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工具书是治学的一种工具1.工具书的重要性。在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里,工具书的使用非常广泛。熟练地使用工具书,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学校的书籍配备以学生需求为主,兼顾教师。学生在图书馆里看书学习,遇到了难字难词、不懂的成语典故,就得查字典、词典;教师写文章,必须广泛地收集材  相似文献   

2.
教授治学是现代化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治学理念,体现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在于教授群体,也是充分发挥教授作用的重要举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教授拥有学术权力,实现学术自由、学术民主的学术氛围是教授治学的宗旨。作者阐述了教授治学的必要性、教授治学的优势、教授治学的内涵和教授治学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风建设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风是指高等学校的学习风气和治学风尚,是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治学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教授治学是大学本质属性的应有之义,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内涵之一。H大学自2011年依托教授委员会推行教授治学以来,对教授委员会的组织模式、运行机制、职责与义务进行改进和创新,取得喜人成绩。但运行过程中,治学氛围尚未形成,治学意识有待增强;治学委员角色冲突,运行机制不够严密;治学权力行使被动,体制建设还需完备。为完善教授治学路径,应实现文化营造与制度建设双管齐下、治学路径与治学能力多元提升、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分立主导。  相似文献   

5.
在职高的教学课程中,立体几何被视为难教、难学的一门课。由于职高学生基础薄弱,专业课比重大,同时又缺乏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这给教学增加了一定负担。如何使学生掌握好立体几何中的定理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欣逢戚国淦先生九十寿诞,回想起自己从1979年拜师戚先生门下作研究生,又于1987年再度师从先生攻读博士学位,数十年中修身治学受惠于先生,如寸草难报三春晖,不胜缕述.作为不才弟子,在此只能略记一二,以表寸心.  相似文献   

7.
“老一代学者治学的黄金之路就是年轻一代治学的死胡同”,王家福教授这句话所蕴含的丰富哲理,时时激励、鞭策着我们,催人奋发,促使我们创新。每每回味王老师的谆谆教诲总有良多感触,特录于此,虽之管窥蠡测,难见天海之一隅,但于研究生培养或许不无裨益。一、通才教育的优化图式王老师在致力于历史学、战略学研究的同时,还着意于人才学的研究,并把人才学理论与研究生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独特的数学图式。  相似文献   

8.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治学精神、治学,目的、治学态度、治学风尚和治学方法的综合体,是全期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求学治学上的具体体现。学风是学校文化中行为文化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校文化建设水平的根本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教授治学制度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变迁的诱制性与强制性原理同样适用于教授治学领域,并构成教授治学的制度基础。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的上位法、行政化倾向、顶层学术评价机制等因素是形成教授治学制度依赖的主要成因。完善教授治学的制度设计,加强教授治学的制度供给,是推进教授治学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治学精神、治学目的、治学态度、治学风尚和治学方法的综合体,是全校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求学治学上的具体体现。学风是学校文化中行为文化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校文化建设水平的根本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现代大学制度语境下的教授治学有着鲜明时代意蕴,崇尚学术、潜心学问是教授治学的价值基础,学术自由、学术自治是教授治学的逻辑前提,维护权利、制衡权力是教授治学的实践旨归。然而教授治学的过程是权利与责任的有机统一,教授治学有着清晰的边界,必须警惕学术霸权与学术滥权。而学者的自省自觉、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的培育、权力制衡机制的构建、有效的制度规约是教授治学实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郑燕子 《师道》2008,(7):52-53
“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为古今学者治学和读史的重要方法。比起文字的表现形式,地图在反映事物所处空间状态方面具有更简明、直观的特征,因而学者郑樵在《通志·图谱略》中也发出了“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的感叹。  相似文献   

13.
中世纪以来,大学教授治学思想长流于后世。研究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教授治学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探析大学教授治学思想、态度与治学方法,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丰富现代大学制度内涵,通过大学教授治学,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在《教育小言十则》中通过分析当时思想环境下的治学现状,论证了当时的国人并不悦学,治学只是获得功名利禄的手段,只以经世致用为要。他认为出现这种治学问题的原因在于客观层面的"日之暮"与"人之老",以及主观层面的"意志之薄弱"。为了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王国维呼吁要重视治学,从治学之要、治学之法、治学之用三个维度为我国现阶段的治学环境优化提供了有益镜鉴。  相似文献   

15.
确立“双严”方略 建设特色学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风作为校风的基础,是一所学校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表现,是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治学精神、治学原则、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和治学效果,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湖南理工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  相似文献   

16.
陶富源教授所著的《学术论文写作通鉴》是一本以执着精神追寻治学及写作真谛的论著。该书有三大特色:《通鉴》登高望远,指明了治学者所应具有的正确治学境界;《通鉴》将如何治学写作与为何治学写作融会一体,将个人治学的体认渗透进中外著名学者治学经验中并加以发展,将理论陈述与治学及写作的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相对于其他相类著作而言,《通鉴》对治学及写作的规律挖的更深、讲的更透。  相似文献   

17.
我没有什么治学经验。我根本没有资格谈什么治学经验。我只是在探索中才起步,而且这步子举得抖抖合合,犹疑不定。因此,我只能谈一些起步的体会。这绝不是谦虚,乃是真实心态的写照。我也曾经狂过,大有天下之大舍我其谁的狂态。然而,在艰难跼蹶之中,碰得头破血流之后,才知道世界之大,人才之众,事业之难,欲知之多,自己之微,才顿消狂态,开始现实起来。  相似文献   

18.
胡德海教授在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方面造诣精深,成就卓著。在长期的教育研究实践中,他形成并提出了"先立乎其大者"的治学原则论,"功夫在诗外"的治学基础论,"先沉思而后言说"的治学路径论,"辩证统一"的治学思维论,"被社会、教育事业所需要"的治学目的论等一系列治学思想。梳理和挖掘其治学思想,对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日记始记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内容涵盖治学内省、为人处事、军事谋略、家庭教育、生活经历等多个方面,是曾国藩人生阅历的主要载体。在治学方面,除记录每天具体的学习内容之外,日记还保存了曾国藩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治学经验,从日记出发研究曾国藩的治学态度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曾国藩的治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章学诚根据“明道”与“经世”的宗旨,提出了他的独特的治学理念.章学诚的治学观不仅是对当时的学风和世风的批判与指责,对当今青年学子开展研究性学习也有其重要的借鉴价值.章学诚的治学观主要可以概括为“学以致道”的治学宗旨、“去名保真”的治学态度和基于实践的治学经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