):45-45
离开故乡多年了,每每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我眼前总是浮现出洪龄老师的身影。记得进入初中的第一天,我就惊讶地发现他是一个柱着拐杖的瘸子。“瘸子也能教书?”那时我真不懂事,我还暗暗地祈祷:“千万别让他当我们的班主任。”结果,事与愿违,满龄老师当了我们的班主任。他看上去就是一个很严厉的人。板刷似的头发,一双深陷的眼睛炯炯发亮,黑瘦的脸上从来不见笑。尽管他瘸腿走路很难看,但却丝毫不影响他的威严。特别是他手中那只须臾不离的拐杖,呈棕黑色,结实坚硬,有时在课堂上当教鞭在黑板上指指点点,上课开小差的同学,常常…  相似文献   

15.
此情不悔     
此情不悔汪承敏孩提时代,我最爱去玩耍的地方是村东头的小学校。说是学校,实则就是坐落在偏僻的山沟沟中的三间土坯草房,一个老先生和二三十个比自己大些的娃娃们。上课的时候,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扒在窗外听老先生讲,听学生们读。回到家里就折起一根树枝当教鞭,学着...  相似文献   

16.
宽容的力量     
新一茬的秋季开学,我接任初三·四班的班主任。不过,在接任班主任之前,就听很多老师说,该班有点“特色”——成绩最差、纪律最糟、学生最烂,特别是那个大名鼎鼎的“犟牛”——“强娃儿”,最令老师头痛。 开学的第二天,“强娃儿” 和他父亲一道来报名,我这才知道“强娃儿”的学名叫张强。看着这个衣着褴褛、身材瘦小、黄脸蓬发的少年,我怎么也无法把他跟所谓的“令人头痛” 联系起来。说真的,看着他五大三粗的父亲——张铁匠,我心中不禁对张强泛起一丝怜悯的涟漪。张铁匠临走时扔下一句话:“罗老师,我儿子是蜡烛,不点不亮。他…  相似文献   

17.
教室里,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做练习,只有一个小男孩在凳子上如坐针毡。我走过去,轻轻扬起教鞭,他知道我没有要打的意思——因为我从没打过他们。他调皮地瞅着教鞭,狡猾地笑了。我也笑了。我放下教鞭,他却说:“老师,您打我吧!”我极感惊  相似文献   

18.
兔子之死     
语文老师: 上课的时候.有个同学在看杂志,我没收了他的杂志敲了敲他脑袋。可是在我转身准备继续上课的时候,他的同桌竟然哈哈大笑了起来,搞得课都上不下去。我就问他,为什么笑,你知道他是怎么答我的?那小子从抽屉里掏出一本《辞海》,竟然这样对我说:“老师,你还好没发现我看书,要不就被你砸死了!”  相似文献   

19.
我当小老师     
我家有好多布娃娃,我分别给它们取(qu)了名字。星期五下午放学之后,没有小朋友来找我玩,我就想起给自己的布娃娃上课!我先把黑板挂(gua)在窗户上,然后用一张方凳(deng)做讲台,在上面放了好多书,还有一根小棒当教鞭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从我手里毕业的一名学生,还在初一时就以打架、旷课而闻名全校。只要带过他课的老师无不因他学习成绩和道德纪律观念差而伤脑筋。我任该班班主任不久,他就做了充分“表演”;上课不听、作业不做,三天两头旷课,抽烟是常事。我找他谈话,严肃地指出他的缺点、错误,并要他痛改前非.可他“抱着葫芦不开瓢”,任你怎么说,过后照样我行我素。终因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在外面敲诈、勒索、侮辱小同学而受记大过处分.就在宣布处分的当天,他又翻墙头逃学了.三天后他被找了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