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吴孟侠  刘元生 《武当》2004,(3):22-24
杨班侯《太极九诀》详解,前部分曾在本刊总148期刊载,读者好评如潮。由于客观原因所致,后续稿件未能及时跟上,故延迟至今得以连载,敬请读者见谅。  相似文献   

2.
杜子宇 《武当》2005,(5):13-15
"太极功修法三重,得其真一万法通"。李派太极法分三重,称谓"三太极",即"外太极"、"内太极"和"真太极"。动盘拳法显法象于外,谓"外太极"。其诀是:"半个圈似月牙,三字诀上下插,颠与倒不离家,反复此乱如麻"。静盘功法造化内功于秘,谓"内太极",其诀是:"呼吸气一太极, 子午窟先天地,玄中玄秘中秘,升与降开与闭,河车灵三宝聚,炼神功呈妙技,莫妄传多仔细"。太极心法统领内外于心,谓"真太极"。其诀是:  相似文献   

3.
练功要诀     
本人年届八十有二。练功至今,总结八个字,即"顶、扣、圆、毒、抱、垂、曲、挺",也可称为"练功八法"。兹分述如后。顶字诀"头上顶",有冲天之雄;"手外顶",有推山之势;"舌上顶",有吼狮舌象之概(也就是同道人常说的"舌顶上腭")。扣字诀"肩扣",则气力到肘;"掌扣",则气力到手;"指扣",则周身力厚。  相似文献   

4.
申圆子 《武当》2006,(1):4-6
(接上期) (八)缠字诀 (1)双肘相并作缠法,两足也相继运转:左足提起,两肘抬起.转身扣步,左腿屈膝,右腿相继交换。[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郭树璞 《武当》2003,(8):3-6
青荷白藕红莲花,道门三绝在吾家。“三绝”说的是武当绝命剑、武当拂尘和武当道家八卦太极等拳术。 武当绝命剑在武当武术中一支独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有刚柔进退之妙,有虚实攻防之法,有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有十字法诀之巧的无穷变化,有静  相似文献   

6.
刘树春 《武当》2005,(9):17-18
“太极十三势者: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凡练习太极拳者都将这段话熟记于心。按照上文的说法,掤捋挤按是“四正”的方向,即东南西北;采挒肘靠是“四隅”,也就是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四个方向。“进退顾盼定”是前后左右中五个方向,取的是东木,南火、西金、北水和中土之义。前八字暗含八卦的八方,后五字则合五行之数, 共为十三势。以上是比较普遍承认的  相似文献   

7.
史明 《武当》2004,(11):51-53
这是一套方法简便,朴实无华,动静相兼,行之有效的优秀传统导引养生功法。此套功法在民间流传甚广,早在明朝高濂所著的《遵生八笺》养生奇书中就有记载。由于其确有修身养性,祛病延年之功效,故而也被《修龄要旨》、《类修要诀》、《红炉点雪》等导引养生书所辑录。  相似文献   

8.
释延王 《中华武术》2003,(11):44-45
动群 歌诀笼诀五行常运天地宽,止观常住不染尘。定坐常思自己过,起卧常修方便仍。向后收起,脚背绷直。脚后跟趋近臀部,略作定式。 一琳 小腿向前上步。 哟后岐一 法交换向前,一苇渡江势薰黔点行一…五纂蘸一步一呼吸·右脚掌支地,左脚向前上步。左脚脚跟轻轻落地。吸气一口。左脚脚掌快速落地。左脚落步时,右脚已同步快速匀脚向前踢出。快速出气一口。右脚脚跟轻轻落地,吸气一口。右脚掌落地,左脚同步踢出。快速出气一官。撇 宽 常 地方挂 天十气 运送地 常点 行绷 五弹五双脚如法交换向前,一步一呼吸。 字诀:弹轻步上前,微微曲膝。脚跟一蹬…  相似文献   

9.
孙建国 《武当》2010,(12):20-21
“六字诀”,也称六字气诀,是我国古代仙家之间秘传的一种吐纳养生大法,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因其简单实用的功效而备受儒、释、道、医、武各家的推崇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哲学的太极观念与太极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太极拳的命名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效天法地的思想方法。太极十三势吸收了周敦颐《太极图说》中的太极阴阳,并以五行取代四象八卦的学说。太极"内动"在太极拳中体现为强调"太极元气"在体内的运动。而"心为太极"的思想则体现为演练太极拳时强调"心贵静"。  相似文献   

11.
杜子宇 《武当》2007,(4):16-17
一、虚实运用 在天为阴阳,在地为水火,在人为刚柔,在拳为虚实,是以天理为一贯。太极拳明虚实重变化,乃太极阴阳变化大律的巧取妙用。所谓动静开合、吞吐、长降、沾离、蓄发、柔刚、进退等等,都是虚实及其变化的直观展示,并依其错综而有序的虚实变化演绎天道自然之理。虚实变化首先是内在运化,意在内而益寿,意在外而攻打。从技击而言,虚实变化都蕴藏着战术策略的内涵特征。正所谓“兵行诡道”也。那么虚实灵变就成为“灵机活法”“隐显莫测”的重要机源。所以,在虚实的利用上都在“灵变暗换”上运机缘,找消息,要在真意和心神的灵变上寻求“莫测”。李派太极讲“有虚实、没虚实”,要求“练有归无”“神机莫测”。所谓“虚也实,实也虚,要实即实,要虚即虚”但“非虚实不变,而是灵换难辨”。“变在无形无象中,全凭心意一点灵”,灵者源于神。李瑞东老先生还云:“虚实之法,变化不一。有先虚后实,有虚实实,有实实虚,有虚实实,有实虚虚。”这也都说明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突出难测之变。由此,也就形成了战术运用上的“分兵之法”、“逗引之法”、“稳军之法”、“激将之法”、“游战之法”等等。  相似文献   

