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设计思路】随着各种能力的发展,小班幼儿已经能够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绘画活动。他们对造型、色彩开始有自己的喜好,会试图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教师应多鼓励幼儿感受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的韵律活动是幼儿运用身体来进行的一种游戏活动,是幼儿运用身体来进行的艺术造型活动,通过创造性的身体艺术造型活动来发展幼儿的艺术表现力,让幼儿学会更好地使用身体动作来发展感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根据《指南》的精神,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韵律活动中要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音乐,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音乐。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绘画造型基本要素:点、线、面来创作游泳的动态和场景。2.引导幼儿体验绘画造型基本要素的组合与创意。3.引导幼儿认识色彩基本知识,启发幼儿大胆、自由发挥色彩的运用技巧和组合技能。4.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养成他们良好的作画习惯,增进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标:1.欣赏孔雀,感受孔雀色彩的美,启发幼儿想象,鼓励幼儿大胆创作。2.运用七彩纸泥装饰孔雀,学习粘贴的技能技巧,感受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5.
名画欣赏是指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和认识名画作品,了解对称、均衡、变化等形式美的原理,感受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手法及其情感表现,从而丰富美感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的教育活动。在幼儿同组织的各项美术活动中,名画欣赏的实施一直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冈为教师习惯于唱主角,总是单纯地欣赏某一幅画,为欣赏而欣赏,不能很好地为幼儿创造空间,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对名画的感受以及自己对创作的构思。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8,(98):179-18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的美术活动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有益于幼儿全面发展的美术教学活动来进行培养。与此同时,这也是对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考量。教师在《指南》的引领下,通过绘画、手工、欣赏等美术活动形式,使幼儿自主地在美术活动中感受和欣赏生活中美的事物,并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和创造多样化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7.
王静花 《考试周刊》2013,(33):193-193
由于幼儿绘画水平较低,不能自如地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在绘画活动中让幼儿说出自己的绘画意图、绘画方法、绘画感受,是了解幼儿内心世界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在绘画活动各个阶段"说",幼儿可以培养绘画兴趣,提高绘画水平,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评价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启蒙教育,通过美术欣赏活动帮助幼儿发现美,并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理解和想象。借助评价使幼儿学习绘画技能,享受思想和操作的自由,使幼儿能自由自在地施展自己的绘画能力。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语言教育重在"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幼儿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在语言活动创设中我们应本着"做中学、玩中乐,学习中求发展"的教育理念,通过渗透各领域的教育,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语言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学得有心、学得有趣、学得有效。  相似文献   

10.
美术是一种运用线条、造型、色彩等手段,通过细致的观察与丰富的联想、想像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形式。而色彩,是一件艺术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它能发挥幼儿的想像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让幼儿认识色彩,在充满色彩的绘画、展演、装置活动中体验快乐。  相似文献   

11.
一、活动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儿歌《雨点沙沙》,使幼儿充分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知识与技能创设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探究、体验性活动习得知识,学会创编儿歌,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  相似文献   

12.
美术活动具有多种多样的物质材料所蕴含的变化多姿的形状和丰富的色彩,幼儿对自己的感觉器官能接触到的这些物质材料充满着好奇,通过美术活动,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运用多种多样的物质材料来充分表现他们对周围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情感,使他们好动、好奇的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美术活动是一个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看和想去感受美、理解美,通过画和做去表现美,通过玩去获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3.
头发和胡子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能大胆地朗诵儿歌。2、理解小孩和爷爷的形象区别,感受诗歌的幽默和童趣。活动重点:1、通过脸谱的变化,感受作品的幽默和童趣。2、通过粘贴活动,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活动准备:头像两张,每人一张画纸(已画有两个头像),幼儿粘贴用的“头发”和“胡子”。  相似文献   

14.
活动目标: 1.了解老鼠的基本特征,并能画出各种造型。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以绘画的方式记录创编的故事,并能大胆地讲述。活动准备:画有墙和老鼠洞的背景图、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纸。  相似文献   

15.
幼儿美术教育是指幼儿在成人的引导下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认知和感悟,产生了体验和感受,并用自己创造的造型和图形符号表达表现,反映童真、童趣的个性情感过程。其基本目标是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初步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6.
爱美是儿童的天性,但幼儿美感的发生和发展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教育过程中,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获得的。幼儿绘画活动是幼儿通过线条、构图和色彩来表现美好形象,表达美好情感,获得美感体验的最直接途径,对幼儿有强烈的感染力。因此,在幼儿绘画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美、体现美,有益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设计意图: 大千世界处处蕴涵着美。煎鸡蛋虽是日常食品,但从美术角度看它有单纯鲜明的色彩、丰富多样的装饰,为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旨在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美术表现方式进行表达,体验艺术创造活动带来的快乐。在活动中,我尝试给幼儿提供相对宽松的有利于感受、表现、创造的环境,如尊重他们的意愿,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制作,鼓励他们大胆装饰,并和他们一起分享艺术活动带来的快乐。在教学方法上,我运用电教手段,引导幼儿充分观察、操作、讨论,帮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8.
黄满意 《考试周刊》2014,(66):190-190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应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小班幼儿涂鸦不仅是一种美术活动,而且是他们认识世界、表达自己感受、与周围大人和小朋友交往、获得肯定的一种天然成长方式。但由于小班幼儿绘画的目的性不强,绘画技能不完善,他们不能自如地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教师应将情境法运用于小班幼儿绘画教学中,通过具有趣味性和游戏性的情境激发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和动机,引导幼儿通过绘画大胆地表  相似文献   

19.
邵蕴秋 《考试周刊》2014,(61):188-189
艺术活动是具有感情形式的创造活动,它的具体形象性,它的情感渗透性,与幼儿本身所特有的纯朴性、浓厚的生命色彩及自由创造性质相吻合,因而幼儿容易接受和偏爱。《纲要》提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并开展艺术创造活动。在艺术活动中,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有力阶梯。我们应支持幼儿这种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引导幼儿进行探究性和主动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正【设计意图】小班幼儿的小肌肉群发展还不完善,如果一味地要求他们用油画棒、水彩笔涂色、临摹,不仅会让小班幼儿觉得枯燥,而且会觉得很累,他们会逐渐对美术活动产生厌倦感。结合小班幼儿爱玩的天性,以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我们以"玩色游戏"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的体验式美术教学尝试和探索。色彩是小班幼儿表现情感的途径之一,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通过玩色,让他们用多种感官去感受色彩、认识色彩,提升他们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