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朱耕 《天中学刊》2003,18(4):75-76
社会文化与语言符号之间存在象似现象:观念差异象似于句法顺序差异,地域差异象似于方言差异在度,阶层差异象似于语言差异,亲属差异象似于词语化。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画的意象造型手法赵敬之意象造型是中国画的根本特征,使物象本身意象化,是中国画绘画语言的精髓。明代王级提出“不似之似”,清代石涛提出“不似之似,似也”,齐白石和黄宾虹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惟绝似又绝不似物象者,此乃真画”。历代大师所言,...  相似文献   

3.
夕阳     
《夕阳》一文的作者,用他那支并不成熟,但显得华丽的笔,学习着借景抒怀的方式,在描绘他心中的夕阳的同时,抒发了他在黄昏时的一段似浓似淡情思,表现了他对人生的一份似浅似深的体验。  相似文献   

4.
我也喜欢江南的雨,说不出确切的理由, 只是觉得,这雨,就像江南婀娜多姿的女子,如 烟似梦…… 江南的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 而斜斜,绵绵而潇潇,似烟似雾,似幻似梦,为 江南披上了一层神 秘的面纱。 雨中的江南最 有味道。江南水乡最 好是在雨天去,才能 感受得彻底。那些古  相似文献   

5.
孔子论水     
《阅读与鉴赏》2002,(2):63-63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流行,深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以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相似文献   

6.
峨眉山人     
十月的峨眉,像一壶鼎沸多时的开水突然冷息下来。炎夏盛暑过去了,秋意袭来。在阴雨潆潆的日子里,我们来到峨眉山脚下,抬头望去,似云,似雾,似烟,似气,模糊一片。这是个容易挑人思绪、引人遐想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与雪共舞     
雪,纷纷扬扬地飘下来。天地间,银装素裹。漫天飞舞着白色的精灵,似云、似雾、似梦,似孩子手里的棉花糖、似天使洁白的羽翼、似天地间最美好的柔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在创造科技新词时,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使新词更有理据。因此,在翻译时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辨证观为基础,从象似性的角度考虑英汉语的符号对等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夕歌朝唱     
“光阴似流水,不一会儿课毕放学归……”这悠远而熟悉的旋律。似潺潺的溪水,流淌在古老的运河中;似喃喃的叮咛,回荡在东关学子的耳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皮尔斯符号学的象似性研究,就“老”字最初符形与符义之间直接的映像象似性,到符形历时演变中的拟象象似性,到符义网络之间隐喻象似性,进行了归纳总结。在理清了“老”字历时演变中的象似性发展脉络的同时,为探索汉字中的“象”思维,提供了一个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1.
刘霄  刘福 《教育论坛》2006,(1):41-42
山东省初中数学新教材八年级上册在第二章相似形中新添了第九节《位似图形》一节。新课标的要求是: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了解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能够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利用图形的位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有关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小鱼儿     
濮晗  孙炜 《早期教育》2005,(1):27-27
小动物是孩子喜爱表现的题材,这幅图中,各种变态的小鱼儿欢快地在水中戏耍。那随意滴洒在画面上的大小蓝色色点,似水泡、似光影、似水草,其与主体的冷暖色彩对比更加烘托渲浸透了作品的整体气氛。  相似文献   

13.
语篇象似性(textual iconicity)是近年来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之前对语言象似性问题的探讨多局限于词汇与句法方面,对语篇象似性问题涉及较少。从文学语篇中存在的象似性原则入手,以卡明斯的视觉诗为例,探讨卡诗在语篇象似性层面上所具有的文体效果,能给人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二胡·江南     
我是二胡,漂泊似冬雪之夜,幽怨似深秋的桂子。从一开始,我就在流浪,我想忘记流浪,我要有个安稳的家。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是的,课堂幽默,似一把“击棒”,能敲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似一片“热土”,能沸腾学生的“血液”;似一块“磁铁”,能“吸”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似一座“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似一个“贮存器”,能给学生永久的记忆……  相似文献   

16.
父爱无言     
母爱,似三月阳光,似四月和风,轻柔体贴,细致入微。但这个世上,还有一种爱,似腊月飞雪,似一月寒风,严厉而厚重。没有母亲的爱直接,也没有老师的爱细腻,没有朋友的爱温馨:但它如岩浆般炽热,如蓝天般广阔,如大山般沉重,它就是——父爱。  相似文献   

17.
论汉语修辞行为的象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曼在符号学家皮尔士的符号三分法的影响下,把象似性分为成分象似和关系象似。象似性在汉语修辞行为中具体表现在语音、语相、顺序、数量等方面。在表达外部世界时。与真实世界象似的语言形式是一个顺应交际需要的自然过程。它使语言在表达外部世界和内心情感时呈现为优化形态,是符号形式运行的高效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相似形和圆     
《数学教学通讯》2006,(6):I0011-I0013
相似形与位似形 学习提示 1位似形的判定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那么这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它们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了似然函数与熵函数的关系式,详细论述了二者含义的差异。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得出熵极大时,似然极小,似然极大时,熵极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吴颢  悠然 《课外阅读》2006,(7):12-13
风雪迷漫的远方。一座山峰似隐似现地高耸在半空。山峰顶端,有我军的一个哨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