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教师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对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前提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行为 ,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相信学生有获得自身发展的潜能 ,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让他们在主动、自由状态下表现出他们的天性和聪颖。诚然 ,学生的主体性犹如水流 ,教师要正确予以疏导 ,使之流入高尚人格的大海。教师完美的人格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基石教育是教师用自己的知识、德性影响学生的过程 ,也是学生汲取知识、形成个性、培养良好道德习惯的过程。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处世、甚至性格、气质都影响学生的行为 ,也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  相似文献   

3.
王素明 《教学与管理》2001,(1):36-36,44
教师的人格是指教师的能力、气质、性格、道德品质等特征的总和。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其人格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实际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就是以自身的人格来塑造学生的人格,因此说教师的人格应是完美的、健康的。具体而言,教师可贵的人格素养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教师人格?教师人格的内涵有哪些?只有掌握了教师人格的内涵,教师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进行教师人格的塑造和修养,造就教育的成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是教师人格的集中表现;品格、性格与气质是教师人格的重要组成;语言举止、仪表风度是教师人格的外在表征。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教师人格?教师人格的内涵有哪些?只有掌握了教师人格的内涵,教师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进行教师人格的塑造和修养,造就教育的成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是教师人格的集中表现;品格、性格与气质是教师人格的重要组成;语言举止、仪表风度是教师人格的外在表征.  相似文献   

6.
教师人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教师人格?教师人格的内涵有哪些?只有掌握了教师人格的内涵,教师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进行教师人格的塑造和修养,造就教育的成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是教师人格的集中表现;品格、性格与气质是教师人格的重要组成;语言举止、仪表风度是教师人格的外在表征.  相似文献   

7.
人格魅力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以及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学识、素质的内在结构与行为表现的有机融合;魅力则是指能吸引人的力量。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完善的人格,这是合格教师的灵魂所在。经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教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事实证明,能否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老师的学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何为人格?就是个体的思想、道德、性格、气质、人生追求、行为准则、特长与优势等的总和.中学历史教学是优良人格塑造和养成的重要途径,下面笔者就历史教学中培养和塑造学生的优良人格谈点见解.  相似文献   

9.
丁胜艳 《文教资料》2011,(27):181-182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学识、意志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本文论述了人格魅力的特征.并提出从五个方面践行教师人格魅力,即加强师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掌握渊博知识,提高育人能力;身教重于言教,良师益友育人:倾注一片爱心,真心实意育人;关注学生心理,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人格是指教师的能力、气质、性格、道德品质等特征的总和。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其人格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实际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就是以自身的人格来塑造学生的人格,因此说教师的人格应是完美的、健康的。具体而言,教师可贵的人格素养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为师贵在“真”现代社会已跨入一个新世纪,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欣喜之余,人们又不免被社会上一些不正常的东西所困惑,如政府屡屡出击重拳打“假”,但“假”风依然十分强劲。这股…  相似文献   

11.
人格,就是人的品格,它是以道德品质为核心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等特征的总和,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对社会的态度和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方式。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人格是教育者的责任。技校的理论教学、实习教学、思想品德教育等诸方面都有塑造学...  相似文献   

12.
余晖 《南昌教育》2004,(7):51-52
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以及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学识、素质的内在结构与行为表现的有机融合;魅力则是指能吸引人的力量。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完善的人格,这是合格教师的灵魂所在。教师要在人格上征服学生,赢得学生的认可和敬重,然后学生才会对你所传授的道理知识心悦诚服。这实际上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3.
人格即个性,是个人在受到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气质、能力、兴趣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的形成与各种需求的满足密不可分,仅就学校教育而言,满足学生的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独立需求和成就需求是我们的侧重点,而能使人的这几种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是形成健康人格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一、完美人格的表现“人格”一词内涵深刻,外延广泛。它既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又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同时也指人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总的来说,人格是人的主体意识的集中表现、凝聚和升华,是智力活动以外的又能对智力活动产生效益的一切心理因素。完美的人格包括:健康丰富的情感,坚韧不拔的意志,积极浓厚的兴趣,纯洁稳定的动机,独立崇高的思想,坚韧刚强的性格,良好的文明习惯等。它主要表现为:认知兴趣浓厚,想象力丰富,审美感强;对环境感受力强,能察觉别人忽略的事实;思路畅通,解答问题敏捷;能提…  相似文献   

15.
人格,是以个体内的先天遗传特点为生理条件,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的人的行为相对稳定的倾向性,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相对稳定的“自我”,是人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由此派生的气质、风度、性格、精神、修养、创造性、人际关系、世界观诸方面的总和。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那么高中语文教师较之其他学科教师具有哪些更鲜明的人格特征?具备这些鲜明的人格特征会产生怎样的人格效应?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谨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结合高中语文学科特点来认识高中语文教师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在基础教育中,学生自然而然分为“优等生”和“后进生”。“优等生”往往经教师稍加指点便立有起色。相对而言,“后进生”不仅学习成绩较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些许特别之处,授课教师一再反复强调,他们却屡犯同样的错误,某种程度上让授课教师喜欢并关注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作为教师,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尊重后进生的人格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议题。  相似文献   

17.
教师人格就是指教师受自身能力、气质、性格影响,以及需要和动机支配,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稳定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总和,是道德品质、思想境界、情趣情操的综合体现。教师人格会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健康水平、学生人格的塑造、学生的情趣格调的形成。塑造教师人格可借助于思想教育、心理咨询、加强督导、代职锻炼等手段。  相似文献   

18.
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宗旨,也是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必要保证。人格的尊重是尊重学生的首要问题。人格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人在社会中获得的气质、能力、性格等特征的总和。它有心理学上的个性差异,又是人的社会性的外在表现。是作为个体的人与社会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课的威力,一是靠真理的力量,一是靠人格的力量。所谓真理的力量,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师通过正确的传授方法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所谓人格力量,是指政治课教师个人的性格、气质、思想道德品质、业务能力等对学生的影响力,也就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深受学生敬佩。尊重和信赖的感召力量。只有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坚定的道德信念、正确的道德行为、优良的工作作风。较强的育人能力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才具有这种人格的感召力量。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除了拥有真理的力量外,具有高尚的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20.
所谓后进生,就是指那些潜力未被开发,学习成绩或品行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当中除极少数有智能障碍外,绝大多数都与其他学生一样,智力正常,具有发展的潜力。笔者认为,后进生成绩或品行落后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和多质性,但主要是由于教育的失误所致。   中学阶段正是接受能力强,富于模仿性,具有可塑性的阶段,也是个体人格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期。后进生与同龄人相比,在人格上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现实,人际关系不和谐,缺乏自尊与自信,情绪多变且难于自制,意志薄弱,行为习惯不良等。对于后进生,教师应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