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类社会正在跨入一个“小众”时代,消费者不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分化成一个个具有共同兴趣或生活态度的小众群体。与此同时,以往的大众媒体也不再“大众化”,而更倾向于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特定受众群体。媒体与消费者的互动和媒体的细分成为一个潮流,一种趋势。时代创造需求,时代也创造机遇。要想在“小众”时代“大”有可为,出版业也必须顺势而为,冲破固有的出版模式,积极探寻“小众”出版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及传播技术的发展,批评报道的形式日趋多样,如:“读者来信”、“批评与建议”、“社会经纬”、“新闻调查”、“众生相”、“监督哨”等栏目、专版亮相于媒体平台,把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发扬得淋漓尽致,媒体的广告收入也因此极速飚升。但作为媒体的行为者———记者在批评报道中属于什么地位呢?他们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态呢?本文试作一阐释。记者在批评报道中是桥梁和纽带监督是“自古至今,人类的永恒主题”。①新闻舆论监督是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主要是通过记者深入调查采写负面新闻信息的批评报道的传播,表…  相似文献   

3.
加强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宣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如其来的非典,让人们关心起“病毒”、“微生物”等这些词来。与平时相比,媒体对微生物的报道也多了一些,但由于种种原因,普通群众对微生物的认识远远不够,对微生物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认识远远不够,媒体(特别是综合性媒体)对微生物资源的了解和报道也处在很浅的层次上。今后,大众媒体应该加强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的宣传报道,普及知识,保护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4.
“人类第五次信息革命”显现出了光明和生机。广播在Internet上初露峥嵘;互联网以它不可比拟的“媒体兼容”性,吸纳了广播(有人称网络是媒体的“集大成者”;也有人称“仅就容量而言”传统媒体“在Internet面前也有河伯入海之感”)。  相似文献   

5.
引言:“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作为媒体,最想报道的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已成为历史的见证。人类社会首次进行直播的战争——伊拉克战争,为媒体见证历史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与此同时,媒体之间也展开了一场新闻大战,特别是电视媒体。  相似文献   

6.
王倩 《青年记者》2005,(1):56-57
21世纪的今天,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已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曾给人类带来报纸无法给予的声像效果,而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也大踏步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各类媒体不仅以速率、规模惊人的“信息流”席卷世界,造成奇妙的“地球村”景观:而且以广度、深度空前的“情感流”、“影响流”渗透人心,产生了全新的媒介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孙梦婷 《新闻前哨》2022,(14):23-24
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地方媒体也不断在寻求新突破。“金报姐妹花”是金报集团着力打造的一个新媒体品牌栏目,旨在实现媒体年轻态、新闻更潮玩。栏目于2020年创办,以“福利”贯穿始终,定位为“青春、互动、时尚、好玩”,落脚于金华新闻App、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平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是传统媒体转型的一次有力尝试。  相似文献   

8.
对于新媒体.有人曾做过这样的描述:“新的互动媒体既对现实产生了威胁.又对未来承诺了激动人心的了解世界的新方法。”这较为形象地指出了新媒体给人类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新媒体技术浪潮的奔流涌动.有人看到的是媒介的革命与未来:也有人以为这不过是“一笑而过”的喧嚣.尘埃落定之后.还是会被主流媒体拉回到常规化、工具化、权力化的媒体形态。甚至有人预言:新媒体所表现出的简短、随性与非理性等特点可能会把人类社会带人到“碎片”化的思想荒芜时代,整个国家没有核心的声音。对新媒体“拍手”也罢.“唱衰”也罢.均源于我们自身对这一新型媒体形态及传播技术本质特征的认知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美国报纸编辑协会最近公布了一项历时三年关于新闻媒体可信度调查结果,居然有73%的美国人不信任媒体。这样的结论可能使美国的媒体从业者感到尴尬和不悦,同样也会使我们警醒和自省。当社会上多种“内幕”、“骗局”等一系列失信事件被广播电视纷纷揭露和曝光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痛苦地发现,在我们的媒体领域,做假、欺诈、侵权等信用失范的现象也存在。假新闻。假新闻是媒体的痼疾,也是媒体的常客。有人盘点“2001年中国十大假新闻”,什么“换人头手术”、“亲生女状告父亲亲吻案”、“大活人双肾被偷”等,真令人啼笑皆非。虽然这些…  相似文献   

