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无论在中学物理还是中专物理教材中,摩擦力都是基本内容。但对摩擦力产生的机理均未深究,本文就此作一简单介绍。 1 摩擦理论 目前关于摩擦力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凹凸啮合说 阿蒙 库仑认为.由于固体表面的凹凸不平,当  相似文献   

2.
梅华 《物理教师》2012,(2):42+44
1摩擦力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对固体接触面之间的摩擦的实验研究,早在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就已开始,其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达·芬奇.在此后的一个世纪中,不少人从纯机械论的角度去解释摩擦,提出了“凹凸说”.这种学说认为由于固体表面总是存在着凹凸不平,  相似文献   

3.
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流体与固体的本质区别是流体易变形、易流动.流体在流动时,速度不同的各层之间有摩擦力,也就是说流体具有粘滞性.人们把不可压缩的、没有粘滞性的流体,称为理想流体. 1738年瑞士科学家伯努利导出了理想流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被人们称为伯努利方程,即  相似文献   

4.
在牛顿力学的学习中,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是求解问题的前提.我们在研究物体的受力时,经常遇到摩擦力.摩擦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具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领域.当物体与物体相互接触时,沿接触面物体与物体相互施以阻止相对滑动的作用力,就是摩擦力.不仅固体与固体的接...  相似文献   

5.
摩擦力的教学 ,尽管在《教学大纲》中属较低层次的要求 (A层次 ) ,但近几年高考试题中频繁考查 .在教学中 ,学生在学习摩擦力后 ,看起来都能理解 ,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就出错 ,或者束手无策不会解决 .笔者在教学中的体会是 ,摩擦力做功的是一个教学难点 ,由于摩擦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遇到实际问题时不少学生对摩擦力的做功感到困惑 .对此 ,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 ,实例说教有助于学生理解摩擦力和掌握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摩擦力做功浅谈两点教学体会 .一、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静摩擦力是产生在两个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 ,也就…  相似文献   

6.
在高一物理中,摩擦力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旧教材与新教材都把大部分篇幅用于讲述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对最大静摩擦力而言,教材只是用"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来描述,学生很难体会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间关系.因而,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间大小关系成了摩擦力这节的教学难点.针对  相似文献   

7.
宋增巨 《考试周刊》2013,(71):143-144
摩擦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力的形式,也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作为两个接触物体之间的一种作用力,看似简单的摩擦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于不同的问题而言也是有益有害.作者通过对摩擦力产生的原因、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分类,以及摩擦力的作用进行阐述和总结,对其在人们生产生活中起到的作用进行描述,希望能够通过本篇文章使得广大高中生对摩擦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好高中物理中的力学部分,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8.
摩擦力是几种常见的力之一,在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常常会因对物体间摩擦力的"相对性"理解不够深刻,对弹力和摩擦力之间、摩擦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之间的关系不能正确把握,导致学习起来总是感到困难,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举例分析,帮助学生突破摩擦力学习难点.  相似文献   

9.
摩擦力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解题时首先要弄清是哪一种摩擦力,它有何特点.滑动摩擦力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这时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产生了相对运动,而摩擦力表现为阻碍相对运动,故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两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0.
浅折摩擦力     
一、摩擦力存在的条件1.物体间要相互接触;2.接触面是粗糙的;3.物体间要相互挤压;4.物体之间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说明:要发生相对运动是指物体之间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二、摩擦力的方向1.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时,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11.
摩擦力既是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重点,又是力学计算的难点。许多学生在学习中由于弄不清静摩擦与滑动摩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常认为: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有摩擦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其机械能一定减少……等等,以致阻碍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物理素质的提高。对此笔者精心设置问题,故布疑阵,引导对比分析,辨析错误是非,运用比较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1 比条件,认识共性首先让学生思考下述例题。 [例1]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没有相对运动,也可能有摩擦力。 B.只要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就一定有摩擦力。  相似文献   

