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锷 《图书与情报》2003,10(6):22-24,31
清代,甘肃人才辈出,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仅勤于政事,关心百姓疾苦,而且潜心研究学术,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文章介绍了以邢澍、张澍等为代表的清代甘肃学者的学术成就及其著作的流传,并从地域文化发展的角度探讨了甘肃文化教育事业落后于东部地区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直隶河渠书》是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观承延请知名学者赵一清、余萧客、戴震等编纂的一部水利志书,也是陈仪《直隶河渠志》之后第二部直隶地区水利专志。与《直隶河渠志》相比,《直隶河渠书》在内容、体例、规模上都有了巨大进步,保存了历代特别是清代直隶地区大量的水利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与学术价值。同时,由《直隶河渠书》引发的公案作为赵、戴《水经注》案的附庸,也成为嘉庆以来一个重要的学术话题。  相似文献   

3.
清代学术是对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所进行的整理和总结。近代以来,有关清代学术的研究一直是个热点问题。陈祖武先生用力于此数十年,著述丰硕,尤其《清代学术源流》一书,爬梳文献,探源溯本,理清了一代学术发展的清晰脉络,挖掘出其蕴涵的历史与现实价值,这对当下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实事求是学风,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坤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2):140-145
[目的/意义]《清代著述考》是顾颉刚编纂的一部有关清代学术的目录学著作。书中所体现顾颉刚的治学路径、思想和方法至今仍值得借鉴和吸收。[方法/过程]通过对《清代著述考》成书、体例及创新点的分析,结合顾颉刚早年有关目录学与清代学术的相关文献论著,探索其早年治学观念,揭示其构建清代学术统系的路径、内容和影响。[结果/结论]经过《清代著述考》的编撰,顾颉刚深化了对清人治学成果的吸收,对他形成"由经入史"的治学路径,在古史研究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打下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篆书金刚经》又称《三十二体金刚经》是一部极具特色的古籍文献。文章从古今字体的演变,宋初僧人梦英18体篆书到道肯32体篆书的发展,论述了《篆书金刚经》的形成过程;着重从明正统二年刻本默庵后序、北京石景山区以壁画著名的法海寺碑文等,考证出刻书者李福善即明英宗时极有权势的太监李童;最后简述了该书的文字、艺术、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图书官修史》一书论述了先秦至清代官修书产生的历史背景、编纂的组织机构、官修书成就等,并对该书的特点及学术价值进行客观评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著,商务印书馆,1937年;中华书局,1986年近人研究清代学术较早者,首推章太炎。章氏的《清儒》篇,可谓是近代总结清代学术史的开山之作。稍后的刘师培著《南北考证学不同论》、《近儒学术统系论》、《清儒得失论》、《近代汉学变迁论》,对清代学术作了富有价值的总结。继章、刘之后对清代学术  相似文献   

8.
清人汪士汉编有丛书《秘书廿一种》,在清代曾经多次刊印,被收入《四库全书存目》,足见其流传之广。笔者通过对其中《白虎通》的版本调查,第一次将此书的版本刊刻顺序加以梳理,藉此以说明清代书坊刻书之复杂与一般官刻、私家刻书不同,不可忽视,以期为日后清代书坊刻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杰 《图书情报工作》2004,48(4):45-49,54
乾嘉学派和《四库全书》都是清代学术文化发达的重要标志,并共同构筑了清代学术之辉煌。本文试探讨两者之密切关系,从而析见乾嘉学派对《四库全书》这一“千古巨帙”的作用与贡献,以及它对清代和后代学术发展的影响及其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0.
《乾隆壬午科江南乡试诗四房同门录》一书收录戴震乡试制艺三篇,为修订本《戴震全书》及《戴震全集》所未收。此书为研究和考察戴震生平、戴氏与段玉裁的交游、戴氏与江永的学术渊源以及清代考据学风对科举的影响等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11.
清代文字学家王筠之父王驭超,一生著述宏富。该文拟围绕王驭超之《海岱史略》,探究其成书缘由,分析其自身特色,综论其学术价值。以期引起学界对其人其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清代学者象传》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书画特色藏品,记录了清代主要学者肖像及传记,是了解清代学者形象的重要文献。关于这套画册的缘起与生成、选录与编纂的标准、画成之后的刊印和发行、传播与影响等,在学术界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本文即在梳理时人与后人文献的基础上,尽可能厘清叶衍兰、叶恭绰等人编著《清代学者象传》的来龙去脉。《清代学者象传》是迄今为止了解清代学术最为完备的图像资源。以图证史,该图册也是研究清代学术演变的第一手资料,因此,从文献学和传播学角度对其展开探讨也就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清代宁夏隶属于甘肃,故清代甘肃方志中记载了大量的和宁夏有关的史料,然而这些史料却未获相应关注。本文以(乾隆)《甘肃通志》和(宣统)《甘肃新通志》为主,介绍了这两部志书的编纂、版本、内容、宁夏史料的记载情况及其对古代宁夏方志纂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再说“书如其人”,亦即“字如其人”。此语较“文如其人”更加含混而难以确诂。比如清代刘熙载《艺概·书概》中有这样的话:“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这里所说的“如其学,如其才,”都好理解,因为透过一个人的书法作品,可反映出作者的学问深浅和才气大小,这是有据而可以证实的事;但  相似文献   

