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赵树理作品中所体现的民俗性作了较全面的分析,认为赵树理的生活环境是他的作品中具有浓郁的民俗性的根源,而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的民俗性则是作者用来抨击旧事物的有力工具,它反映出作家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和清醒的革命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著名作家赵树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山药蛋派"小说流派的主要代表,其作品主要立足于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农村的家庭生活,来反映农村发生的重大变革,以其巨大的文学成就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而被称为现代小说的"铁笔"、"圣手",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对于赵树理的创作作品,无论是在战火连绵的年代,还是和谐发展的时期,都从本质上表现出了农民的心声与诉求。  相似文献   

3.
赵树理立足于农民文化,考虑到接受对象、表现内容和承传方式以及思想旨归的特点而踏上启蒙农民的现代化道路。他始终实践着为农民忠实代言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浓郁的民俗文化风味是赵树理小说写作极为重要和显著的美学标志。作为一个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现代作家,赵树理在其写作中对于民俗文化内容的处置自然顺延或者说承袭了自鲁迅而来的五四乡土文学的启蒙要求。通过对于民俗文化存在的先在性和给定性、日常化和细节化,主体接受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历史承袭性等特征的揭示,他的小说写作形象地描绘了民俗文化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民众精神心理的控制和束缚并其为封建落后势力和政治敌对势力所利用的情状,从而从一个特殊的面向上,不仅说明了现代启蒙思想在20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存在的历史必要性,而且也彰显了在启蒙和政治所形成的张力结构之中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建构的复杂属性。  相似文献   

5.
佛教史家一般讲佛教的中国化,实质上包括"佛教"与"佛学"的中国化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与<文心雕龙>研究联系起来讲,即包括<文心雕龙>与汉译佛藏原典的关系和<文心雕龙>与佛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学术观念这样两大方面的内容,而后者是重点所在.由佛学思想而带来的对传统思想的新的诠释,对<文心雕龙>的影响应是相当重大的,<文心雕龙>讨论文学创作的心物、神思、虚静、体性、养气等许多理论观点和理论命题,亦当受到儒道释三教思想的交融会通的深刻作用."语词分析"的方法,要特别注意联系<文心雕龙>思想体系的整体来考虑,要注意联系当时的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作较为全面的考察,即要注意"语词意义生成的历史文化积淀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摘要:曾衍东不仅以<小豆棚>与袁枚的<子不语>、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齐名,而且他还是一个大画家和画论家.有"今画"和今画论<七如题画小品>行世.他的"今画"全部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这在清中期的画家中是极为罕见的;他的画论就当时人物、现实题材等均有一系列创新之见,对当代画家颇有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7.
楚辞服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高冠"这一细节,证明<离骚>确实作于"放逐"之后.<离骚>"长余佩"一句中的"佩"当指"长剑"."蕙纕"之"镶"为"佩带",而非"香囊".<大招>中的"鲜卑"一语,不是服饰,而指一个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8.
一、<古长城说>碑 古长城碑位于"达颜德乐吉围场",即今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新拨乡岱尹上村岱尹梁之北的山脚下,距县城北偏西三十五公里.上镌乾隆帝于1752年作<古长城说>而得名.  相似文献   

9.
<百川书志>的部类分目参考了<宋史艺文志>等公私目录著述.其分目录书之标准主要是以所录书籍稗益圣教之强弱为主导,辅以"神怪"成分的多寡,本于所录书籍之性质及渊源而"各以类从"等多方面融合而成.高儒之"小说观"并非导向"小说"之本位意识,而是退让于<书志>所遵循之著录标准,与其"史观"紧密相联而淆乱不清.  相似文献   

10.
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三礼>和<春秋>等上古三代文献,也是后世诸子百家的共同源头.五经并非一时之作,却是与孔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中华民族的"元典",它内蕴着丰富的史学思想,主要包括<周易> 的历史变通思想;<尚书>的历史借鉴思想;<诗经>的天命王权学说;<三礼>的因革损益史观和<春秋>的史义史法论.这些史学思想对于后世中国史学和史学思想的发展,对于中国史学和史学思想之民族特性的形成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赵树理小说中借代辞格运用的分析,以统计的手法对小说中的借代辞格类型进行归纳和整理,并从借代和语境的关系入手,较为细致地分析说明了赵树理小说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2.
韩旭 《职大学报》2008,(3):35-37
<伤逝>和<倾城之恋>都是从宗教婚姻向现代婚姻过渡的典型代表,都呈现了"在女性没有真正经济独立之前,两性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和理解"这主题.但在<伤逝>和<倾城之恋>中,鲁迅与张爱玲都是不经意间流露了自己的性别立场和写作姿态.  相似文献   

