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鴜鹭湖”和科尔沁旗大草原哺育了端木蕻良,影响了他性格的形成,也为他提供了灵感养料,端木成年后背负着国恨家化四处流落的种种经历,使他的心灵被忧郁占据了.本文分析了端木早期作品所体现的“湖”和“土地”情结成为忧郁的两大主题意象.  相似文献   

2.
“鸳鹭湖”和科尔沁旗大草原哺育了端木蕻良,影响了他性格的形成,也为他提供了灵感养料,端木成年后背负着国恨家仇四处流落的种种经历,使他的心灵被忧郁占据了。本文分析了端木早期作品所体现的“湖”和“土地”情结成为忧郁的两大主题意象。  相似文献   

3.
莎翁笔下的哈姆莱特是一位忧郁的王子,忧郁是他主要的性格特征。马克思设想拿破仑帝国“没有帝国的胜利就好比设想哈姆莱特不但少掉了丹麦王子的忧郁,连王子本身都少掉了。”犤1犦可见,“忧郁”成了这个典型人物的全部魅力所在。1时代打击了他,让他陷入忧郁哈姆莱特的天性并非深思熟虑,也非忧郁寡欢,但一次次的现实打击让他不得不开始思考,以至于陷入到深深的忧郁之中。毕业于德国威登堡大学的哈姆莱特起初是一个快乐的王子,心中有着对美好理想的期盼和对甜蜜爱情的憧憬。但父亲突然死亡,叔父篡位使哈姆莱特的理想遭到了沉重的打…  相似文献   

4.
何塞·卡雷拉斯,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声乐界对卡雷拉斯的评价是"甜润,抒情的男高音,拥有天鹅绒般的嗓音"。他的声音浪漫且有些忧郁、大胆且又自信。其演唱技巧可谓炉火纯青,特别是圣洁的感情和挥之不去的忧郁水乳交融,卡雷拉斯犹如天鹅绒般的细腻嗓音,把他最擅长的忧郁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忧郁的有乐感,有气质,忧郁中含有激情,他可以说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双重性格的歌唱家。  相似文献   

5.
<正> 读郁达夫的小说,我们常常会被作品中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那种忧郁之美所深深吸引和震撼。“忧郁是上帝的快乐”,对郁达夫的小说虽然有伤感主义,颓废主义等等毁誉不一的评价,但小说忧郁之美却是审美认识上不可忽视的,这也许正是他的小说一直为读者接受的重要原因。 忧郁,是贯穿郁达夫整个文学创作的独特审美取向。《沉沦》中主人公变态的压抑和对祖国贫弱的忧患,《零余者》中“我是一个真正的零余者”的绝望,《茫茫夜》中主人公不甘堕落又不能自拔的无奈……都从不同角度折射着忧郁之光。即使是写来较为明朗轻松的散文,也是“感伤的旅行”的记录。《沉沦》是郁达夫的成名作,通过其中表现出来的忧郁之美可见其一斑。《沉沦》的主人公身处异国,在民族歧视的时代氛围中敏感、脆弱、自卑,甚至有些神经质,经常“他的眼睛里就涌出了两行清泪来,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在他眼中连他唯一的避难所,被他视为朋友,慈母和情人的大自然,也充满了忧郁的  相似文献   

6.
清初词人纳兰性德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生命悲剧感的满族词人。他的词具有浓厚的忧郁色彩。这种“凄婉感伤”的忧郁词风,与其性格气质、生活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与波德莱尔在他们的诗歌中均表现出忧郁这一重要特征。两位诗人都运用了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死亡”来表现他们的忧郁情结。李金发写死亡,可以清晰感到他的忧郁,他是站在个人的立场来表现个人的忧郁情感;波德莱尔是自然地诉说着死亡,与人们交流着死亡的经验,他诗歌中的忧郁充满思辨和哲理,是一种时代的批判。他们诗歌中的忧郁情结都是他们身世经历的一种显示。  相似文献   

8.
忧郁的春天     
席卷东亚,蔓延全球的“非典”给今年的春天镀上一层厚厚的忧郁,因为我们已经很久都不曾体验这一份由恶性传染病带来的忧郁了。在刚刚走过的一百年里,医学一直在“竞赛”、“征服”、“加冕”三大节目中穿行,国家之间、实验室之间、医学家之间比拼着财力、势力,以争夺各个领域里  相似文献   

9.
忧郁催人老     
忧郁催人老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高高兴兴乐滔滔;愁一愁,白了头,忧忧郁郁催人老。”我国古代医典《黄帝内经》中,就曾指出,养生者当“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否则,只能“半百而衰”,并指出:“养生莫如养性。”现代科学也证实了这一点,长期的精神抑郁...  相似文献   

