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因此,修师德、树师表、讲师风、教书育人,不仅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一、热爱教育事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是教书育人的基石热爱教育事业是衡量教师个人行为和品质的基本要求。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是不会安心教育事业的,更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所以教师在树“立教书以育人为本”思想的同时,…  相似文献   

2.
孙培远 《现代家教》2000,(10):44-45
对学生的“减负”和学生的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处理这个问题,应该弄清几个关系。一、学生“减负”与教师“加负”的关系应试教育存在着学生的负担过重问题,原因之一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低。诚然,奋斗在教育事业上的教师们工作非常辛苦,事业心责任感很强,但与西方发达国家比,我  相似文献   

3.
首先是提质,然后才是“减负”。在楚雄州大姚县,“减负”的标语和口号不是随处可见。在这里,教育部门的人想的和说的大多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中小学生的负担并不重,但大姚县的教育教学成绩近年来都在楚雄州名列前茅。思路决定出路,在大姚“减负”的背后,有更多“显性规则”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国民发展的头等大事.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小学教育要走出应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负”涉及面很多.只有正确、全面地认识“减负”的同时,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减负”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在“三育人”活动中,教书育人是根本,是关键,是核心。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办得好坏,教育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键在教师。坚持教书育人,是贯彻执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一代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跨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光荣历史使命。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教书育人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探索教书育人的科学方法和正确途径,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而培养和造就人才的主要工作靠广大教师来做,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减负”,路在何方?我们争论了十几年。剪不断,理还乱,一种摆不上桌面的“理论”在指挥着人们的行为:认为“减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隐患,要增效就不能“减负”,要“减负”就无法增效。我以为事实并非如此。“减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减负”不能也不应该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疾,严重影响了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教育部《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减负通知》)的发布、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发表,引起了全社会对“减负”工作的关注和讨论,各地小学纷纷出台了自己的减负措施。这种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事业的氛围令人欣喜。然而,随着减负工作的展开,一些新的问题不断出现。这些问题促使我们去思考、去探索,以求使减负工作更科学地进行。本文试图从什么是负担?减负究竟要减什么?减负的重点在哪里?减负应该处理…  相似文献   

8.
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繁重的工作。要全面、准确把握“减负”精神,落实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很值得探究。笔者认为:“减负”并非无负,“减负”工作既要切实做好减法,更要扎实做好加法,确保教学质量提高,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学生“减负”工作中,学校、教师负有较重的责任,尤其是学校的领导,应该在“减负”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广泛宣传、学习,明确目的意义 首先教育学生明确“减负”的目的意义,使学生理解“减负”并不等于降低教学质量,不等于不做作业,甚至拒交作业,不等于可以随便上课。“减负”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让他们充分发展个性、特长。 接着组织教工学习,使全体教师对“减负”工作有正确全面的认识。认识到教育应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已成为当前举国上下极为关注的问题 ,但是许多人对“减负”仍存在着模糊或片面的认识。笔者就如何克服对“减负”认识的片面性 ,正确理解“减负”问题 ,深化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 ,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谈几点看法。一、“减负”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全面辩证地理解“减负” ,是做好“减负”工作的前提。“减负”并不是减得让中小学生没有一点负担 ,而是减轻“过重”的负担。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是 ,中小学生厌学情绪严重。2000年2月中旬公布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  相似文献   

11.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是实施立德树人的基本场所,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体。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需要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然而,近年来中小学教师的负担日益加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成为时代的呼声和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着眼于营造教育教学的生态环境,就中小学教师减负进行了全面部署。《意见》特点明显,内容丰富,措施有力,为促进中小学教师减负,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了有效的指引。  相似文献   

12.
学生负担概括起来有四种,即作业负担、书包负担、思想负担和精神负担。从表面现象上看,“减负”是指减轻作业负担;从潜在的本质上去看,“减负”应该是指减轻思想负担。只有减轻思想负担,才是减轻了首要的和根本的负担。减负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更好地在学校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3.
怎 样认识“减负”的重要意义 ,确保减负不降低质量 ,我认为须“减负”增质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一、从切实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减负工作的重要意义我校通过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有关文件 ,学习教育部长陈至立关于“减负”工作的讲话 ,学习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以及人民日报《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社论 ,把全校教职工对“减负”工作的认识统一到三个方面 :为什么“减负” ;减哪些“负” ;如何“减负”。经过学习讨论 ,大家认识到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精…  相似文献   

14.
潘竹树 《学周刊C版》2014,(11):165-165
“减负增效”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教师永恒追求的“数学梦”.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主题需要与时俱进,从思想到方法,从创新到技巧等,全新地诠释师生共同的“数学梦”.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五育”当中,德育是首位,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教学能力的同时,思想品德逐步得到提高,完成“教书育人”任务。  相似文献   

16.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改革创新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教学是完成其教学任务的主要环节。那么,作为一位政治教师应该如何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呢?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国家战略,对推进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教育应紧跟时代步伐,在教书育人中迈出坚实步伐。有教师的发展,才有学生和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我国古代杰出教育家,后人曾用“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八个字赞美他,颂扬他。撇开这两句话的阶级偏见,有一点应该肯定,即搞教育的人德修养极为重要,只是时代不同,要求有异罢了。在我国现阶段,教师的道德修养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统一的,但又被学校工作的根本性质所制约。李鹏同志在教育工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学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育人这个根本任务来进行”。可见教书育人是教师道德修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作用,强化师德建设环节,从而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师者 ,人之楷模也”,在市场经济社会 ,高校教师应该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关系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献身中华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20.
减负提质 措施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真正做到“减负“不“减质”、“减负”不“减责” ,全面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这是当今教育的热门话题 ,我们的做法是 :  一、提高认识 ,真正认识“减负”内涵。  “减负”是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的需要 ,减掉那些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不堪忍受的学习重负和心理压力。减负绝不是降低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精神实质 ,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真正做到“减负”不“减质”、“减负”不“减责”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