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维埃革命和苏维埃运动是共产国际指导中共先后实践的两个革命模式,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从苏维埃革命到苏维埃运动的战略转变,中国苏区有了大发展。苏维埃运动战略没有放弃以城市为中心,中央苏区的进攻路线导致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失败。  相似文献   

2.
我们所以拟定这样一个题目并进行研究,是基于以下考虑:史学界迄今对中国苏维埃政权体制的模式问题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虽然有的研究者已经提出,中国苏维埃政权体制“基本照搬苏联模式”,“这种制度在开始时曾表现为苏维埃体制在中国的一种移植”,但也未展开论述。为更全面、完整地认识中国苏维埃政权体制模式,就中国苏维埃政权体制模式与苏俄(联)苏维埃政权体制模式的异同作一较全面的比较是十分必要的。文中错误或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苏维埃是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创举,经过十月革命的传播传到中国.中共根据当时中国的革命形势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提出在中国建立苏维埃.  相似文献   

4.
土地革命时期的早期革命政权与之后出现的苏维埃政权虽然均属于革命政权,并有延伸意义,但两者不能等同中共"八七"会议后提出建立的苏维埃政府。直到秋收起义的发动和各地农民武装的发展,共产国际才指示中国建立苏维埃。中国苏维埃运动首发于广东,逐步向全国扩张。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领导了中国苏维埃的人权建设,重视人权的保障。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以及苏维埃政府提供一切经济上的帮助,建立相关的组织,制定有关的法律,确保了公民享受法定的人权。  相似文献   

6.
前苏维埃时期,由于俄罗斯建设远东地区的需要等原因,中国移民的数量一度呈上升的趋势,到1917年已经达到了50万人。苏维埃时期,由于苏俄政府实行的镇压政策,俄罗斯中国移民的数量达到了历史的最低点,仅为5000多人。后苏维埃时期,由于中俄关系的发展、经贸往来的加强和中俄两国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等原因,至今中国移民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0万人。  相似文献   

7.
苏维埃是俄国革命中出现的政权形式。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在指导中国苏维埃革命过程中,在把苏维埃建设为什么性质的政权问题上,经历了从设想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式的政权到最终确定建立工农民主专政性质的政权之样一个认识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人民英勇奋斗而取得的光辉成果。毛泽东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不仅领导了苏维埃共和国的革命实践,而且对其实践进行了理论总结,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苏维埃共和国思想。一是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必须与发展人民武装,实行武装斗争相结合;二是苏维埃政权的实质是工农民主专政;三是苏维埃政权的组织形式——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是最完满的民主制度;四是苏维埃的基本任务是组织革命战争和改良群众生活;五是苏维埃的前途是准备将来变到社会主义去.  相似文献   

9.
愉快的回忆     
全体苏维埃人民将纪念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间签订的一周年纪念日。每一个苏维埃人,心中都充满着对于自己的朋友——中国人民的祝福、热爱和尊敬。我很幸运,我会在中国人庆祝他们所取得的胜利的日子里,到过中国。我回想起有千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回想起节日的游行,回想起我们同中国朋友们——  相似文献   

10.
赣南闽西既是中国客家人的最大聚集地区 ,又是全国最大的一块苏维埃革命区域 ;文章从军事、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 ,展示了赣南闽西客家人对中央苏维埃革命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表现了客家人在现代客家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考试》1994,(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 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一切劳苦民众的……材料二在抗日战争中,在中  相似文献   

12.
张闻天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实行民主是他的重要政治理念,从参加五四运动开始,他就树立了在中国实现政治民主的理想,在中央苏区建设苏维埃政权中非常重视贯彻德谟克拉西的原则。他认为,在苏维埃政权下,实行广泛的民主——苏维埃的德谟克拉西,就要正确把握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反对官僚主义,密切党群联系;反对以党代政,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完善基层民主选举;重视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3.
照搬俄国苏维埃政权模式,给中国的苏维埃政权建设留下了一些沉痛的教训,如效仿苏联设立国家政治保卫局,导致苏区肃反扩大化的严重错误;照搬苏联的政党制度,造成苏区“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严重后果;照搬苏联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有可能加剧民族分裂活动;照搬俄国苏维埃政权的阶级关系模式,使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富农在很长时期被当作革命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中国苏维埃政权初步探讨了有中国特色的处理民族关系的方法———民族区域自治 ,但是 ,倡导民族自决权和联邦制则脱离了中国的实际 ,不符合中国的民族情况  相似文献   

15.
土地革命时期的苏维埃运动,在中国绵延十年之久,对近当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制度变迁决定着社会演进的方式,是理解历史演变的关键。苏区史研究专家何友良研究员的新著《苏区制度、社会和民众研究》,从新革命史的视角,以制度选择、社会变革与民众互动为主题,作了全面而系统的深度解读,拓展了关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讨论空间。  相似文献   

16.
苏维埃运动、乡村建设运动与中国农村的社会变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维埃运动和乡村建设运动大约同时出现并活跃于中国的农村 ,它们都促进了所在农村的社会变迁。本文分析了两种社会变迁的相似和不同点以及导致其不同的原因。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 ,虽然它们都距离目标比较遥远 ,但苏维埃运动昭示了一种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戈尔巴乔夫的苏维埃体制改革,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从最高苏维埃体制转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而引进总统制,再转而实行总统内阁制的复杂嬗变。在这一过程中,戈尔巴乔夫逐渐由完善苏维埃体制走上了废弃苏维埃体制的不归路。政治体制改革时机选择失当,改革苏维埃体制态度轻率,蔑视宪法和法律,搞垮苏共,全面认同西方议会民主制度,否定苏维埃体制的合理性,在政治斗争中从无原则妥协走向投降主义,凡此种种,都是导致戈尔巴乔夫苏维埃体制改革失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戈尔巴乔夫的苏维埃体制改革,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从最高苏维埃体制转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而引进总统制,再转而实行总统内阁制的复杂嬗变。在这一过程中,戈尔巴乔夫逐渐由完善苏维埃体制走上了废弃苏维埃体制的不归路。政治体制改革时机选择失当,改革苏维埃体制态度轻率,蔑视宪法和法律,搞垮苏共,全面认同西方议会民主制度,否定苏维埃体制的合理性,在政治斗争中从无原则妥协走向投降主义,凡此种种,都是导致戈尔巴乔夫苏维埃体制改革失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苏维埃是俄国革命的产物.它与十月革命的关系极为密切:建立苏维埃制度是布尔什维克革命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苏维埃内部各派政治力量的消长是布尔什维克判断革命形势成熟程度的晴雨表,布尔什维克最终通过十月革命在俄国确立了苏维埃民主制度.十月革命建立的苏维埃民主机制历经七十多年的实践,其意义是深远的,经验是丰富的,教训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所讲的“红色政权”,实际上是“苏维埃政权”。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红军为支柱,以山区为军事大本营,以县城为政治中心,面向广大农村,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苏维埃运动。毛泽东的“红色政权”模式,是立足本国实际,吸取别国成功经验而创造出的具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色的政权模式。毛泽东在后来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红色政权”模式,从而最终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