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不同距离自由泳运动员在比赛后血乳酸值的分布规律,我们在第四届全运会比赛期间及其它几次正式比赛与测验课中,分别对男子100、200、400米及1500米四个段落的自由泳运动员比赛后进行了血乳酸值的测定。测定的对象为国家游泳集训队和各省市游泳队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四个段落共测试了62人、78人次。测定的方法:在每次赛后3—5分钟内取耳垂血。针刺耳垂前,均用毛巾热敷。取样采用“血乳酸测定的超微量改良法”进行比色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血乳酸、血糖为指标,对13~15岁的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观察分析,探讨少年游泳运动员在不同负荷下血乳酸、血糖的变化特点与训练课能量补充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运动后血乳酸水平与运动强度有密切关系,因此血乳酸已成为体育科学训练的重要监测指标之一。近年来血乳酸测定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游泳等项目的训练,用以判断运动员机能状态,检查训练效果,提高运动能力,预测运动成绩等。“六运会”前夕,我们于87年5月至11月份在福建省游泳队开展血乳酸测定应用研究,以探索我省游泳优秀运动员血乳酸变化规律,为科学训练提供客观指标依据,为促进我省游泳训练水平的提高服务。  相似文献   

4.
血乳酸测定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科学已逐渐渗入运动训练中,其中,血乳酸浓度的测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发现,运动后的血乳酸浓度不仅反映了运动员的机能状况,还由于血乳酸是糖无氧代谢的产物,血乳酸浓度的变化直接反映了体内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能力,所以,血乳酸的测定可以为教练员安排训练强度提供客观依据.尤其在田径、游泳等周期性项目中更具有实用价值。乳酸在体内的代谢人体内,糖的分解代谢主要有有氧氧化、无氧酵解及磷酸戊糖旁路三种形式,其中与运动有关的是有氧氧化与无氧酵解(见图).糖的有氧氧化是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正常有氧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对不同距离、不同泳姿、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游泳运动员比赛后的血乳酸进行比较;以及纵向观察了伴随成绩的提高相对应的血乳酸变化。方法:记录浙江游泳队56名运动员的预决赛成绩和赛后乳酸值。血乳酸测试的血样采集时间为50m、100m、200m赛后3min;400m赛后1min,采集手指指尖20ul全血,测试仪器为德国EKF BIOSEN C-LINE乳酸分析仪。研究结果:不同距离游泳赛后以200m赛后乳酸水平最高;男子赛后乳酸水平要高于女子;不同泳姿赛后乳酸水平以仰泳最高;低年龄段运动员赛后乳酸水平低于中高年龄段;不同距离赛后成绩与乳酸水平的纵向比较,随着运动成绩的提高,赛后乳酸也随之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对田径、赛艇运动员下肢等负荷多组力量训练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43名2级以上运动员进行了50%/Fmax负重,20次/组,组间歇1min,共5组力量耐力测试。采集并测定安静和每组运动员练习后即刻的心率和血乳酸,测定了每一位受试对象每一次深蹲的蹲起速度。所有测试对象对该练习强度均产生较大的生理反应,血乳酸和心率在第2组练习后出现快速上升,蹲起速度则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不同专项运动员对等负荷多组力量耐力训练具有不同的反应,田径跳跃运动员对测试的强度表现出高的生理反应,心率和乳酸水平均达到或接近最大负荷极限,赛艇运动员介于中长跑和跳跃运动员之间,中长跑运动员的反应较低,心率一直保持在140次/min以下,血乳酸值在7mmol/L以下,并显示出典型的血乳酸“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7.
血乳酸测定是现代游泳训练中不可缺少的检测手段之一,利用血乳酸值可以评定运动员的有氧和无氧能力。进行有氧和无氧训练、安排不同能量代谢系统训练的比例和安排不同强度训练的比例,在基层训练中可以采用乳酸心率协助实施训练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对参加全国冠军赛个人项目预决赛及接力项目预决赛的江苏省队游泳运动员血乳酸及成绩变化做了观察,发现个人项目中决赛成绩优于预赛,而血乳酸值决赛却低于预赛;接力项目随着决赛成绩的提高血乳酸值也升高。推测此现象与精神紧张有关。  相似文献   

9.
以7 m×200 m池内递增负荷测试,通过动态血乳酸变化观察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个体乳酸阈,来探索13~16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血乳酸闲(BLT)的特点,为科学化训练和教学提供依据,为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生理机能和能量代谢的纵向研究提供参数.结果显示:13-16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乳酸阈平均值为(2.77±0.70)mmol/L,范围在(1.99~3.99)mmol/L,个体差异较明显,青少年运动员乳酸阈较成人偏低.建议在运动实践中,应根据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不同年龄段个体乳酸阈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强度.  相似文献   

10.
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血液成分、血乳酸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手段,目前在很多运动项目进行了尝试。为了探讨高原训练在游泳训练中的应用及生理机制,在我们以往多次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这次赛前在昆明(海拔1890米)的高原游泳训练计划。通过比较5名优秀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前3周、高原训练3周、高原训练后3周共9周训练期间,高原前、高原期间和高原后的血液学参数包括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液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醛含量等的变化,和高原训练前后4mmol/L血乳酸运动强度的游泳速度与心率,发现运动员无氧阈游速增加,有氧代谢能力增强,乳酸耐受能力增强.血乳酸-速度曲线右移,表明此次高原训练提高了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运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原训练对优秀游泳运动员血乳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国家优秀游泳运动员赴高原训练的血乳酸变化。结果表明:血乳酸值超过3mM后,其值越高,他们的相对游速与世界级选手的差距越大;初次高原训练期间,以90%Vmax游后的血乳酸值明显高于平原值,但逐周明显递减。随着赴高原次数增多,到高原后初期血乳酸值不断减少。因此,高原训练有助于改善有氧能力。  相似文献   

