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纳兰性德与曹寅的关系,重视的人尚不多.而他们两人的关系恰恰是很重要的.因为曹寅是曹雪芹的祖父,《红楼梦》问世以后,很多人认为贾宝玉是以纳兰性德为原型的.考察纳兰性德与曹寅的关系,不仅有助于了解他们的生平,更重要的是还有助于我们探求纳兰性德和《红楼梦》究竟有无关系和关系如何(这一问题笔者另有专文论述).我们先看一下纳兰性德和曹寅的简历.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康熙十五年任三等侍卫,后升二等侍卫,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任一等侍卫,五月底病逝.曹寅,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生于顺治十五年(1685年),比纳兰性德小4岁,康熙十  相似文献   

2.
纳兰性德生于贵族之家,父明珠为康熙初显赫一时的权相,他本人也是康熙身边的一等侍卫。然而其词作却“声泪俱随,令人不能卒读。”词集中的“愁”、“泪”、“凄凉”等语触目皆是。纳兰性德何以如此多愁善感,本文拟从其生平、思想等方面入手,挖掘其中种种矛盾,以证明纳兰性德的一生是多种矛盾纠结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3.
纳兰性德(1654--1685)是清朝康熙年间我国词坛上具有婉约派风格的少数民族词人。他生于钟鸣鼎盛之家,十七岁中举人,十九岁中进士,曾官至一等侍卫。在世人的心目中,他真是春风得意。但是,现实生活中他写下的词却与这些辉煌大相径庭。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呢?本文试从纳兰性德生活中的“情”与“仕”这两方面人手,探讨一下他哀郁凄婉词风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4.
<饮水词>是清初词人纳兰性德的词集.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后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性德自幼聪慧好学,长而博通经史,尤好填词,并以词人名世.康熙十五年(一六七六)成进士,康熙十七年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多次随扈出巡,并曾奉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他生于顺治十一年(一六五五),卒於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年仅三十一岁.  相似文献   

5.
康熙二十一年、纳兰性德曾有两次东北之行。第一次是在春天,伴驾东巡,第二次是在秋天,奉使东巡,具体任务是宣抚内蒙古科尔沁诸旗和索伦诸部。宣抚科尔沁本应由理藩院执行。据《康熙起居注》,康熙曾严词指责理藩院:办事懈怠、不负责任。所以不得不派亲信侍卫纳兰性德到东北去。  相似文献   

6.
纳兰性德和康熙皇帝是同龄人。纳兰生于顺治十一年(1655)十二月,康熙皇帝生于同年三月,康熙皇帝比纳兰稍长几个月。康熙十五年(1676)。纳兰二十二岁时考中进士,康熙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晋升为一等。在这十年里,纳兰一直在康熙身边当侍卫,关系十分密切。康熙每次出外巡查,纳兰几乎无役不从,下面是有关史料的  相似文献   

7.
近日与赵秀亭先生讨论纳兰性德"觇梭龙"事,并根据所查阅相关史料,综述如下: 一、明代对军事行动,将军出征作战,皇帝派有监军督导之;清代对将军之出征军事行动虽无监军,但皇帝一般派有亲信侍卫随从,了解将军之行事,直接报告皇帝.清代随军侍卫与明朝监军的不同,就是不能干涉将军的作战指挥.康熙二十一年八月十五日,遣副都统郎坦、公彭春率兵往打虎儿、索伦.将行,圣祖口谕郎坦等:"罗刹犯我黑龙江一带……尔等此行,除自京遣往参领、侍卫、护军外,朕别有区划.尔等还时,须详视自黑龙江至额苏里(往爱珲之正北方,黑龙江之东)舟行水路;及至额苏里,其路直通宁古塔者,更择随行之参领、侍卫,同萨布素往视之."按:"打虎儿、索伦,即达呼儿、梭龙.纳兰性德与朗坦,公彭春同时执行同一任务,但是纳兰性德是圣祖康熙皇帝派去的侍卫.  相似文献   