10.
哈姆雷特的“内宇宙”变化有赖于其文化基因,西方文化规定了他的性格底色。他的“忧郁”乃迫于“人”与“非人”痛苦角逐中“人”的价值、尊严的失落与重建,是一种典型的人文主义者的文化心态和欲求。它昭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冲突与嬗变,体现着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人类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1.
忧郁的经石     
我独来独往地在青藏高原徘徊了几圈之后,已是整整八年的时光了。天地苍茫,命运苍茫,与生俱来的孤独之感,随那忧郁的经石而忧郁,但我至今也难以参悟经石何以在我的眼中如此忧郁?  相似文献   

12.
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拜伦,他的杰出创作给十九世纪英国诗坛乃至全欧诗坛带来了莫大光彩和荣誉。在他的生活道路上,自有他积极的政治斗争和奔放的“普洛米修斯”式的热情,但是,构成其文学风格基本特征的忧郁,却是他性格上的根本方面。无论在他的长诗或抒情短诗中,我们都可以听到那种低沉、忧郁、悲凉的音调。在《莱蒙托夫诗选》中,有这样一首译自拜伦的抒情诗:  相似文献   

13.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当忧郁成为“modern”……至上一集刚刚舍弃了八年抗战(坚持八年没有尝试新鲜事物)确定鸭下巴为好吃的后,小明又“生不逢时”地撞上了这股不知从哪个什么什么洋刮来的代号为“忧郁”的台风,而且忧郁得一发不可收拾,大有将忧郁进行到底,把牢底坐穿的架势。有好几次,小明还模仿电视上的广告词:忧郁啊忧郁,我一直在努力,噢耶!可惜爸爸妈妈哥哥对他的忧郁都不屑一顾,这是怎么回事呢?欲知详情,请看第5集:我要努力忧郁下去。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的词带给我们的是忧郁的美,她以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细腻地绣着她的词。在意境上独领婉约之风骚。她笔下的情感时常是动态的、有重量的、有温度的、有体积的。“人比黄花瘦”“绿肥红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等等。她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她独特的个性心理、独特的天资禀赋、独特的人生阅历。对她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成就了她词作的独特的忧郁美。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的词带给我们的是忧郁的美,她以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细腻地绣着她的词。在意境上独领婉约之风骚。她笔下的情感时常是动态的、有重量的、有温度的、有体积的。“人比黄花瘦”“绿肥红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等等。她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她独特的个性心理、独特的天资禀赋、独特的人生阅历。对她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成就了她词作的独特的忧郁美。  相似文献   

16.
亚伯拉罕·林肯 (AbrahamLincoln)遇刺身亡后 ,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致约翰逊总统的公开信》中说 :“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着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的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逊 ,以至只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以后 ,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①确实 ,他是一位英雄 ,是一位在美国历史上与华盛顿 (GeorgeWashington)、杰弗逊 (ThomasJefferson)齐名的美国三大伟人之一。但同时 ,他又是一个非常忧郁的总统。翻开历史长卷 ,恐怕很难找到第二位像林肯这样忧郁的伟人。他的长相实在独特 ,身高约 2米 ,手臂…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是个带有忧郁气质的作家,无论是他的小说还是散文,到处充斥着这种令人窒息的忧郁情绪。本文重点探讨了郁达夫小说忧郁风格的成因,分别从他的出生、身体和经济三个方面论述的。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创作整体上呈现出忧郁审美的特色.早期(1924-1932)普遍书写形而下的个人忧郁,并以直白和谈谐的方式呈现,叙事中融入议论和抒情;中期(1933-1938)侧重借助小说、散文等形式表达对社会、人事、文化、历史凝重抑郁的主体性思考.忧郁审美成全了他也限制了他,其四十年代的某些创作已经流露出这种迹象.某种程度上说,1949年后,沈从文被迫放弃创作其实并不是一件可惜的事.  相似文献   

19.
小洛 《初中生》2008,(4):11-11
陈元喜欢在班里耍酷,同学们想“治”一下他。一次联欢会上,规定必须把写字板上的诗句用唱歌的形式“唱”出来。轮到陈元时,付成举着写字板站得老远,搞得像视力测验一样。眼睛近视的陈元仔细看去,只见上面写着“我忧郁地……”,后面的“站在江边”写得特小,就像四个黑点。  相似文献   

20.
《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创作于1938年11月。诗人以饱蘸血泪的笔触,倾诉了他那一腔刻骨铭心的爱国热忱。整首诗虽篇幅短小,但意象深重独特,诗绪忧郁深沉,感情强烈真挚,读来感人肺腑,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我爱这土地》读来给人沉重之感,且忧郁之绪贯穿始终。“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字里行间流露着伤心,透出悲愤,可以说忧郁是本诗的特点之一,同时也是艾青抗战时期诗歌的特点之一。艾青这一时期的其他诗篇可为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