12.
陈庆国 《武当》2001,(1):5-9
据郑炳章先生讲,太极“十三硬架”是杨班侯所传。当年杨班候将其传与李瑞东的长子李伯英、三子李季英、弟子项润田和承安和尚。郑炳章老师先后曾向这四位前辈学艺,时问最长的是承安和尚和李季英。李季英对此拳多有心得,并在十三趟硬架后面又加上一趟“捍卫心气抖心随”,成为现在的十四趟。  相似文献   

13.
谢征东 《精武》2006,(2):34-35
天地之五行(即水、木、火、土、金)是相生的关系,而太极五行(即太极十三势中的五种步法——进、退、顾、盼、定)同样对应着人体经络和脏腑的有关窍位。  相似文献   

14.
胡孚琛 《武当》2001,(5):45-46
自近半个世纪以来,内丹学已成绝学,世上稍知一鳞半爪者已不多见,能得一宗一派全诀者更是屈指可数。但在内丹学的科学研究上,必须总揽全局,不能拘于一偏之见。张竹铭先生在陈撄宁传记的序言中声称陈撄宁曾得南宗阴阳派丹法之传,却对学生各自仅讲部分内容,从未向任何一个学生教授过双修丹法全诀。陈撄宁自己在《论白虎首经》一文中叙述他那个时代南宗用鼎一派丹法的情况云:“余根据四十年之阅历,耳闻目见,各省学道诸君,用五千四八采大药者,结果总归失败。北京二人、南京一人、苏州一人、上海一人、成都一人、武昌一人,前后共计七人。  相似文献   

15.
杨黎明 《体育世界》2008,(12):41-42
采用历史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等,通过研究新发现的家谱史料,考证太极拳的起源与传播,提出“博爱千载寺太极拳”起源说。主要观点:(1)陈王庭与李岩、李仲三姑表兄弟依据“无极养生武功”和“无极养生功十三势拳”创编“太极养生功十三势拳”;(2)李仲、李岩和陈王廷均是太极拳的创始人,因政治原因,太极拳由陈王庭发扬光大,历代相传,“成为独特之秘”。  相似文献   

16.
吴泉 《精武》2005,(12):42-43
分解动作第一式(图47):虚出一掌来示意,以进为退是妙用,吸引对方跟踪进,打虎之势防进击;右脚收回以待用,攻守咸宜任白为;学得太极阴阳法,变通虚实乃可用;败中取胜备万一,右腿收缩掩裆势;分腿隐藏来应战,双峰压顶扭身踢;转过身来再起脚,更随上步搬拦捶;身形灵巧方能战,轻灵圆活乃奏功。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在武术期刊上有推手论文面世。各家各派对推手拳理抒发己见,还有以传统风味赞扬。我认为韵味更有文化气息。文中提到王宗岳、陈长兴、杨露禅、武禹襄、李亦畲几位先贤大师,要修炼太极拳,继承他们的理论是十分必要的,要忠实继承科学发展,我们才不愧为他们的子孙。下面是先贤的拳诀教旨,请看先贤有关太极拳的精华论述。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云: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静之机也。陈长兴:夫太极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内外相连,前后相需。一动而无不动,一合而无不合,五脏百骸悉在其中矣!杨露禅:站住中定往外打。武禹襄: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李亦畲:用意,不是用劲。  相似文献   

18.
《精武》2007,(11):36-39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一名通背拳传习者,能练成"通脊背之力于臂"的"二十四势拳法"和"救命三腿"是我的梦想,希望贵刊能发表一下这方面的文章。一位热心读者编前语:读者点题,本刊自当竭诚服务,今刊出武田熙通背拳法一书中之相关文章供研究者参考;"通脊背之力于臂"的"二十四势拳法"将于近期发表,同时也欢迎一些真正掌握"二十四势拳法"的朋友来稿。总诀串珠三腿式法严,上前三步站中间,换腰迈腿先伸步,两掌微曲对鼻尖,白蛇吐信先压掌,反背踢腿妙无边,再打紫雁三抄水,双手速快上下翻,蹲身透腿坐盘式,暗踢一腿在胸前,紫雁抄水加一腿,顺手就打理边腿,卧身指掌巧云看,推肘跺踹防备难,来回一气归旧位,闭掌躬身礼当先,绝妙三腿要重视,不遇知音不轻传。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八卦拳都是内家拳,其理相通,取名同出一源,都是由古代太极八卦图取义得名。要知太极拳名称的由来,必先知太极之含意。“太”是大字加一点,所属指事字,盖大之有加焉。“极”,本是指屋极,取义为顶端或最高点。“极”又加“太”字组合,说明此量至广至大至精至微至中至正。太极即太虚。太虚为空空之境,真气所充,神明之宫府,无运不至,故主生化之本始,运气之真元。太极乘气,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这就是太极生阴阳之理。  相似文献   

20.
郑勤 《武当》2004,(5):18-20
八门五步是“太极十二式”的组成部分,有十二种方法,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棚、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定。其中前八字是八种手法,后五字是五种步法,俗称八门五步、八卦五行、太极精华和太极十三式,都是指这十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