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你还背着她?     
有两个和尚,向来很守佛门的清规戒律.一次,他们一起外出,夕阳西下时,到了一条河边.河中没有船,河上没有桥,好在河水不是很深.二人正欲举步渡河,恰巧看到不远处有一位少妇也想渡河,但又有些犹豫而徘徊不前,看着湍急的河水,不敢举步.一个和尚便走到少妇身边,背起少妇,步行过河.另一个和尚看到这种情景,十分惊讶,感到非常的失望困惑.他很不高兴地跟在二人身后,到了对岸.过了河,少妇道谢后,便离开了.两位和尚继续赶路,在途中,第二位和尚始终难以忘记刚才那一幕,边走边寻思:他的同伴为什么就这样把多年遵守的戒律一下子给毁了,还犯了如此大的罪过呢?他不断地联想下去:这么看,他一个人独处时不知还犯了多少戒律呢!  相似文献   

2.
没想到他话锋一转——我想起来了,有一个地方你们倒是可以去,那地方是一条叫作A bary的河流的上游,这条河并不是很长,只有200多公里,但是它的上游已经进入亚马孙雨林。他有一个很熟悉的名叫邦尼的渔民朋友住在那里,这个人平时也隔三差五地到那个地方去钓鱼。那里除了没有巨骨舌鱼,圭亚那所产的其他鱼种那里基本上都可以钓到,而且他本人就是钓鱼高手,平时也愿意接待从外地去的钓友,吃、住、行、钓他都可以一手包……这话说得我跟老吴拔凉拔凉的心一下子火热起来。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游泳爱好者都记得刚开始学游泳时的情景,一下水心里便紧张、害怕,拼命地乱踢乱抓,试图赶快游到池边。在教练、老师和同伴的不断帮助下,他们在初步掌握了游泳技术后,便可从中享受到极大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冯振世问:他在去年7月钓了一条2.5千克重的鲤鱼,弄了半个多小时才将鱼抄上来。可在10月还是在原来的地方,又钓上一条同样大小的鱼,一点冲撞力都没有,随着钓线就牵过来了。因此曾怀疑这是一条病鱼,经反复查看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这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5.
不少垂钓者,在选准一个钓位后,便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死守在一个地方不挪窝儿,即使上鱼很慢,也不换个地方。这种“死守”一处的方法,在鱼较为稀少的野水中垂钓,往往效果不佳。实践证明,野外垂钓,“游”胜于“守”。所谓“游钓”,就是走动起来垂钓。具体方法是,在确认一条河、渠或坑塘有鱼  相似文献   

6.
古时候,有一个农夫要到另外一个村庄办事,可是当时交通不便,他只能徒步行走。走啊走,这农夫穿过一大片森林后发现,要到达另一个村子还必须经过一条河流,不然的话,就得爬过一座高山。怎么办呢?是要渡过这条湍急的河流,还是要辛苦地爬过高山?正当这农夫陷入两难时,突然看到附近有一棵大树,于是就用随身携带的斧头把大树砍下,将树干慢慢地砍凿成一个简易的独木舟。这个农夫很高兴,也很佩服自己的聪明,因此,他很轻松地坐着自造的独木舟就到达了对岸。上岸后,农夫又得继续往前走。可是他觉得这个独木舟实在很管用,如果丢弃在岸旁实在很可惜!而且…  相似文献   

7.
渔铃梦     
杨元成 《垂钓》2002,2(8):51-52
一天,老王去水库垂钓。雾很大,三五米内都看不清人。由于地形不熟,他没走多远就在一个湾汉安营扎寨了。十来把海竿一字排开,老王端坐在中央,全神贯注地等鱼上钩。半个多小时过去了,没有一点动静。老王约摸着该换食了,于是拿起一把海竿,可刚摇了两下,就发觉手感很重。老王心里一喜:这是条个头不小的鱼。与此同时,对岸也隐约传来了铃声和急促的脚步声。  相似文献   