13.
<三国志平话>中有以下描写:汉帝外孙刘渊把晋怀帝抓获,处死在刘禅庙前,并以此祭祖.不久,晋国灭亡,刘渊即汉帝之位,全书至此告终.这与<三国志演义>的结局有所不同. 刘渊是五胡十六国之汉的建国者,在北齐·魏收的<魏书·匈奴刘聪传>中有所记载(刘聪为刘渊的儿子).唐·房玄龄等的<晋书>中有传.通过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三国志平话>的结尾是根据<晋书>编写的.<晋书>有两、三种建安坊刻的宋元刊本存世.但是,<三国志平话>的"编者"不仅仅是依据<晋书>,还依据以<晋书>等改编的<资治通鉴>乃至<通鉴记事本末>编写了<三国志平话>的结尾部分. <三国志平话>的"编者"还从<晋书·刘元海(刘渊)载记>中把龙神的因素加到关羽的形象中.起初,关羽和刘渊的形象是表里一体的关系.在<晋书>的刘渊形象中,以发现玉玺这一情节为关键,早已被注入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中的关羽形象.归根结底,刘渊的须及爱读<春秋左氏传>的因素从关羽形象中袭出,而关羽的龙神因素则从刘渊形象中获得.  相似文献   

14.
美国荷裔学者房龙是20世纪人文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宽容>一书饱含了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作者以严谨的态度分析了人类之所以"不宽容"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宽容理想,勉励人们为这个世界的和谐发展而努力.对人类的关怀与忧患,对人性的尊重与宽容,对愚昧守旧势力的批判和对追求自由者的歌颂,都深刻体现在他的<宽容>一书中.从某个角度来说,<宽容>就是一首人文主义的赞歌.  相似文献   

15.
<手>是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小城畸人>的开篇之作,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对主人公飞翼·比德尔鲍姆的生命意义进行了新的阐释:手是理解其生命意义的关键,手所经历的自由和监禁两个阶段是飞翼的两种生存状态的体现.飞翼在理想和现实中挣扎.努力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从而界定了自己的人生本质,这就是他生命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6.
被誉为"六十年代的史诗","描写疯狂世界的典范"的<第二十二条军规>通篇笼罩着黑色幽默和荒诞色彩,却在迷宫般的巧妙布局中对美国现实社会进行了一场"俏皮"的解构.本文试图以解构主义哲学思想的基本策略为框架,以美国后现代派小说鼻祖之作<第二十二条军规>为内容,建构这幅有血有肉的解构画卷.  相似文献   

17.
<中庸>用诗大多引于<雅>和<颂>,既富理性,又富比喻,<中庸>和<诗经>在思想上具有共同点,从而构成了<中庸>"有德"及"有言"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8.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广为流传,以<高山流水>命名的筝曲就有三个流派、六个版本之多.仅就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派和武林筝派的<高山流水>作一比较,可见风格流派、意境和内涵上有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19.
在<老子>诠释史中,佛教的诠释是其重要而独特的一翼.汉晋时期,佛教般若学借助玄学而得以流行,<老子>也在佛教的解读中被进一步本体化.晋唐时期,<老子>在佛、道互动中被以"重玄"的理论形态做了深度的义理开启,同时,在佛、道的互释中,<老子>的解读也逐渐出现心性化转向.宋明时期,在三教合一、归同心性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发展趋势下,佛教对<老子>的解读,不仅不离三教合一之旨,且<老子>也愈益被纳入心性论的思想轨道.  相似文献   

20.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根据所处地区独特而丰富的陇右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人文资源以及经济因素等特色和优势建设"陇右文化研究"特色栏目,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发表了大量的陇右文化研究成果,"陇右文化研究"栏目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声誉日益提升,进而带动了<学报>整体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