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4年,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设立档案管理特种教席.这是我国近代档案教育开始产生的重要标志.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原是私立武昌大学一个系,1921年由美国教育家韦棣华女士倡办.  相似文献   

2.
192 0年韦棣华女士在武昌创办中国第一所图书馆学校 ,1 930年又以捐款为基础成立韦棣华基金会。 1 997年 ,在吴文津先生和杜克先生的斡旋下 ,韦棣华基金会在中国大陆设立“韦棣华奖学金” ,资助众多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学子完成学业。表 1。参考文献 8。  相似文献   

3.
沈祖荣先生(1884.9.11—19772.1),字绍期,英文名Samuel T Y.Seng,湖北宜昌人,图书馆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图书馆事业活动家。1911年武昌文华大学文学学士毕业后,追随“中国现代图书馆运动之皇后”——韦棣华女士(Miss Mary Elizabeth Wood),致力发展中国图书馆事业,供职于我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文华公书林,并担任馆长近40年。1914年赴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学校留学,开创了我国赴美攻读图书馆学的先导。1916年学成归国后,发起席卷全国的新图书馆运动。1920年,与韦棣华女士共同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图书馆学教育机构——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  相似文献   

4.
岳良木先生是文华大学图书馆专科早期毕业生,他于1920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圣雅各初级中学并直升入武昌文华大学中学部,1923年又直升文华大学大学部,曾任学生会主席,师从韦棣华女士。毕业后先去北京图书馆工作,后又至美国哥倫比亚大学学习,其毕业论文获全美外国留学生最佳论文奖,1936年回国。  相似文献   

5.
作者认为韦棣华一生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做出的贡献是应该肯定的,她的业绩包括(一)开创中国第一个近代图书馆专业教育机构,为中国新图书馆运动奠定了基础;(二)创办文华公书林,建立新式图书馆;(三)为退回庚子赔款、筹集文华图专的经费做出了贡献;(四)生活俭朴,为我国图书馆事业贡献了力量。同时也指出韦棣华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给中国图书馆事业带来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图本科生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简称文华图专校,英文名Boone Lirary School,最早是文华大学的图书馆学科,后为华中大学图书馆学科,由美籍韦棣华女士为在中国建立现代图书馆学体系和发展图书馆事业而创建,后来独立办学,而成文华图专校.报考资格仍沿用以往的至少大学肄业两年,其实大学毕业者亦不乏其人.  相似文献   

7.
1920年,美籍韦棣华女士(Miss Mary Elizabeth Wood)在武昌创办了中国首所图书馆学校--文华大学图书科,招收大学肄业二年以上学生入学,学制两年.1925年,图书科并入华中大学后,称为华中大学文华图书科.1932年3月正式脱离华中大学,成为独立的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  相似文献   

8.
北美东亚图书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津博士,曾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工作,后任该校东亚图书馆馆长。1966年接替裘开明先生担任哈佛燕京东亚图书馆馆长。韦棣华基金会董事。国际知名的图书馆学家、汉学家。成就卓著,曾获美国亚洲研究协会杰出贡献奖等奖项。应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陈传夫院长约请,吴先生特撰The Development of East Asian Libraries in North America(北美东亚图书馆的发展)专文。该文是目前国内最为系统研究北美东亚图书馆发展的文章,勾勒出了北美东亚图书馆60年发展的历程。让我们与他一起体会北美各界对东亚图书馆事业所做的恒久贡献,缅怀东亚图书馆先驱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共同展望未来。吴先生肯定:借助新技术的采用,东亚图书馆将会更好地为东亚研究而服务!感谢吴文津先生对本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关于韦棣华的生辰现有1861年(8月22日)、1862年(8月22日)、1864年等说法,关于沈祖荣的生辰也有1883年、1884年(9月11日)、1885年9月3日、1887年7月25日、1889年等说法。笔者搜溯史料来源并加以比勘考证,认为韦棣华生于1861年8月22日、沈祖荣生于1887年9月12日。对于韦棣华生平中的其他一些异说,也作了辨析。  相似文献   

