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写意花鸟画有着自身特有的艺术表现语言和意境,构图就是其中重要的表现语言之一。传统写意花鸟画的构图不同于西方静物画的构图,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极具研究价值,有必要对其特点进行梳理、提炼和总结。本文将结合艺术理论,挖掘传统写意花鸟画构图的历史文化渊源,总结其主要特点,并做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当代中国大学生首先且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当代大学生经过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已经具备基本的爱国主义情怀,但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大学生群体在表达爱国主义情感时,仍然存在一些偏差,需要加强教育引导,进而帮助大学生群体更好地践行爱国主义。本文以爱国主义情感的科学内涵为出发点,立足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表达现状,探索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表达的科学理性方式,进而促进大学群体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新旧因素消长缠绕的繁复场景,易于激发读书人的多种情绪反应,个体在思考、判断、取舍的认知过程中形成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的情感和意志活动.文章从萧雄反叛性的人生选择、客观理性的批判精神、纪实性的城市诗创作和赞赏式的边地情感四个方面,分析阐述萧雄及其《西疆杂述诗》的创作中呈现出的"早期现代"情感认知的表现形...  相似文献   

4.
作为生物物种之一的人类,应与其他物种共生共荣。共生情结存在于中国绘画之中,并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花鸟画。本文旨在探索共生情节在中国传统花乌画中的体现。中国文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中国先民寄情于花鸟体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尊重,体现了对各物种生命的洋溢赞美之情。中国花鸟画的创作者将其个人情感融入所画的自然植物和动物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反映着人类心灵与自然生命力之间一种深层的对应。  相似文献   

5.
写意画作为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完整地传达中国美术的精神实质和内涵,再现中国人的美术发展观。吴昌硕先生的写意花鸟画,深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加之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在中国绘画史上,开创了文人画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6.
苏武一生创作丰厚,有诗二千七百多首,词三百多首,其创作数量之巨为北宋作家之冠,其质量之优也为北宋文学之最。这些作品虽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但集中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态度,展示了其复杂的心路历程和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更反映了作家一生仕途的坎坷。他曾经坐牢、放逐、降职,几起几落,历尽艰辛、饱尝人‘清冷暖、政治风云的险恶和世态的炎凉。一生处于惊恐孤独、凄凉的境界中却能吸取儒、释、道思想中通达的因素,作为自己在逆境中的精神支柱,寄情山水,超然物外,在作品中缘情写性,借物抒怀。他常常赋予景物自身应有的内在…  相似文献   

7.
写意雕塑是将写意的概念与雕塑相结合,是一种创新,是为了摆脱西方雕塑的写实主义,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雕塑艺术。"写意"是从中国古代水墨画中衍生而来的,它是一种精神,是艺术家从物到心领会出来的一种艺术技法。它体现了一种神韵美、动感美和气势美。  相似文献   

8.
在合唱艺术表现中,力度是作品情感表现的重要因素。力度的强弱变化对比直接影响着作品的情感表现力。只有了解和掌握不同时期合唱力度的特点,才能准确合理地运用声音力度的强弱变化对比,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表达作品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油画始于西画,自传入中国以来,就受到了几代画家们的热捧,逐渐形成了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风貌。西方油画与中国的写意国画不管是在创作工具上而言,还是创作手法上而言都有着较大的差别,如何实现将欧洲油画在中国大地上发展创新,如何将欧洲油画实现"油画中国风"意义重大。就目前油画的创作手法上来看分为写意和写实两种表现手法,本文就是对这两种表现手法进行介绍,探求二者之间的影响和发展,及其与中国民族化的结合和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美学角度借“线”来理解武术的文化内涵,解读武术的线性之美.认为,武术的线性表达并不仅仅是身体艺术表现的视觉美感,还是“武术精神”的表达与传承,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武术的线性之美主要表现为含有技击意义的阴柔美和阳刚美、构成多样化套路风格的流动之美、表现武术文化张力的中和之美,以及体现“天人合一”人文内涵的意蕴之美.武术技术动作长短、节奏、方向的线性变化,不仅是武术在发展过程中技术动作的实践需要,也是当代武术向艺术武术不断发展的趋势表现.  相似文献   