8.
纳兰性德的词是公认的绝唱。他的诗也具有高超的技艺,更能表现他的思想。他的诗歌主要表达了他的仕途观念和爱情观念。  相似文献   

9.
论纳兰词的兴亡之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满族词人纳兰性德的父亲是康熙朝权重一时的宰相,他本人是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可谓生长华阀,官居高位,而他在词中却流露出浓厚的兴亡之叹,这与他先祖属叶赫族的兴衰胜败密切相关,也和清初词坛怀旧朝,慨叹兴亡风气影响有关,还与李煜词思念故国,感伤兴亡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0.
清初词坛大家纳兰性德十分热爱祖国的山川风物和历史文化,他身为侍卫,经常随康熙皇帝到各地巡行,有很多机会游历名胜古迹,饱览山水风光。扈从之余,形诸吟咏,写作了不少山水风清题材的诗词。1684年(康熙23年)康熙皇帝首次南巡,纳兰性德扈跸从行。这是纳兰性德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江南之旅,第二年他就病故了。他的以《记江南》为词牌写的一组词,生动鲜活地为我们描摹了一幅300年前的南国风情图,名城胜迹,如在目前,读来令人感兴不已。请看《记江南》词,共十首。①江南好。建业旧长安。紫益忽临双渡,翠华争拥六龙看。雄丽却高…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诗坛中,骆一禾是"被遗忘"的重要诗人,无论从诗歌史还是从诗歌价值的角度,骆一禾以及他的诗都应该受到更加重视和应有的认识。骆一禾的诗歌创作开创了一种诗歌写作的可能,他的诗学追求同样可以给当下的诗坛带来巨大的启示作用。论文从品格魅力、诗歌创作、诗学追求三个方面浅略的论述了骆一禾其人其诗以及诗学主张,借此来重新认识诗人骆一禾。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代史学大师,钱大昕的诗作总是透露出浓厚的史学趣味,他在经史方面的知识积累及思维习惯,影响到了他的诗歌创作。他以史品诗,由“史家三长”引申出“诗学四长”,以惩恶劝善的史学功能观倡导通过诗歌来进行社会教化,主张诗作敦厚古朴。他用考据家和史学家的眼光训释注疏诗作、品评诗歌内容,主张以学为诗。同时,钱大听还以诗论史,他的怀古咏史诗总是表现出史学家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在“明体致用”的治学宗旨指引下,他的诗作还有因古鉴今,关心现实的特点,严密考订的史学方法在他的诗歌中也有表现。钱大昕诗作的主要价值不在于抒发内心的喜怒哀乐,而在于含经咀史、评史论经、诗史互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白居易一生创作丰富,今存诗二千八百多首,是唐代存诗最多的诗人。因此历来对白居易诗歌研究者颇多,但大都集中于讽喻诗和闲适诗,忽略了白居易诗歌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白居易的题咏诗。白居易的题咏诗真实的反映了他的生活情趣和价值观,通过对白居易题咏诗创作成因、题咏诗的分类及题咏诗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研究,使我们更加的了解白居易的审美情趣及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4.
学界对杨万里诗歌的研究,多关注他的政治诗和写景咏物诗,少有人提及他的童趣诗。其实,童趣诗恰恰是最能体现杨万里创作的最高成就的诗歌。有鉴于此,文章试图通过对杨万里童趣诗的解读,以彰显杨万里的儿童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杨万里的儿童心性、人生哲学和理论兴趣对其此类诗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七月诗派中坚力量的艾青,其诗歌创作的真正开始和成熟是在1940年代。他把现实主义诗歌创作风格和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诗歌创作技巧融汇在一起,以自己的诗歌创作建构起了一个宏大的“现代中国”形象,同时也体现了现实主义诗歌在1940年代所能达致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以田园诗名世,相比之下,其《挽歌诗》不太引人注意。其实,陶氏《挽歌诗》视死如“永归于本宅”的境界,将个体生命融入整个宇宙的意识和阔大的气度,使他超越了时代,超越了人生,超越了自我。这与其田园诗中表现的敝屣功名,崇尚自然,处世率真的人生态度是一致的。研究陶氏数量不多的“挽歌诗”,对于理解“挽歌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对于深刻理解陶渊明田园诗中的抒情人格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南宋理学家陈淳的诗歌在理学诗派中是较有特色的,值得总结、研究。陈淳的诗歌以"切于日用"为主要原则,艺术性虽然不高,但却丰富了理学诗歌的吟咏主题。陈淳将诗歌视为说"理"、反省与施教的一种特殊工具,他的诗歌不可避免地具有充实的性理内涵、深刻的自省精神以及饱满的教育热情。因而,陈淳的诗歌反应了理学诗的某些共性,又有一定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康白情既写新诗也写旧诗,不同于胡适试图彻底驱逐旧诗,这种双线写作能够在康白情的观念和实践中并存,在于他区分了两种文类不同的功能。新诗张扬新精神尽可以形式新,远离旧诗的格式、趣味,而没有新精神的旧诗也尽可以在新诗之外自足地写作和把玩。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七月诗派中坚力量的艾青,其诗歌创作的真正开始和成熟是在1940年代。他把现实主义诗歌创作风格和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诗歌创作技巧融汇在一起,以自己的诗歌创作建构起了一个宏大的“现代中国”形象,同时也体现了现实主义诗歌在1940年代所能达致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