10.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人类追求的终极价值.如何保障社会公正的实现,是目前中国社会发展极为迫切的问题.本研究立足于大众传播理论和社会公正的理论内涵及现实形态,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以上海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与社会公正认知、态度及社会权利表达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本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群体的媒介接触行为呈现出以新兴媒体、社会化媒体的使用为主的显著特征.大学生群体认为,目前中国社会表现最为不公正的领域依次是“言论表达”、“民主选举”、“财富分配”和“职业选择”,而法律和社会体制的不完善则是导致社会不公正的主要原因;相较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网络、手机)和社会化媒体(微博)对大学生的社会公正认知程度、态度偏向和社会权利表达行为的影响更加直接;大学生的社会公正情感态度偏向对社会权利表达行为有显著影响,社会公正态度对社会未来发展信心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毛建新 《视听纵横》2006,(6):102-103
说到县级台的对农电视节目,许多人往往认为,对农节目就是唱好“四季歌”,即春季田间管理、夏季抢收抢种、秋季粮食丰收、冬季小麦油菜……毋庸置疑,传统农业一直是媒体关注的对象,也是我们办好对农电视节目的基础所在。然而,人类已进入21世纪信息化时代,县级电视媒体也应顺应信  相似文献   

12.
李孟珂 《传媒》2024,(4):100-101
<正>社交媒体是互联网上基于用户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是人们彼此之间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高效而又便捷的工具。作为一种全新网络媒体形态,它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与当今世界,档案事业的“数智化”便是这一趋势的具体呈现。社交媒体的勃兴,突出“平民性”“关系性”“分享性”和“融合性”的特征,既为档案事业注入了生机,也提出了更多高标准、严要求。有鉴于此,本书系统分析了档案馆借社交媒体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的路径,深入探讨了社交媒体兴起背景下档案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本书亮点纷呈、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13.
王颖 《视听纵横》2009,(2):76-77
媒介是人的延伸,新媒体的出现则意味着人类传播方式的由内而外的转变。正如传播学者考林&;#183;霍斯金斯形容的那样,“发展中的新媒体界面自由游走于人操纵的媒体(互动)和操纵人的媒体(被动)之间。我们享受到的应该是结合了电脑网络和广播各自的众多媒体优势的体验。”  相似文献   

14.
媒体公信力的要素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诸多媒体中,最受人们关注的媒体往往是最具有公信力的媒体。媒体的公信力,是指媒体本身所具有的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一种内在力量。受众对媒体的信任程度,首先取决于媒体自身威信和声望的高度。我们党的媒体历来具有很强的公信力。党的报刊、广播、电视等被公认为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党的新闻工作者被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被看作“正义的化身”,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的新哲学》是汉森思考数字时代身体的代表作。面对数字化发展对人类具身存在的瓦解以及媒体理论家对数字时代人类感知的质疑和担忧,汉森在书中从信息与意义的关联中挖掘身体的位置,于“框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艺术实践阐释身体“过滤”、选择信息以及跨空间虚拟综合的能力,以此论证身体与知觉、人与技术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媒体的天空     
讲述媒体的故事,讲述媒体的人物,讲述媒体的五彩缤纷,讲述媒体的风云变幻,这是本刊的定位,也是本刊区别于市场上众多刊物的特色。仰望媒体的天空,我们看到的是天幕碧蓝清澈,彩云朵朵,星星闪烁。“超级女声”是媒体天空中耀眼的一颗,我们反复地咏唱。因为“想唱就唱,唱得响亮”既表达了超女的心声,也表达了广大群众澎湃的激情。我们喜群众之所喜,乐群众之所乐,讲述“超级女声”的细枝末节,让这颗悬挂于媒体天空的星星耀眼地闪烁,是本刊本能的激情。  相似文献   

17.
“国家公祭·南京1213”新华报业全媒体行动项目于2014年9月27日活动倒计时77天时启动,这是作为省级主流媒体的新华报业集团继“全国两会”和“青奥”之后的又一次全媒体报道实践,也为集团的媒体融合探索呈上了一道三合一的、丰盛的“特色大餐”。  相似文献   

18.
数字技术的使用为媒体概念的拓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我们即将面对的,是一个内涵与外延都被改写了的媒体新时代。传统媒体被少数人掌控,提供有限信息并在有限范围内传播的局面被打破了,一个“无限可能”的新时代正在开启。随着媒体终端形式的多样化,人类生命的所有时空几乎都被媒体所包围。户外媒体、便携媒体、移动媒体、自媒体、个媒体、流媒体等新概念层出不穷,人类的生活被媒体深度侵入。  相似文献   

19.
“草根媒体”的兴盛,是一种新的传播文化现象.“草根媒体”是一种自编、自审、自传,且“零成本”的自媒体,是一种散发着主人公气质的公民媒体. “草根媒体”的异军突起也催生了传统媒体转型和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传播媒体或称“传媒”、“媒体”或“媒介”,就是传播信息的载体和通道。自从人类诞生,也就有了信息传播。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传媒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出现的时间顺序不同可划分为传统传媒和现代传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