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民生新闻:如何从“小民生”向“大民生”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反映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的价值观"是学术界对民生新闻的定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普通人的生存问题基本解决,人们不再满足"衣食住行"的安逸,需要"话语权"的回归,这就要求传媒夯建新的民生新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是新闻宣传"三贴近"的具体实践.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在2004年创办了以民生新闻为主体的大型新闻资讯栏目"民生大参考".之所以称为"大型",是因为该栏目从规模到结构,从形态到语态都打破了以往新闻栏目的模式.新闻取舍标准紧紧围绕"五度"展开,创造了民生新闻比较鲜明的特色.时至今日该栏目仍然在发挥着重要影响,在本土观众中享有较高声誉."五度"标准也成为众多民生新闻栏目的标尺.  相似文献   

3.
民生新闻栏目经过十余年的孕育成长,如今已经扎根全国各地,而随着地面频道的增多,民生新闻栏目的竞争日益加剧。如在湖南长沙,一个地面频道甚至有多档不同特色与定位的民生新闻栏目。湖南都市频道的《都市1时间》在2003年举起"民生新闻"旗帜,一直保持收视领先优势,并获"全国十佳民生新闻栏目"、"全国品牌栏目"等荣誉。《都市1时间》在板块结构与编排创新方面的一些经验,给民生新闻栏目提供了借鉴。打造特色板块电视新闻节目的板块化编排技巧,  相似文献   

4.
传媒界的生态环境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改变,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新闻传播途径的日趋多元,使得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生存状态日益艰难,众多电视台在当下提出的新闻立台并非老调重弹,而是电视行业历经发展之后审时度势的新命题。哈尔滨电视台生活频道主打的民生新闻栏目《都市发现》,在生存夹缝中实现了变  相似文献   

5.
在卫星频道激烈地竞争和中央电视台垄断了大量资源的情况下,地面频道如何在夹缝中生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很多地方台选择了民生的视点加方言的表述的民生新闻作为突破点。但民生新闻经过了4年多的发展也逐渐进入了瓶颈。齐鲁电视台2005年10月底开播的《拉呱》节目却在异军突起,收视率达到55%。本文将试着分析《拉呱》受到观众欢迎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令电视媒体的生存状况面临挑战,地面频道的运营状况更是不容乐观。从某种程度上讲,民生新闻已经成为地面频道争取收视率,扩大媒体影响力,谋得经济收益的最大途径。民生新闻与地域文化以及市民阶层的高度融合,使其在以城市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同。目前,各地(尤其是  相似文献   

7.
民生新闻是当前地面频道新闻的一大趋向。各地本土新闻基本上以民生新闻为主打,从江苏台《南京零距离》到安徽台《第一时间》;从成都台《成都全接触》到济南台《民情直通车》等,都在民生新闻路上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声屏世界》2011,(11):102
天津电视台都市频道是以"新闻化、直播化、平民化"为定位的栏目型频道。以社会民生新闻为龙头,生活资讯、娱乐为两翼,2008年荣获"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省级地面频道"称号,2010年获"TV地标"称号,2011年获得"全国电视媒体民生影响力30强"称号。  相似文献   

9.
邱江 《新闻窗》2010,(6):74-75
民生新闻,这些年来成为各地电视台地面频道的生存法宝,长期成为有收视又有社会效益的灵丹妙药。随着各地强势地面频道的成长,关注民生、表达民意、传达民声,成了一个个电视台持之以恒坚持的准绳。随着收视率竞争的日趋激烈,民生新闻也由过去拼时效、拼线索的模式,升级为拼播报形势、拼制作创意、拼包装形式.甚至是拼谁更猎奇、窥秘、生猛的岔路上来。  相似文献   

10.
缘起:对民生新闻的延伸思考 2002年元旦,民生新闻栏目《都市快报》在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开播,这档新闻节目让新成立的都市青春频道在西安迅速火了起来,也让陕西电视台这个省级台终于在本省GDP最大的城市落了地。和当时大多数省级地面频道一样,因为关注“民生”立足“民情”,凭借民生新闻节目,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上,都市青春频道淘到了第一桶金。  相似文献   