8.
前日有朋友找到我,要我送他一个小汽车上换下的内胎,说是当作救生圈要与家人下河去游泳,弄得心里一阵冲动,我也好多年没有下过河了。年少时家就住在河边,那时宿舍区内家家孩子都多,读书的作业又少,每到夏季放学后,男孩们便成群结伙溜到河过去“划水”,那阵子大家还叫不来“游泳”这个正式称谓。放了暑假就更不得了啦,吃了中饭就有人在邀伴下河,这时一直羡慕我们的女孩们也沉不住气了,也一伙一伙跟着我们往河里跑。记得那时,河水碧波粼粼,清澈见底,小鱼儿也成群的在身边游来游去,有时候它们还会冷不丁的嘬你一口。小伙伴们每个人都无师自通练…  相似文献   

9.
在上海市庆祝"七一"游泳兴趣赛上,几位局以上干部,听罢"各就各位"的号令,有的站住跳墩上,有的站在水中作好比赛准备."呯"地一声枪响,但见一位壮实的汉子,劈波斩浪,奋勇争先,夺得亚军,他就是轻工业局党委副书记黄水辅同志.进军"好望角"老黄今年五十三岁,游泳是他的第一爱好.他在青年时代,就常常到游泳池里去"插腊烛",学"闷水";他常常往池子里丢一只"铅角子",足足憋上一口气,一个猛子扎到水里,"狗爬式"潜到水底把铅角子摸上来.他的水性就是在这插腊烛、摸角子的游戏中慢慢练就.当他进入局领导班子以后,每年夏季都要抽空到淀山湖大风大浪里去经风雨见世面.开始几次,他从游泳场出发,游到航标灯返回,觉得很吃力,游了几次,便觉得不过瘾了.下一个目标,老黄风趣地把它定为"好望角".这  相似文献   

10.
索普退役了,所有的报道无一透着伤感;所有的人在感怀天才的匆匆谢幕,甚至愤愤地说,索普单方面撕毁了与泳迷们的"约定",因为索普曾经说过,要来北京参加奥运会。不难想象,对于索普,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赛场上没有了索普,也许真有几分遗憾。而我却要为他的选择叫好,索普是为游泳而生的,但他决不需要只为游泳而活。游泳只是索普一个阶段的事业,那个曾经给他带来无限荣耀的竞技场,在他眼中如果变得不再重要,如果不再能给他带来快乐,他为什么不能象其他人一下,选择暂时甚至永远地离开?  相似文献   

11.
一个旅行者来到一条大河旁,他看到一位老婆婆正在为无法过河而发愁。已经精疲力竭的他用尽浑身气力背起婆婆过了河,可是过河之后,老婆婆却什么也没有说,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相似文献   

12.
陈彦斌 《垂钓》2007,7(8):48-50
二三十年前一个夏天的黄昏,有条大鲇鱼悄悄游到黑龙江畔的稳水湾中,摇动着前面的六根须子,幽灵般地在水下无声地游弋,寻找可口的食物,以填饱它的辘辘饥肠。这时,有一个放牧的老头儿赶着牧归的牛群来到这片江湾给牛饮水,他当然不会想到这片水湾里正躲藏着一条体型巨大的鲇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生命在于运动”,越老越要适当地运动。游泳锻炼,贵在坚持。对此,我有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一) 我的体育锻炼,主要是游泳。 我生长在广东南海的一个村庄,村前有塘有河,从小就与水结下不解之缘。小时在私塾念书时我就常常偷偷下河戏水,有一次被老师发现,被重重地打了手掌,还被罚在孔子像前跪了两小时。但我不后悔,过后照样偷偷下河。  相似文献   

