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自办发行意识的深入人心,发行部在出版社的重要位置已毋庸置疑.这在不少出版社对发行部人力、物力的巨大投资上可见一斑."发行"有其这样的字面意义:"发"即发书;"行"即行不行,即发了书后行不行.具体而言,行不行的考察依据有两点:一是退货行不行;二是回款行不行.如果两者都行,发行部应该不会存在大问题了.针对这样的发行理念,出版社在发行方式上有过不少尝试,而现在最普遍的发行方式正是我要提到的"业务员负责制".  相似文献   

2.
非典的影响主要集中表现在四个层面。非典对不同类型的出版社、不同类型的图书,影响的程度不一样。大量退货的迹象已开始显现。这些退货当中,有非典的原因,也有借非典名义的退货。比如,一些地方搞连锁,由总店统一进货,其分店原来的进货就被退回来。这些问题往往打着非典的旗号表现出来,给出版社造成很大压力,甚至带来一定程度的恐慌。市场经济把社长老总们推上快车道,出版社整个系统每天都在高速运转,许多基础性工作被搁下了,现在正是做好内部清理整顿的大好时机,可以为下一步的发力和出击,为提高竞争力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3.
盯着大众市场———’96台湾出版走势●魏龙泉近年来台湾岛内经济急剧衰退,首当其冲的是出版消费。书店销售下降,出版社退货增多,一些中小出版社纷纷退出市场。在许多出版社停滞或吃紧的同时,有些出版社却很红火。现在台湾5000多家出版社,每年产值大约500亿...  相似文献   

4.
日本出版业的市场结构特点是:厂商即出版社多,零售商即书店多,批发商即经销商极少。目前日本在市场上销售的几十万种书籍,有70%左右是通过出版商—经销商—书店—读者的渠道流通的。 1.物流和信息的共有化趋势 出版业市场的长期衰退使下游销售末端退货量大增。面对市场持续衰退的状况,如何减少退货是日本出版业的三个环节——出版社、经销公司和书店共同关心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日本出版业高层人士都认为:减少退货、提高整个出版流通效率的关键在于物流和信息的  相似文献   

5.
在新中国出版业50年的发展历程中,出版社和新华书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少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出版社出版图书结构不合理,部分书店经营管理不善造成图书库存积压,书店退货量大,从而导致了出版社和新华书店相互指责,意见分歧。如何冷静分析,理顺社店关系,加强社店联合,降低退货率,使社店真正按市场调节的规则来运作,互惠互利,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这已成为业内有识之士研究的焦点。笔者在此谈点个人意见。出版社造成库存积压和退货率上升的原因出版社的领导、编辑…  相似文献   

6.
书业企业逆向物流管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书业企业逆向物流的运作特点我国书业企业逆向物流的流程是:书店向出版社批销中心提交退书单(书店退书须附退书单,退书单必须详细写明退书名称、数量等),提出退书申请,批销中心接受退货,出版社批销中心查收、核实退货后,进行分拣(国内目前以人工分拣为主),没有破损的继续二次配送,破损的卖给纸浆厂。失去市场销售力的退书,一般是先堆积在库房,由出版社请示上级部门审批后集中处理。书业企业逆向物流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1.以退货物流为主,回收物流占很小部分一般来说,逆向物流包括退货逆向物流和回收逆向物流两部分。退货逆向物流是指下…  相似文献   

7.
在农业科技图书高退货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农业科技图书的出版可谓是日新月异,我们在深感欣慰的同时,也有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各书店的高退货率.据统计,由此造成的退货率一直高居两位数,多数出版社反映,退货率通常保持在15%~25%之间,原先那种单一按销售码洋核算的经济效益后面增添的是更多的经济泡沫,也即退货.如今,正确认识、审视农业科技图书高退货的误区已被大多数出版社提上日程,值得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退货是出版业争论最大的问题之一,美国图书退货一年超过70亿美元,发货商、批发商、零售书店都要求把未卖掉的书退回.书店订购的书约18%退给发货商,但发货商只能退2%给出版社,退回的书很多在书架上已然磨旧.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国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出版社在自主发行本社图书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从发行网点建设到购销模式选择都作了大胆的探索,而且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不过,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以我社情况来说,在经销包退过程中主要出现了以下三个问题:至.退货不打招呼,造成出版社工作的被动。我社在与几家书店实行经销包退之前曾商定,退书之前应先通知出版社。但有的书店事先不打招呼,想退就退,使我们原有的工作计划被打乱,工作非常被动。2.退货比较盲目,缺乏时间观念。我社曾收到一家书店的退货,品种多,图书本身…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新华书店实行“零库存”经营,即图书经销包退,有效地降低了基层店的经营成本、经营风险,解除了库存之忧。基层店“多品种、少复本、勤添货、快周转”的进货方式,虽然引来了批销商,特别是出版社的非议,但已既成事实;何况其他行业,包括姊妹行业———报纸、期刊营销也是如此,所以批销商(尤其是出版社)也必须接受这一点。当务之急是如何协调退货问题,保证退货图书少受风黄污损,能够有效地进行二次、三次销售。嘉兴市新华书店在浙版图书退货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里刊出嘉兴市书刊发行业协会的《退货中的问题和建议》一文,也许会对业界朋友有参考作用,其中的附件似更有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出版产业也在调整中获得发展。读书,仍然是中国市民获取知识、信息、情趣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我国图书品种上升、平均印数下降、成本上升、利润走低、退货上升、库存增加等问题引起出版界的重视。经营性出版社从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单位,为解决以上问题从体制上创造了条件。出版社正转变为面向市场的文化产业的经营主体。伴随着出版社内部体制和观念的转变,图书产品的生产模式和进入市场的商业模式正在发生着变化。不少出版集团,正从单一的规模化发展向规模专业化发展转变,他们将最终根据自身的特点,集中发展某一领…  相似文献   

