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方峰 《家长》2015,(2):28-29
如果是为了得到夸奖而做出的虚假谦让,或者为了逃避而做出的忍让、赌气做出的谦让,就背离了快乐共享的目标,在孩子心理上都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很"独",自私、占有欲望强,不懂得与人共享,担心孩子日后与人难相处。而跟只"争"不"让"的霸道孩子相反,过分谦让的孩子不懂如何"争",只知一味"让",家长又担心这样会不会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吃亏。"争"与"让",到底哪个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相似文献   

2.
9月1日,是两周岁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可入园对孩子和家长来说,就像是一场战争,孩子"冲锋陷阵",家长则暗自担心:孩子是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老师会不会喜欢他?孩子与其他人能不能相处,会不会被欺负?都为家长所担忧。  相似文献   

3.
李勇 《家长》2022,(3):45-46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很多家长在微信群中问我,孩子课余时间一下子变多了,不知道该干什么好.一些家长本想让孩子多学些艺术特长,但又怕考级无形中会给孩子带来负担和压力,如果让孩子赋闲在家,又担心孩子沉迷玩游戏或看电视.  相似文献   

4.
苏钰 《考试周刊》2013,(91):190-191
家庭、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是独生子女,他们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孩子从刚入学就感觉到巨大的压力。这些家长对新时代的学校教育抱有很大希望,但也不乏担心。班主任在教育本班学生的过程中,经常发现要在教育理念方面取得家长的认同。为此,各学校都在努力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管理和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5.
<正>在国内,亲子共读的概念正受到越来越多父母的重视,许多父母也反映,亲子共读对于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是非常重要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通过对孩子阅读情况的观察,有32.0%的父母表示孩子最喜欢的阅读方式是"家长陪孩子一起读",有35.9%的父母表示孩子最喜欢的阅读方式是"家长读给孩子听",而表示孩子喜欢自主阅读的  相似文献   

6.
半山 《甘肃教育》2014,(10):14-15
正"解题神器"以解答中小学各科习题为产品手段,使其用户在很短时间内达数十万,可谓影响巨大。对于"解题神器",老师、家长和学生反应不一,有老师认为,只要有答案,学生在做题时就会产生依赖感,思路得不到锻炼,使用软件答题其实是抄作业的一种进化。家长也担心"神器"会让孩子养成抄袭的习惯,反对孩子使用这种软件。而根据调查显示,很多学生都使用过这些软件。  相似文献   

7.
尽管大多数家长都知道不应该责骂孩子,但是,当孩子气得你不得了时,家长往往也会被激怒而失去理智,开始"怒"从口出。其实,如何责骂孩子确有技巧,只要你掌握好分寸,也会起到积极的教育效果。从教育角度分析",责骂"并非一无是处:⊙当孩子挨"骂"时,会知道自己究竟犯了什么错。⊙"责骂"能让家长发泄心中怒火,使孩子不必担心被秋后算账。责骂的效果责骂的效果与孩子和家长的性格及家长的实  相似文献   

8.
时言平 《教育》2011,(12):5
4月11日《扬子晚报》报道:2011年的小学入学招生工作很快就要启动,南京不少家长因为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纷纷将孩子送入各种各样的"幼小衔接班",恶补小学知识。因此,南京培训机构面向幼儿园大班孩子推出专门应对重点小学面试的"包过班",12节课11000元。  相似文献   

9.
近来一项调查表明,哈尔滨有超过一半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当教师。这显示出家长对孩子未来选择职业的观念正俏然地发生变化,“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的传统观念已成为历史。被调查者中有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及个体工商业者和下岗职工。面对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发生的深刻变化,他们不约而同地想把孩子培养成教师。这次共调查了2024名家长,有45.5%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从事教育工作。(《扬子晚报》1999年12月6日李连生摘哈市逾半家长希望孩子当教师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家长总期待孩子在学校能填对唯一的答案,带回高分的考卷;美国家长却期望学校能够让孩子独立开展批判性思维,学会与人沟通。近日,来自盖洛普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家长期望中小学校能提升孩子们的"软实力"。超过3/4的家长们"强烈认为",中小学校应该让孩子掌握批判性思考和沟通的能力;而64%的家长强烈要求,学校还应当教会孩子如何建立有价值的人生目标;同时61%的家长表示,学校必须明白如何激励孩子;超过半数的家长认为,创造力、合作能力也是学校必须开展的重要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1.
高考在即,考生在埋头复习功课的同时,家长也在为孩子的未来发展作打算。一份《孩子未来发展与高考应考态度大调查》显示,31%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高级白领,而企业家、专家学者、艺术人员等职业选择则不被家长们看  相似文献   