14.
萧然 《钓鱼》2004,(17)
不用换饵不用摘鱼的钓法有没有?那肯定有人说这是懒人讲懒话,不可能的事。然而这种省事又痛快的事却让我碰上了,让我大大地过了一回鱼瘾。在江西吉安地区一个叫“湖村”的地方。村前有条大河,夏季涨水时宽达五六十米,冬季细流时也有十余米宽,款款流水,属山区易涨易退的河流。我自幼喜钓鱼,这河自然成了我苦中寻乐的地方。村里有个姓习的中年人,不善与人接触,却好结网打鱼。我却喜欢钓鱼,二人常在河边碰到,只是我钓我的鱼,他  相似文献   

15.
垂钓蜊江湾     
(接上期)那位开船者虽然用了大砖头,也钓了不少的鱼,只是不及我钓得大,也不及我钓得多。过了一阵,这片水域已经一条鱼也不上钩了。他告诉我得立刻换地方,到浅水处避开大流。换一个地方当然是没有大鱼了,但是却可以继续垂钓。两个小时后,我们再次回到原来的地方,海流的方向改变,我钓了九条一千克以上的鱼。那天,我问摇船的渔民“:你钓鱼有什么感觉?”那汉子说“:钩子一下去就等着上大鱼。鱼一咬钩就怕这个东西跑了,鱼一抖就感到心里快活。”我听了之后哈哈大笑,十分感动,这才是朴实无华的道理呢。此处的感觉很好,因此,也就有了后来的朋友相聚…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一生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度过了73个春秋,这与他一生从事体育锻炼是分不开的。孔子喜欢射箭、驾驭战车等运动,但更喜爱嬉水游泳。他从少年时期学会游泳起,一直坚持游到古稀之年。他的游泳方法也别具一格,一般人喜欢顺漂或横渡,而他却格外喜欢逆游,即逆水而上。他说,这样游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而且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倡导体育教育的教育家。他不但自己十分喜爱体育,而且还要求所有学生都学会游泳。为了使学生都学会游泳,他…  相似文献   

17.
3月初,我们4位钓友相约去南京郊区的刘家鱼塘垂钓。这个钓场东西两边各有一条长沟,中间夹着5口长方形的鱼塘,由北向南一字排开。早晨一到钓场,我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2号鱼塘打窝下钩。可是,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竟没有一个人开张,你说怪不怪?要说塘中没鱼吧,不是。去年夏秋季节我们在这里垂钓时,钓得都不错,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再说去年以来又没有清过塘,怎么会没有鱼呢?那么,是不是我们的钓法和钓饵不行?也不是。我们中,有传统钓的,也有悬坠钓的,用的钓饵有荤有素、有洋有土,真是五花八门。难道就没有一种方法对路、一种钓饵对口吗?怎么…  相似文献   

18.
与鲨鱼共游     
澳大利亚女游泳运动员赛尤齐·麦罗尼正在潜心创造多项奇迹:她用最短时间游过英吉利海和曼哈顿湾:她用一昼夜时间游出了93公里的距离,此项成绩被写进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1997年5月她从美国的佛罗里达游到了古巴,全程174公里,仅用了24.5小时;在今年的6月1日,这位澳大利亚姑娘又创造了一项新纪录:她花费了38个小时33分从墨西哥海边游到了古巴海滨,全部游程为196公里。  相似文献   

19.
王佐政 《垂钓》2005,5(3):69-69
在我们这个地方,只要提起“三斤四两八”来,在场的钓鱼人恐怕都要捧腹大笑。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我们在绕阳河高速路桥头钓鱼,当时大约有十五六个人,其中有一个钓手超高音地喊了一声:“哎呀!可惜呀!跑了,跑了……”起先人们并没有理会,可他却非常认真,继续叹息:“这是条大鱼呀,真不该跑……”看他那个认真劲儿,有人就问:“有多大?”他说:“三斤四两八!”大家都笑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漂航吃人河     
在新几内亚的高原峡谷之中,有一条湍急的河流.当地人称它为"吃人河"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急流航行运动员能够从头到尾漂航完这条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