12.
访美拾零     
美国当前图书销售中退货率越来越高,前几年退货率平均是30%,现在已经到37%,其中图书退货一般占1/3,期刊退货达到40%以上,这对出版社来说是一个很沉重的负担。原因是竞争激烈,雷同的书多。因此,现在是印量少,印次多,提高了成本。 在谈到中国的出版社与美国的出版  相似文献   

13.
现行出版发行体制物流不畅,已成为制约我国出版业繁荣的突出问题之一。它的直接表现就是许多出版社库存量居高不下、退货严重,从而影响到编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出版社经济效益的增长,并牵涉到学术文化著述出版困难乃至印刷物资积压和印刷能力过剩等问题。而在另一方面,它又导致读书界买书难的问题,一些见诸媒体的出版物,在市面上往往很难甚至根本无法找到;而且愈是层次高、专业性强的领域,这种情况愈加显著。因此,可以说,出版发行物  相似文献   

14.
王星 《现代出版》2001,(2):38-39
现阶段我国图书流通领域中“书店退货没商量”现象非常严重,出版社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就工作过程中如何通过自身努力降低退货量提几点意见,与出版社同仁商榷。   一、实时准确掌握各销货店的销售及库存情况,控制好发货量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现在各出版社面对的发行单位大体分为四类:新华 (外文 )书店、民营书店、图书代办站 (大学书店、教材科 )、行业系统内发行 (教委发行公司、自考办等 )。后二者属于直销或包销的性质,通常退货量不大;而前两种销售量较大,退货量也较大,掌握好新华 (外文 )书店、民营书店的库…  相似文献   

15.
虽说日本出版界内部矛盾重重,但是日本的出版事业毕竟相当发达的。日本同行经常提到,体制结构合理化、经营管理科学化、劳动生产效率化。这“三化”,也许就是它之所以如此发达的重要经验之一。这里,只就体制结构合理化问题介绍一些情况。一、出版社逐渐向商社方向发展如前所说,日本的图书销售实行以允许退货为特征的寄销制。所以,图书能否卖掉,与出版社的利益密切相关,退货率高低成为衡量出版社经营状况好坏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日本出版社都十分重视促进发行和开拓各种新渠道的工  相似文献   

16.
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当下中国书业也已拉开构建和谐出版环境的大幕. 目前,位于书业上游的出版社竞争残酷,诸如折扣不断降、账期无限长、盗版很猖狂、退货没商量等问题比比皆是,已经成为阻碍出版社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成为构建和谐出版环境的毒瘤.  相似文献   

17.
关于设立地区图书配送中心的思考□王汀江随着各出版社自办发行规模的日益扩大,在发行所的固有优势逐渐被削弱的同时,也由于大大超过出版社现有能力的大量备货和退货,致使许多出版社在资金运转和库房储运等方面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版社有了较快的发展。到1984年5月底为止,全国已有出版社292家(三中全会以前只有137家)。总的来说,为了使出版事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发展一批出版社是必要的,但是,也确实存在发展过快的情况。从目前已有的出版社来看,多数是办得好的,出版了不少对四化建设有利,为人民所需要的好书。但也有不少出版社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新建立的出版社,由于准备工作不足,条  相似文献   

19.
社办发行使出版社与书店的关系,由过去单纯的总经销(寄销)变为多重经销(寄销)退货,在这种经销(寄销)、退货关系中,出版社总是处在劣势,令社办发行如履薄冰。社办发行的营销策略要围绕精品图书进行深度的市场营销和横向的网络建设,以追求双赢、多赢为目标,与经销商一道,共同建设市场、维护市场。对出版社而言,创造精品图书比创造名牌出版社更有意义。因此,图书市场营销应避免走入制造名社的误区。  相似文献   

20.
日本和绝大多数欧洲国家一样,出版业体制一般是由出版社、批发公司和书店构成。通常是出版社把书按书价的72~75%整批卖给批发公司,批发公司再加上7%的赚头,批发给各个书店零售。从1919年起,日本的出版物在国内实行定价委托销售制度,书店销不出去的可向出版社退货,这是日本的一个特点。自1981年10月,日本实行了新制度:凡按定价出售的出版物仍由出版社预先印好书价,书店销不完可退货;不按定价出售的出版物则由出版社提出参考价格,售价由书店自行决定,两、三个月仍未售出者,书店有权降价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