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都说开明书店是一家踏踏实实从事文化建设,引导青年打好知识基础,引导青年积极向上的卓有声誉的书店。最近出版家王仿子还著文提到开明书店,说“开明书店有夏丐尊、叶圣陶等致力于出版好书,培养人才,在读者中获得良好的信誉,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开明书店不被人们注意的读者工作,我觉得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这一方面的工作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开明书店的办店宗旨和传统作风。开明书店读者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刊物,在刊物上给读者开辟习作园地,比较直接地在读者中培养人才。比较突出的  相似文献   

2.
钱君匋先生1927年进入开明书店工作(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前身之一),当时开明书店的编译所,包括经理在内只有四五个人,钱君匐负责音乐、美术图书的编辑,同时承担全部图书的装帧设计工作。在开明书店工作的七年,他不但编辑了《西洋美术史》《开明B标音乐教程》等许多深受读者欢迎的书籍,更突出的贡献则是设计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书籍装帧作品。  相似文献   

3.
1952年3月,开明书店和青年出版社由出版总署撮合,开始商量合并。开明书店当时有三种刊物,一种是《进步青年》,读者对象是高中和高中以上学生,一种是《开明少年》,读者对象是初中学生,还有一种是《语文学习》。先是在上海解放之前,开明在北京创办了《进步青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北京的《进步青年》和原来的《中学生》合并,用《进步青年》作  相似文献   

4.
在大量的史料和文献中,开明书店的创立时间被记载为1926年8月.是年8月的一天,在上海宝山路宝山里60号、开明书店创始人章锡琛先生的家门前,挂起了一面"开明书店"的招牌.从此,人们逐渐开始了解开明书店,喜爱开明书店的出版物,甚至将那枚"书籍与太阳"的标识与一本好书画上等号.然而,"开明风"刮起的确切时间,一直以来都有许多疑问.究竟开明书店是在1926年8月以后才挂牌营业、进行出版活动的,还是要早于这个时间呢?  相似文献   

5.
一提起叶圣陶的名字,人们都会把他和开明书店联系在一起,这不仅是因为他在开明书店工作长达近二十年,更因为他对开明书店事业的发展和成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6.
开明书店创建六十周年纪念会于1985年10月19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胡愈之、中国对外友协副会长夏衍出席了纪念会。参加纪念会的还有版协副主席王子野、许力以、王仿子、赵家璧,以及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萨空了、臧克家、唐弢、吕叔湘、吴祖光、周振甫、张志公、唐锡光、李庚等。纪念会由叶至善宣读了叶圣陶先生的书面讲话(见本期文)。会上,开明书店的许多老朋友、老读者和老作者先后发了言。吕叔湘在讲话中说:“我在开明书店工作了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开明精神”?“开明精神”是一个特定的含义,指的是建国前上海开明书店的精神,或者说开明书店的光荣传统。“开明精神”可以用“四求”加以概括,这就是:求义、求新、求实、求精。这就是开明书店的精神和优良传统。所谓求义,就是致力于对社会多做贡献,坚持正义,反对邪恶,坚持进步,反对落后;就是“不向钱看,只想勤勤恳恳地出几本书,老老实实地给读者送一点温暖”;就是对作者、对编辑满腔热忱,大力扶植,荣辱与共,同舟共济。按今天的话说,就是办店的指导思想正确。所谓求新是指在出书办刊上努  相似文献   

8.
《开明活页文选》 《开明活页文选》是开明书店一个极富特色的出版物,由章锡琛(1889~1969)亲自创办,1928年开始分批出版,前后累计出版大概有七八百篇。它选录古今名篇,每篇分别由宋云彬、张同光、曹聚仁、王伯祥等名家详细注释,加以分段标点,折叠成帖,编上号码,单篇出售,由读者自由选购。  相似文献   

9.
去年,开明书店六十周年纪念,遵开明老友王知伊同志之嘱,写了一篇纪念短文,以《开明风格》为题,借题发挥,说了一句多年来想说而未说的话。我说:“解放前的出版社,有几家书店是有各自独特的风格的。生活书店有生活风格,开明书店有开明风格,它贯穿了它的书、人和事。”“生活风格,开明风格,是我们出版界前辈一代人所培育的我国文化史上极可珍贵的传统,应该让它发扬光大,它是真正中国文化和文明史的产物,是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积累起来的好东西。”  相似文献   

10.
书店“创造读者”是现代社会图书经营谋略的一个新命题,是对市场经济机制下发行观念和销售方式的重要革新。为更有效地拥有读者、掌握读者,更主动地驾驭图书市场,研究和实行“创造读者”的发行战略是新形势下新华书店生存和发展的全新举措。 (一) 图书发行工作是直接面向读者的工作。书店销售图书决不能离开一定的读者对象,一旦失去读者,书店便失去了生命。这是因为,首先图书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如果书店的书籍推销不出去,书到不了读者手中,也就没有读者的读书行为,  相似文献   