12.
<正>摩擦力是高考必考的一个考点,同时也是难点,正确认识并掌握摩擦力的相关概念,对解题思路有极大的提升。在摩擦力分析过程中,涉及静动摩擦力的方向及摩擦力做正功还是负功,因此对摩擦力进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物体接触且存在弹性力:在判断物体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的方法,可以把一个物体去掉,看是否会改变另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若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两个物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弹性力;若物体仍然保持原  相似文献   

13.
趣味摩擦力     
摩擦力的应用非常广泛,今介绍几例有关摩擦力的趣味应用,以提高大家对摩擦力学习的兴趣。1.螺丝防松可加弹簧垫对螺杆和螺母来讲,二者之间是靠摩擦力阻止其松动的,要产生足够大的摩擦力,就必须使物体之间有足够的压力,这一压  相似文献   

14.
一、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摩擦力既可以做正功或负功,也可以不做功.2.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化(静摩擦力起着传递机械能的作用),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在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既有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又有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3.在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零.在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所做的总功总是负值,其绝对值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也等于该系统增加的内能,即ΔE机械能=ΔE内能=fs相对.二、应用1.判断摩擦力做功的情况及计算摩擦力做功…  相似文献   

15.
摩擦力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所以,对于摩擦力做功问题,初学者往往会产生一些误解,下面笔者列举几个例子加以澄清. 误解1: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总是做负功. 其实,摩擦力并非总是阻力,总是做负功,  相似文献   

16.
弹力和摩擦力是力学中最基本的两种力。关于这两种力的基本特性我们知道得不少。弹力和摩擦力都是接触力,摩擦力是以弹力的存在为前提的,有摩擦力必有弹力,而当物体之间存在相对滑动或相对滑动的  相似文献   

17.
李德范 《辅导员》2009,(10):29-30
摩擦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它有时对人们有益,有时对人们有害。皮带传动中,皮带与轮之间的摩擦是有益的,机器转动部分,轴和轴承之间的摩擦是有害的,应尽量减小。众所周知,摩擦力是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中的一种,是力学的重点内容,亦是学习中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难点内容。本文从摩擦力产生情况出发,对摩擦力的大小、方向、摩擦力的做功情况,摩擦生热问题逐一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下雪天路滑,摩擦小,刹车时车不容易停住,所以交通事故较多.为了增大摩擦,轮胎上做有凸凹不平的花纹,下雪天还在马路上撒些灰渣,这显然是用增大轮胎和路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有利于车辆的安全行驶和制动.但同学们却往往认为车轮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车辆行驶中的阻力.那么,车轮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在车辆的行驶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19.
正斜面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问题是高中力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力学部分常考的一类问题.本文就"物体-斜面体"系统中求解斜面体与地面间摩擦力的几种情况探析如下.1.物体在斜面体上静止或沿斜面体匀速下滑时,斜面体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图1例1如图1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斜面体,质量为m物体放在斜面体上恰能静止或匀速下滑,则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  相似文献   

20.
摩擦力问题是力学上经常遇到的问题.由于其内涵的天生复杂性,所以,它既是中学生学物理的知识难关,又是常被用以考核学生智力水平的重点内容之一.然而如何突破这一知识难关,并使自己成为在分析与解决摩擦力问题上的“常胜将军”呢?下面从摩擦力的知识要点和容易失误的应用方面出发,列举学法数例,供参考.一、探究概念内涵,增辟思维通道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同学一遇到摩擦力问题,往往出现:(1)只要物体是运动的,就认为两物体之间就有摩擦力产生;(2)只要物体是静止的,就认为不存在摩擦力;(3)只要是摩擦力,就认为它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4)只要是摩擦力,就想当然地用f=μN来计算;(5)只要应用f=μN求摩擦力,就自然地把物体的重量G视为式中的正压力N;(6)一谈摩擦力做功问题,就出现习惯性偏见,说它只能做负功,消耗能量等等.显然,这些现象都是对摩擦力概念领会不彻底的具体表现.也是处理摩擦力问题中易造成失误的症结.那么应当如何探究摩擦力的概念内涵呢?下面是它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