12.
囧囧有乐     
正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从学生身份转变为人民教师,而且刚毕业就当上了班主任,内心的忐忑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我担心自己能否当好四五十个孩子的"家长",我更担心自己是否能带给他们充实而快乐的三年。带着这样不安的心情,今天终于要和学生第一次见面了!  相似文献   

13.
专家分析,高学历白领家长,由于其自身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所处的优越职位,他们很容易习惯于依赖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从而对子女的期望更高。调查显示,61%的家长希望孩子能成为企业家和社会管理者等社会精英;38%的家长希望孩子能成为专业人士、公司白领等"社会精英",没有一位家长希望孩子成为普通劳动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校园伤害事故频繁发生.根据团中央、教育部主办的"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对北京等10个省市进行的"关于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调查"显示,有51.44%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受到伤害.另据调查显示,在所发生的各类校园伤害中,有80%是可以通过教育、干预和加强管理来提前采取措施避免的.  相似文献   

15.
Gloglo 有一个外号是"小半半",经常丢三落四。在每个周六上午的电台节目里我常常听到一些家长咨询该怎样对付孩子马虎的毛病,殊不知我们家也有一个这样的"小半半"。虽然我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和各位家长抽丝剥茧地探讨问题,但遇到了自家孩子的时候也是不知所措。所以,各位家长,真的不用那么担心,因为"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无可救药的孩子,家长的心态很重要。如果我们不能培养一个世俗眼光中"优秀"的孩子,至少我们可以培养一个"快乐"的孩子。上午 Gloglo 和姐姐出门上学后,我整理她们的书桌,发现 Gloglo 忘了带她写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一、问题的提出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交流是一门艺术,特别像现在很多独生子女的家庭,孩子在家犹如一个"小皇帝"、"小公主",几个大人宠着,到了幼儿园以后,许多父母就会担心这,担心那的,一旦有什么磕磕碰碰的,恨不得冲到幼儿园把教师质问清楚。许多幼儿园班额超标,家长对幼儿保教期望值过高,教师的压力增大。探寻有效的家园沟通策略,提高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协同性是促进家园合作、构建和谐家园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成成  丹丹  李津 《内蒙古教育》2012,(13):13-19
A中国家长"集体焦虑症"调查B给孩子避风港,还是第二战场?C囚徒困境下,教育消费何去何从D78.9%的家长甘当助教家庭教育被"学业化"E父母应学会尊重"儿童权利"A中国家长"集体焦虑症"调查幼儿园学英语,小学学奥数……一道无形的"起跑线",困住了许多家长,也把孩子本应拥有的"欢乐童年"、"金色少年"变成了"苦难童年"、"灰色少年"。"家长患了一种病,集体焦虑症。"浙江省教育学会副会长鲁林岳说。家长们把"起跑线"看得非常  相似文献   

18.
“我女儿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她从今年开始迷上了网络游戏,影响了学习成绩。我们做家长的非常苦恼!面对她直线下降的成绩,我们想把她送到寄宿制学校去读书,不知道此法可以克服她对网络的迷恋吗?有没有其他的好办法让她既可以上网却又不迷网?”根据我们对3870位中小学生家长的调查,68.6%的家长“非常赞同”或“赞同”孩子上网,但60.5%的家长对孩子上网表示“非常担心”或“有点担心”。可见,大多数家长并不反对子女上网,只是担心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要预防孩子的网络沉溺行为,家长要做到以下“五要”。1.要以身作则。在上网时间、上…  相似文献   

19.
来文集粹     
教师的意见我曾经在两所幼儿园大班的家长中做过一项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您在幼儿入学前最大的忧虑是什么?”结果是48%的家长担心孩子没有学习兴趣和愿望;46%的家长担心孩子不会写拼音、汉字、做算术,上小学跟不上;40%的家长担心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交往...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女子教育的关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但是由于时代的原因,今天40岁以上、50岁左右的家长,生长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切身体会到没有文化的痛苦,有心将自己的子女培养成为“人上人”。据有关单位调查,家长希望孩子将来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占99%,希望子女将来能出人头地的占77%,想让子女出国留学的占63%。在他们的心目中,孩子读书好,一好百好,其他一切都给搁置一边。由于家长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比较低,对如何教育子女缺少方法:只知道要求子女把书读好,不知道教子女如何读书,更不知道教育子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