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现代汉语中旧词生成新义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方法。从认知的角度看,新义的产生往往是人们以熟悉的某一领域的经验为基础,去说明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从而使旧词引申出新义。因此,隐喻与旧词新义有着密切的关联,它对现代汉语词义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厉平 《双语学习》2007,(10M):161-161,164
认知语义学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用某一领域的经验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思维模式。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频繁地出现在商务英语中。国内针对英汉语商务语篇中的隐喻对比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对英汉商务语篇中隐喻的源领域以及目的域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英汉商务语篇中隐喻既存在文化共性,又存在文化上的差异性。而这种跨文化研究对商务教学和商务活动都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许洁 《考试周刊》2009,(45):38-39
认知语言学家Lakoff认为隐喻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修辞)现象,而是人类心智发展的结果,即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本文选取了《围城》中的爱情隐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兼对比分析英文译本中的爱情隐喻,揭示了隐喻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词汇语义发展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和感知世界的重要工具。语言学中的隐喻是用某一领域的经验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动物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人们经常通过动物隐喻来表达和阐释与自身相联系的生活经验。对"狗"喻义的研究,对其形成的历史文化因素的具体分析以及对现阶段"狗"隐喻特点的描述必将给其他动物隐喻和整个语言认知领域的研究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基于莱考夫的隐喻理论构架,本文从中英文化对比的视角对隐喻进行比较研究.当代认知观认为隐喻是通过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谈论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过程.人类文化的共性铸就了英汉隐喻中的相似之处, 中英文化各自的特性又造成了他们之间的差异.跨文化交流过程中, 不仅要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结构, 理解隐喻本身的意思, 更要深入学习隐喻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义学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用某一领域的经验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思维模式。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频繁地出现在商务英语中。国内针对英汉语商务语篇中的隐喻对比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对英汉商务语篇中隐喻的源领域以及目的域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英汉商务语篇中隐喻既存在文化共性,又存在文化上的差异性。而这种跨文化研究对商务教学和商务活动都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现象的认知活动,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在研究概念隐喻理论基础上,以基本颜色词"红"的概念隐喻为研究对象,对颜色词隐喻的目标语进行了分类总结,分析中韩两种语言颜色词隐喻认知的共性和相对差异性,并探究外在的语言表达异同下的内在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8.
现代隐喻研究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活动。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人类最早是通过人体隐喻认知和表述客观世界的,人体隐喻是原始人类的一种最普遍的思维方式。对英汉民族语言和思维上的共性和差异的研究,证明人体在人类的语言和思维中的确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同时,这项研究对英汉语的词汇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隐喻的普遍性和认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认知角度出发来探讨隐喻的普遍性及认知性。其内容包括: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人类思维、认知的一种方式。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同时,笔者认为,隐喻和认知的互为肯定是语言学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0.
隐喻是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它根植于人的身体体验和文化体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语言的一部分,隐喻具有文化性,承载着浓厚的文化信息;同时,它的形成受一定文化背景制约。汉语直接借用了大量的英语隐喻。这是因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不断交融,这使得汉语本族语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具有共同的文化体验和共有的概念系统。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论基本概念、定律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的认识论思想主要集中在经验与理性的关系上 ,涉及基本概念和定律的生成、基本概念和定律的性质、基本概念和定律与经验的合理性、基本概念和定律与经验张力关系的动态过程等。爱因斯坦的实践表明 ,在当代科学活动中经验与理性的关系已经出现了一种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苏轼虽为豪放词代表,但他的婉约爱情词也有明显的独到之处.在他的作品中,可以体验出强烈的伉俪爱意、世间真情以及作者的身世感慨,曲尽人情之美,使爱情题材在词创作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与升华.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扩展现实(XR)、泛在智能、大数据、5G、全息与传感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赋能了人类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方式,沉浸式体验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应用。尤其在教育领域,沉浸式体验所具有的无边界、交互性、愉悦性、具身性等特征,创造出了更优质的学习空间,学习者可进行各种模拟体验,为其主动投入学习、提升认知、培养移情与关联能力等提供可能。沉浸式体验是由技术、内容、交互三大机制相互作用所共同构成“境身合一”般的场景与感官感受。这种境身合一的沉浸式学习体验,不仅可应用于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与情感领域的教与学;也可用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性思维和想象力,还可从游戏化智慧学习、XR+CPS仿真实验室、泛在协作学习场域、全域学习生态链、沉浸式群体探究学习和高自由度生成叙事学习空间等方面,进一步赋能AI+沉浸式学习新场域。  相似文献   

14.
当今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旅游科技化与科技化旅游已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网—景游是这一大背景下旅游和网络结合的新体验式产品,是网络游戏与旅游景区彼此之间的相互呈现。网—景游在场景、项目、市场、文化、客源等多个层面具有传统旅游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网—景游在体验方式、内容创新、营销推广等领域还有很大的空间有待开发。积极开发网—景游,必将为开发旅游新产品、推动旅游体验化、丰富旅游项目内容、提升旅游知名度等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argues that although new problems are encountered as field experience programs grow larg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assuring educational quality remain the same. One large field experience program, the Washington Center for Learning Alternatives, and the method of educational quality control developed by that program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青少年田径训练管理体制和教练员情况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内外的训练体制管理的优劣,对四川省青少年田径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从宏观上进行整体调查分析,进而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应对新局势发展需要的田径项目新布局,以期保持四川省田径强省地位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Research exploring preservice postsecondary students’ experiences participating in an international field placement is a relatively new area of study in the domains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CE) and Early Childhood Leadership (ECL). While there is a growing body of literature offering merit to the profound transformations that can occur for students who engage in an international field experience, most notably in nursing and school-age teaching vocations, a significant research gap exists in this area of study within the early childhood field. This qualitative research study explores the international field experience of Canadi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Diploma and Early Childhood Leadership Degree students who engaged in a 4-week placement to Liberia, Costa Rica in the winter of 2013. Applied thematic analysis was utilized to examine ECE and ECL self-reflective journals, interviews, and e-mail correspondences. Researcher field notes were additionally included in the data analysis.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transformations proved to be a prevailing outcome of the Costa Rica international field placement. The merit of a solidified international placement pedagogical approach was an additional finding of this research study.  相似文献   

18.
秉持现象学态度的教师教育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秉持现象学态度,依据现象学还原原理进行教师教育理论研究,现象学的教师教育理论研究新领域得以敞开。在现象学态度下,教师作为研究者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教师的教育研究对象与内容为教师的职业生活体验;教师的职业生活体验研究过程与方法是进行现象学的描述与解释;教师进行职业生活体验研究应按照现象学的反思方法去操作;教师的职业生活体验研究是态度、目的、方法与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主义课程研究方法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女性主义课程研究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特点在课程领域独树一帜,它从社会性别入手所开创的课程研究新视野以及所宣扬的反实证主义、反男性霸权、关注女性经验、倡导平等对话等方法论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