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艳丽 《小学生》2010,(2):24-25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学会从观察生活中寻找写作源泉,获取写作素材,从平时的语文学习中积累优美的词句,在课外阅读中拓展素材,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学生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内容才能充实。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抒真情。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着眼于儿童生活,把学生带入到丰富多彩的世界,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新课程。教师要想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上言之有物,能“用我手写我心”,就必须让学生从封闭的教室走出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们在“鲜活”的课堂中深刘地理解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表达真情实感,增强写作的实用性和作文讲评的欣赏性。  相似文献   

3.
欧阳伯荣 《文教资料》2007,(17):147-148
我们遵循“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开展了生活作文教学研究,提出了“开源激流”的口号,“源”是指生活之源,“流”是指表达之流。生活作文是联系生活和作文的纽带,我们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写作,提高了学生认识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生活作文教学研究,它不是一般的生活指导,也不是泛泛而谈的写作形式的研究,而是在生活中学写作文,指导学生写出反映生活的作文,并在作文中学会做人。为了让生活真正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与身心特点,遵循作文教学的内在规律,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入手,让学生觉得作文是一件乐事。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授集语言信息和写作素材的能力,提高他们描写事物的能力,培养他们修改作文的习惯。经过5年多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逐步走出了一条作文教学高效之路。  相似文献   

4.
杨小梅 《考试周刊》2011,(54):71-72
小学生作文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习作水平基本代表语文能力。作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本文主要从留心生活捕捉素材、学好语文积累素材、课外阅读扩充素材、勤动笔写用好素材四个方面来谈小学生作文教学。让学生懂得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懂得勤能补拙,练能生巧,学会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素材,从平时的学习中积累素材,从而有兴趣去写,有话可写,让写作成为小学生的乐事。  相似文献   

5.
耿洪波 《现代语文》2013,(12):146-147
有道是“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故此,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就是学生写作的基础。也就是说,假如学生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生活体验,就不可能写出丰富多彩的作文。所以,我们要拓展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的空间,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让学生不仅学会作文——想写、乐写,会写,还写得丰富多彩、饶有趣味。其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蕊 《辅导员》2011,(Z3):67
作文能够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学会积累习作素材,开拓习作素材的源头。一、以生活为源泉,积累素材(一)鼓励学生多参加活动在参加活动时,教师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游览、访问、调查,让学生在活动中收集写作素材;要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作文实际上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写作水平基本上代表着他们的语文能力。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本文主要从观察生活捕捉素材、学好语文积累素材、课外阅读扩充素材、勤动笔墨用好素材四个方面来谈小学生作文教学,让学生懂得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学会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从平时的学习中积累素材,让学生有兴趣去写,有话可写,让写作成为小学生的乐事。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中发掘出好的作文素材,通过观察、提炼和加工,将生活事实转化为作文素材;利用多种方式组织丰富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使其学会提炼事物、“升华”故事。教师需结合教学现状改进教学方法,釆用新的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在活动中激发写作灵感,将实践活动与语文写作相结合,再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而达到增强写作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写作作为语文学习的基本模块之一,是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化写作,在生活实际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积累,提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从当前学生作文来看,内容十分空洞,出现成人化,显得十分干瘪无味。为什么呢?一个薄弱的环节就是学生的作文严重脱离了现实生活。营造好作文环境,走“生活作文”之路,丰富写作素材,激发表达欲望,提高习作水平,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交际,是人发展的必须与必然,  相似文献   

11.
叶魏丽 《语文天地》2014,(10):60-61
生活化作文是教师创设条件来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写作,提高认识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的一种写作训练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改善学生作文无话可写的现状,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使中专作文教学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为中专作文教学注入生活的“活水”。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害怕,为了消除学生写作文时产生的恐惧,为了使学生乐于和愿意写作,在作文教学中就需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需要改革作文教学的模式;需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改变作文 的评价方式和批改模式;需要教给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就需要让学生从语文教材中获得写作的灵感;需要让学生学会 观察生活’获得写作的真实素材和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13.
正写作水平的高低,作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成绩。因此,写作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而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强调文本阅读,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至于绝大多数学生不爱写作甚至提到写作文就头疼。中学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着效果差、效率低的困境。因此,教师必须对写作教学进行改革。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在写作教学中进行了不断尝试与改革,下面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一、积累写作素材1.让学生学会积累优美的词句,建立自己的"知识宝库"。要让文章有血有肉,就离不  相似文献   

14.
赵兰华 《现代语文》2014,(10):148-149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观察,是增加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敏锐的触角去感悟世界,在感悟中去发现美,进而去表现美,让作文回归生活,让个性回归作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学会观察,增加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表达能力。实践证明,学会观察,是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可是,目前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言之无物”的通病.究其原因乃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据调查:90%的学生正在为写作没有原料而苦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可是生活中到处都有写作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初中学生写得最多的作文形式是记叙文.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这部分中。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掌握写作规律,指导学生感悟生活、整理素材、构思布局、挖掘主题、修改加工,在不断地写作中逐步学会写作。我在教学中。身体力行地贯彻执行新课标理念,经常将写作中的一些基本知识与课内外阅读材料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范文、吸取营养、学会技巧。本文从谋篇布局方面结合具体文章谈谈我平时指导学生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汤在兰 《考试周刊》2011,(57):65-66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快乐写作、写出自信,让学生树立写作的自信,使学生由“厌写”到“爱写”最后“乐写”。结合教学实践,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激发写作的兴趣,重树写作自信;积累写作素材,激活写作热情;写作题材要源于生活,从而让学生体会写作之乐。  相似文献   

18.
正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的作文水平能直接反映出他们的生活体验、文化积累和思想认识等各方面的水平。因此,学生的作文水平如何,往往是衡量语文程度的一把尺子。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让他们在书籍的广阔天地里自由地翱翔,使图书馆成为学生写作素材的源泉。让作文教学不再死气沉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教学理念认为,语文教学必须走出封闭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开放的大语文环境中学习语文,让学生留心生活,学会观察,注重积累,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在“润物细无声”中  相似文献   

20.
马文斌 《学语文》2007,(3):9-39
初中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个薄弱环节。怎样才能辅导学生学会作文、写好作文呢?一、学会观察,积累素材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源头活水。叶老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