10.
清代新型图书馆兴起的条件与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图书馆兴起于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究其原因,厥有四端:1.教会图书馆的影响;2.西方图书馆观念的引入;3.西方图书的评价与近代报刊的出现;4.兴办新式学堂运动的大力推动。  相似文献   

11.
杜定友(1898—1967),字础云,笔名丁右,原籍广东南海,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曾任交通大学图书馆主任(即馆长)、广东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广东文献馆馆长、广东省立图书馆馆长、广东省人民图书馆馆长,广东图书馆学会会长等。他毕生致力于图书馆学研究,有专著86种,论文512篇,对我同图书馆事业贡献卓著,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近现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仿效近现代西方公共图书馆运动的精神与办馆理念,掀起了一场持续近20年的新图书馆运动(1917-1936年),新图书馆运力图革除封建藏书楼的陋习,提倡图书馆平民化教育。1925年,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后,开始致力于“中国的图书馆学”和全国性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图书馆运动”由自发步入自觉时代。回顾新图书馆运动历史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缪荃孙与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一字筱珊(又作小山),晚号艺风老人,江苏江阴人。清光绪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清史馆总纂,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学者、藏书家、校勘学家、金石学家、版本学家和目录学家,是我国近代图书馆的创建人之一,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现择其主要成就简要述之: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简要回溯欧美图书馆学的中国本土化历程,结合《南京大学百年学术精品·图书馆学卷》的编纂出版,探讨了美籍来华学人克乃文、韦棣华,以及第一代自美国留学归国的图书馆学者沈祖荣、李小缘、刘国钧等人对于中国现代图书馆学的杰出建树。  相似文献   

15.
裘开明与哈佛燕京学社汉和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翔 《图书馆杂志》1999,18(8):47-49
1927年,受哈佛大学图书馆馆长A·C·柯立奇的委托,中国学者裘开明开始负责整理该校图书馆中的中日文藏书。裘开明先生从此开始了他在美国长达40年的图书馆生涯。 裘开明(1898-1977),字 辉,浙江镇海人。1922年毕业于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该校由美国图书馆学家韦棣华(Mary Elizabeth Wood,1862- 1931)于1920年3月创办,是中国最早的一所图书馆学专业学校。作为文华图书科首届招收的学生,裘开明先生毕业后来到厦门大学担任该校图书馆的首任馆长。1924年他又远渡重洋,赴美…  相似文献   

16.
1 协调委员会的职责 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LC)、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NAL)以及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NLM)的高级主管共同管理着美国RDA测试协调委员会(U.S.RDA Test Coordinating Committee),  相似文献   

17.
论"新图书馆运动"的高潮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稌年 《图书馆》2007,(2):6-9,16
中国“新图书馆运动”的高潮期,以成立图书馆协(学)会为标志。该阶段进行了彻底的学术转型,形成了近现代的图书馆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图书馆界近代时期的两代代表人物引领了整个高潮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 历史的回顾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 ,图书馆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 ,但正规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到 2 0世纪初叶才开始初创。据文献记载 ,1913年金陵大学文科开设了图书馆学课程 ,192 7年该校创办了图书馆学系。李小缘先生任系主任 ,刘国钧、万国鼎、施廷镛等曾在该系任教。[1] 在此之前 ,即 192 0年 3月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在湖北省武昌成立。文华图专是在美国学者韦棣华女士和中国学者沈祖荣先生主持下创办的 ,初名为文华图书科 ,设在武昌文华大学内。文华图书科仿纽约公共图书馆学校学制 ,招收大学修业两年以上的学生 ,期以两年毕业 ,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19.
陈卫红 《图书馆论坛》2002,22(1):109-112
杜定友先生(1898年-1967年)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卓越开拓者之一,是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图书馆管理学家和图书馆学社会活动家。杜家友先生曾于1927年4月-1999年8月和1936年8月-1950年2月两度聘为广州国立中山大学教授,主持图书馆工作,对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新图书馆运动"质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近代图书馆运动的功绩以及现代新图书馆运动问题的提出进行了讨论,用大量文献对新图书馆运动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