12.
血乳酸测定在游泳训练中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210名优秀游泳运动员2650人次血乳酸的测定。 1.在递增负荷试验中,乳酸——速度曲线上段的右移表示无氧能力改善并与运动能力的提高有密切关系。 2.高原训练中,血乳酸值逐周下降,反映有氧能力的改善。 3.我选手在训练全力游与比赛的血乳酸值与游速仍有一定差距。 4.牵引游属一种强度高的训练,要注意安排适当间歇,以防血乳酸积累偏高。 5.不同强度游所获的乳酸速度曲线,可用作以不同乳酸值推测游速,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3.
血乳酸值与肌细胞酸性化关联因素对游泳无氧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游泳比赛及高强度计时训练时 ,人体骨骼肌大量生成并堆积乳酸导致肌纤维细胞pH值酸性化 ,使运动员陷入力竭性疲劳。这种由剧烈运动而造成的疲劳的性质是因为在缺氧条件下 ,骨骼肌细胞中由于乳酸分解所产生的H+升高而促成人体内环境电解质平衡的pH值下降的原因 ,正是由于人体内环境的H+水平的升高与pH值下降 ,才是导致力竭性疲劳的主要根源。本文尝试对影响血乳酸值的部分因素作一探讨 ,以期对游泳运动员无氧能力影响作用因素的评价方法有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4.
对高水平散手运动员赛前训练部分生化指标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系统方法,对湖北省参加2004年全国散打锦标赛的高水平运动员在赛前训练的部分生化指标进行了监测。结论表明:通过对赛前血色素、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变化的观察,其能反映高水平运动员对赛前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以及身体机能的状况。安静时血乳酸值对周训练后运动员机能水平变化的反映不灵敏,运动后血乳酸值可反映赛前训练对抗强度及运动员的无氧能力。  相似文献   

15.
血乳酸的测定正在成为许多游泳训练大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血乳酸训练用途很多,但其最普通的用途是发展和调节游泳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一旦能够对血乳酸进行精确的测定,那么不管是自由泳中的划臂、打水或伸拉动作,都需要定期进行血乳酸测试来控制其变化,调整训练计划。为了达到特定指标成绩而进行的训练,应当确保运动员游得不太快,也不太慢,还要达到预期的血乳酸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运动后乳酸清除率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中跑运动员、足球运动员和常人在800m全力跑后的血乳酸浓度、乳酸清除率和心率恢复率,研究无氧运动能力与最高乳酸值、心率恢复率与乳酸清除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运动员的无氧耐力成绩和运动后5min血乳酸值呈显著负相关;中跑运动员较足球运动员和常人有更强的产生乳酸能力和更高的乳酸清除率;心率的恢复速度较乳酸清除率更快。说明良好的产生乳酸能力是无氧耐力成绩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乳酸清除率有利于乳酸的清除和运动后的恢复,同时运动后的心率恢复率并不能反映体内乳酸的清除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中长跑专项男运动员40人参加了本项研究。中跑-800m最大速度跑。长跑-5×1000m最大速度跑(间隔10min)。上述运动负荷强度测试前至完成后按规定时间分别采血各20ul,即刻测定血尿素和血乳酸含量。从结果看运动员完成相应负荷运动后即刻至次日晨,血尿素及血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运动前安静值(P<0.01),表现出与运动强度和负荷量的高度相关性和个体差异。中长跑专项运动员运动后血尿素及血乳酸峰值的出现时间至次日恢复情况各具特点,具有一定的项目特征。5×1000m间隔跑血尿素为最大值。次日晨均值高于安静值。800m跑血乳酸值为最高值,次日晨均值接近安静值。根据测定结果,血尿素与血乳酸指标的联合应用,能较准确地指导运动负荷和强度的安排,了解运动员的机能状态、疲劳程度及日后恢复情况,从而科学地指导训练。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外的游泳和田径项目已广泛应用血乳酸这一指标作为制订训练计划的依据,并用来预测运动成绩和评定训练水平。本课题是想通过青少年比赛中血乳酸值的、测定,探讨青少年运动员无氧代谢的情况,为科学训练提供客观数据。  相似文献   

19.
徐岩 《体育科技》2011,32(3):53-55
为了解大强度间歇训练对少年男子运动员400m全速跑心率及血乳酸的影响,对入选第十七届江苏省运动会田径决赛8名少年组男子运动员实施5周90%左右运动强度的间歇训练,观察400m全速跑前后各阶段的心率和血乳酸的变化。结果显示:5周90%左右强度的间歇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少年男子运动员400m跑糖酵解系统供能和机体恢复期的乳酸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20.
当今游泳运动发展迅速,运动水平突飞猛进,其主要原因是科学化训练在游泳训练中广泛运用。游泳成绩的突破除了游泳技术的不断改进,更为重要的是游泳训练方法、手段的更新,同时运用了许多生理、生化指标来帮助对运动员机体承受运动负荷进行监控(如骨龄、血色素、血乳酸、肌电图等),充分挖掘了运动员自身的运动潜能,提高了机体对运动负荷承受的能力。这些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一般只能在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基本具备各方面条件、运动水平较高的运动队或运动员中实施。在目前对我国众多参加业余训练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要进行测试较复杂、代价较昂贵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可行性是很小的。本文通过在青少年游泳训练中,运用脉搏和尿蛋白两项可行的生理生化指标来控制训练强度,使教练员有效地控制运动负荷,尤其是对运动强度的控制,探讨游泳科学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