11.
朱湘是新月诗派和中国新诗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的基调是浪漫主义,但含有象征主义倾向。朱湘早期的诗注重意象,揉以中国传统的"寄情于物"手法,借意象以抒情。后期则重视意象的隐喻暗示功能,意境朦胧,风格含蓄蕴藉,少数诗歌已是典型的象征派作品,表现出向象征主义归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从油画传入我国的历史及我国国画写意的历史入手,研究当代的中国油画,认为其不但秉承了西方油画的技巧,还融入了很多中国画传统的写意元素。结合西方印象派、后印象派等绘画流派的风格及其发展,以及中国画中写意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研究当代中国油画的写意语言。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意为"寓意之象",因有创作主体情感活动的参与,使其区别于其他物象而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从古代诗歌开始,中国文人便广泛运用审美意象进行创作.苏童作为当代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以其小说中大量的意象书写及作品中独特的审美意蕴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创作风格.通过大量审美意象的创构,苏童在完成叙事目的的同时,也将自己的美学追求寓寄于意象之中.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社会传统人文精神失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逐渐缺失。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山水画及画论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印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内涵和思想。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出现了一些借用传统山水画人文精神来反映自己在现实社会诸多问题遭遇下的内心诉求和现实关照的作品,以此来主动地寻求以人的有限个体生命超越自我现实生存意义上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5.
李元洛、雷达和阎纲是当代文坛知名的评论家,他们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文学研究、批评,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度过半生之后,他们都投身于散文创作,为当代文坛写意了一幅"另类"风景.李元洛的散文具有"诗意"风格;雷达的散文既是评论,亦是美文;"赞美亲情、赞美人性"是阎纲散文的写作基调.  相似文献   

16.
情爱生活是构成路遥小说艺术大厦的一块重要基石,它不仅渗透了作家的内在情感体验,表达了对人生的独特发现和深刻思考,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情爱自身的价值,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内涵,在作家所建构的情爱世界中,大约可以划分为两类模式,一类是表现为传统母性的爱抚,再一类是当代女性的呼唤,本文试图对这两类不同的情爱模式进行粗略的描述与解构,并对其创作心理及文化意蕴做出阐释。  相似文献   

17.
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在1934年成名于沦陷区上海,创造了融中国古典小说、西方现代派小说于一炉的新小说文体。她以特有的女性视角和独特的语言风格挖掘出人性深处的脆弱黯淡,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自身的情感。本文拟从语言风格的角度探讨张爱玲小说的抒情本质,即从其华美、新奇的特色语言中窥探她作为创作主体的情感表达、情感投射和情感表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皮考特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始终关注当代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其小说题材涉及试管婴儿、器官移植、青少年犯罪等等。在其新作《十九分钟》一书中,皮考特也向读者呈现了丰富而深刻的伦理内涵,包括个人的伦理选择、家庭伦理氛围和社会伦理环境。多种伦理情感交织在一起,共同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小提琴乐曲创作在整个近现代音乐文化中具有较为典型的意义,在小提琴乐曲创作的民族化追求中,中国的作曲家将民族元素融入到作品的旋律、调式、曲式以及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中,力图创作出具有中华民族气质,表现中国人思想情感的小提琴器乐作品.  相似文献   

20.
歌唱是声与情的展示,只有在歌唱中融入丰富的情感,才能俘获听众的心。在声乐教学中,声乐技巧和情感表达是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音乐作品。对于很多歌唱者来说,有情未必能够传情,在歌唱的过程中传达情感是需要歌唱者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的。在声乐教学中,研究声乐技巧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让学习者能够用正确的发声技巧来表达情感,才能表达出有内涵的声乐作品。在本文中,笔者将就声乐技巧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