11.
说到民生新闻的发展,就不得不谈到江苏电视台都市频道的率先推出。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隆重推出《南京零距离》。节目主旨是我们就在你身边,我们与南京没有距离。节目一经推出就引起了群众的强烈反响,在此之后的短时间内,众多电视台都打出了民生新闻牌。在中国电视新闻圈中,一种更贴近百姓生活状态、生活矛盾、情感困惑的节目形式席卷而来。民生新闻力求在新闻报道中将其视角关注到普通老百姓的身上,让百姓感  相似文献   

12.
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衰和出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独树一帜"到"百花齐放"2003年,江苏广电总台"南京零距离"创始人景志刚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当年第11期的论文《存在与确认:如何概括我们的新闻》,首次正式提出"民生新闻"这一概念,并得到业界广泛响应。所谓"民生新闻",是指关注普通人的生存  相似文献   

13.
张鹏 《新闻世界》2012,(10):55-56
所谓民生新闻,就是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新闻。新闻工作者应反思和校正民生新闻的误区,不断完善与发展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进入地方电视台节目设置议程由来已久,从着重关注家长里短、扶弱济贫的"小民生"思维,转型到践行"依法治国"方略,兼具促进社会和谐管理功能的"大民生"思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主流媒体的共识。本文以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社会民生类节目《调解有一套》为例,通过分析这档节目的定位与特质,为构建电视地面频道民生节目体系的路径策略提供新的思考、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是新闻宣传“三贴近”的具体实践。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在2004年创办了以民生新闻为主体的大型新闻资讯栏目“民生大参考”。之所以称为“大型”,是因为该栏目从规模到结构,从形态到语态都打破了以往新闻栏目的模式。新闻取舍标准紧紧围绕“五度”展开,创造了民生新闻比较鲜明的特色。时至今日该栏目仍然在发挥着重要影响,在本土观众中享有较高声誉。“五度”标准也成为众多民生新闻栏目的标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参与式新闻出现的原因及特征入手,阐述了其在我国地面频道民生新闻节目中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做好参与式新闻所需要具备的要素,并指出目前参与式新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省级地面频道作为区域媒体,为我国电视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区域局限一直被业界和学界所忽视,处于边缘化的境地。近几年民生新闻在省级地面频道取得巨大成功,有力地拉动了频道发展。本文旨在探求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又快到岁末了,各家电视台地面频道的社会民生新闻栏目将再次迎接节日收视的挑战。百姓年年庆节日,媒体岁岁战荧屏。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新闻》,在策划春节节目中,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实战经验。春节期间,面对各台异彩纷呈的晚会,综艺节目和精品电视剧,观众还会忠实地把遥控器停留在社会民生新闻的画面上吗?腹背受敌的新闻如何在节日期间实现"突围",这是新闻人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笔者认为在晚会、综艺节目与精品视电剧的包围和夹击下,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是不乏大事的一年。相对于轰轰烈烈的众多新闻事件而言,中国电视新闻传播总体表现则是稳变结合、更趋平稳。在全国性新闻市场中,央视依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省级地面频道和城市频道依托其贴近城市百姓生活的优势,坚持"地域化"及"本土化"策略,在当地收视市场  相似文献   

20.
洪炜 《东南传播》2017,(12):116-117
民生新闻兴起后,其高收视成为地面频道突围的重要途径,然而到如今,部分地区的民生新闻不约而同地陷入了"琐碎化、同质化"的误区,过分追求小新闻,过多地报道负面新闻。民生新闻如何摆脱这个泥潭,打造积极健康的电视节目,福建电视台《第一帮帮团》栏目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尝试。如果说常规的民生新闻报道是枝叶的话,那么贴合时效的主题策划报道则是民生新闻中的主杆,它能带给观众更深的感受,富有较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通过主题策划,一方面可以满足栏目的正常播出,引领舆论,呼应主流。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栏目的品位和档次,扩大影响力和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