15.
乾嘉学派是清代学术发展到高峰的代表,而其中尤以“皖派”学者为中坚。《“皖派”学术与传承》一书以徽州学者为核心,揭示了徽州独特的地域环境和风土人情、人文学风及士人群体、师承统绪与学术交往的演变轨迹,既理清了“皖派”学者在本土以及旅居之地的发展谱系,又勾勒出他们在江南乃至全国的学术影响和地位。这一贯通性的研究,为充实和深化清代学术研究和徽学领域的探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信息传真     
李岚清书法作品赠送家乡档案馆五一前夕,金坛市档案馆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李岚清亲笔题赠的个人书法作品集册《诗情画意写金坛》。金坛是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故乡,素有江东福地美誉。《诗情画意写金坛》艺术作品集,收录了李岚清亲笔书写的108幅书法作品。书中的诗是从《历代  相似文献   

17.
刘冰 《图书馆学刊》2010,(6):F0002-F0002
经学博采录十二卷 清桂文灿撰 清光绪广雅书局抄校本 《经学博采录》一书为清代学者桂文灿多年采集整理清代经学家轶行著述,以记录为主旨,佐以学术评论的著作。书中记录为人熟知的重要经学家和众多并不知名的经学家,为后世学者所称道。  相似文献   

18.
引言《窥园图记》是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王鸣盛为经学家费玉衡《窥园图》所作的题记。记文由王鸣盛口占、江声篆书并作附记。民国年间,图、记分散,而《窥园图记》为沈兼士先生所得,分请当时流寓或定居北京的学者题跋留念。图画明志是中国文人表达志向、陶冶性情的传统方式,因之而产生的大量题跋,又体现了文人群体之间的学术交游。《窥园图》引用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典故,表达乾嘉学者修养身心的意愿,因此在当时不仅王鸣盛、江声有此题记,钱大昕同样也题诗唱酬。这些作品以一种优雅、闲适的形式反映了乾嘉学者在严肃的著述之馀生动的学术情趣。此后民国学人的题跋,无疑又是对清代学术风  相似文献   

19.
韦胤宗 《图书馆》2021,(4):94-102
阅读史研究的首要步骤是在较大的数据库支持下统计各类文献的留存状况,从而构建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的阅读清单。中国清代士人(包括晚明及民国部分士人)喜好在其认真阅读过的书中撰写批校、题跋,运用计量的方法,统计该时段的批校本,通过分析其基本数据就可以了解清代士人阶层深度阅读史的概况。目前收录最全的中国古籍存藏目录《中国古籍总目》收书约十八万种,其中有批校本近一万五千部。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古籍总目》中所录各部类图书批校本之分布状况,从宏观层面了解清代士人群体的阅读品味,从而为深入研究清代学术、思想与文化提供基本的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20.
辑佚是以佚书、佚文的搜辑、整理为中心的文献整理活动和方法。清代是辑佚发展的兴盛期,清代《四库全书》的纂修、目录书的编撰、古经解汇编都与辑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