11.
刘玉梅 《编辑之友》2011,(8):119-121
《编辑之友》分别在2010年第11期和2011年第2期刊登王青先生的长篇文章《开明书店的编辑们——为纪念开明书店创建八十五周年而作》,详细介绍了开明书店同仁夏丐尊、叶圣陶、王伯祥、傅彬然的编辑史实。适逢开明书店创建85周年之际,当年由叶圣陶先生编写课本文字,丰子恺绘制插图的《开明国语课  相似文献   

12.
也许有人要问:我国出版业,既要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又要能赚钱,这事能办到吗?这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既有理论认识问题,也有实际工作问题。现就各地的经验和个人的体会作点探讨。(一)出书要有合理结构,逐步形成立体化的出书格局1.从读者层次来考虑书,是给读者看的。读者文化程度有高有低,我们理应将他们分开档次,既出精深之作,供学术研究之用;又有大众化之作,供普及科学文化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分析民国时期教科书出版发行的市场环境和政府政策,简要指出开明书店教科书出版过程;然后统计并分析了开明书店教科书出版数量、类别和特点,着重分析《开明活页文选》、《开明英文读本》和《开明算学教本》等教科书;最后分析开明书店编辑教育理念及教育实践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选题,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这并不是反对赚钱。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提高经济效益是不矛盾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办出版社、做编辑工作,是要考虑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的问题。一个出版社不盈利,怎么能维持下去呢?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出版社也难以生存和发展。只要我们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下去赚钱,抓经济效益,这是无可非议的。只要来的正当,赚得有理,钱赚得越多越好。问题是,你在考虑经济效益和  相似文献   

15.
开明书店创建快要六十周年了。它是1926年创办的。我没有在开明书店做过事,也没有写过一本书,但是在开明书店的编辑部里,我有好多老朋友。我在商务印书馆许多年,办杂志有点经验。如果说我和开明书店的关系,就是办杂志的事情。章锡琛因为在他主编的《妇女杂志》上写了反对封建主义的文章,商务印书馆的某些当权者认  相似文献   

16.
叶氏父子写的广告对我并不陌生。因为它们介绍的大多是开明书店的出版物,又大多刊登在《中学生》、《开明少年》等刊物上。而我,曾经在开明书店推广科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又参加了《中学生》的编辑工作,和广告打交道的机会较多。尽管如此,今天编完《叶氏父子图书广告集》(即将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仍能感受到作为第一读者的喜悦。这可能由于它们原先散见各种书刊的封底、封三、插页和版面的补白中,就象见缝插针种的十边地,不易给人留下完整的印象。如今合在一起读,感受自然大不相同。就拿叶老和作者的关系来说,过去只知道他为许多作家编书、出书,包括亲自校对  相似文献   

17.
8月1日,江苏省吴江市档案馆特约征集员征集到邵力子先生的民国三十七年(1948)"开明书店股份有限公司合立转股单"1件。这一珍贵实物,有着重要史料价值,也进一步丰富了馆藏名人档案资源。开明书店是20世纪上半叶国内一家著名出版机构。开明书店有夏丏尊、叶圣陶、顾均正等多名学者、作家担任编辑工作,形成一支知名的编辑队伍。出版物包括茅盾《子夜》,巴金《家》、《春》、《秋》,林语堂《开明英文读本》等。这件编号为"四九一"  相似文献   

18.
《出版经济》2004,(6):38-39
在图书行业,满意度是一个新鲜的词汇.经纪人要让作者满意,出版人要让书店人满意,书店人则要使读者满意. 图书规范性市场化运作已经开始,读者满意度开始引起书店人更多的关注.只有使读者满意,书店营业才可能良性循环,利润才会伴随业绩滚滚而来.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科书的滥筋、发展与竞争》一文,看到:“书店之间教科书竞争激烈的程度,有时甚至闹得宣诸报章,对簿公堂。例如开明书店林语堂编著的《开明英文读本》一纸风行,世界书局推出《标准英语读本》,而其中材料,颇有与开明雷同之处。开明书店因此在报上指责世界书局,世界书局认为是中伤它,就向法院起诉,控告开明书店损害名誉,闹得满城风雨。但两家书店因此增添了知名度。法院判世界书局胜诉,但社会上多同情开明,可算是两胜俱利。”社会上人们知道这场官司世界书局胜诉的多,知道世界书局从此以后就不再发行《标准英语读本》的人却很少。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20.
创立于1926年的开明书店,总经理章锡琛十分重视图书馆建设。他本人曾在商务当过十四年编辑,主编过《妇女杂志》,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到商务的东方图书馆查找国内外有关资料,有的还直接从外文译成汉文,在刊物上发表,受到国内读者欢迎,《妇女杂志》的发行量不断上升。后因他主编的这份刊物经常发表新观点,遭到当时一些卫道士围攻,说他鼓吹邪说,被王云五调离杂志社,章先生不服,最后被迫离开商务,自己创办了《新女性》杂志和开明书店。这是1926年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