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图说世界     
王眉 《历史学习》2007,(3):F0002-F0002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并为革命形势所迫,自上而下地进行了一次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即俄国历史上的废除农奴制改革。这是俄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改革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俄国资产阶级势力增强,沙皇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尽管还保存着封建农奴制的残余,但俄国的历史毕竟进入了资本主义时期。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英国封建地租由劳役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变对英国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指出这一转变导致了农奴制的解体、农民两极分化的加剧以及封建贵族的衰落和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乡绅的兴起。  相似文献   

3.
日本明治维新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主要是政府扶助资产阶级的确立,但垄断资产阶级是封建贵族转化而来的;战后日本又进行了重大改革,其特点是肢解垄断资本,消除其封建性和封闭性;两次改革虽逞消除封建势力由不彻底到比较彻底的趋势,但其基点是建立在剥夺劳动人民之上的。  相似文献   

4.
秦始皇姓嬴名政,生于公元前259年,那时是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的末期.从春秋到战国,社会经历了一次大变革,奴隶社会最后崩溃了,封建社会开始建立起来.战国时期的七国中,秦在商鞅变法实行封建的社会改革以后,较为彻底地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地主政权.东方六国的情况则不相同,绝大多数国家虽然已经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但当权者仍然是过去那些旧王室,或者是由过去世卿升上来的新王室,同奴隶主旧势力自然地保持着较多的联系;有的国家由于封建的社会改革失败或改革不彻  相似文献   

5.
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西藏教育的发展,民主改革废除这一社会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西藏人民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西藏建立了现代教育制度和民族教育体系,设立现代教育内容,西藏教育迅速发展。民主改革推动西藏教育发生深刻变革,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转折、由贵族教育向平民教育转折、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折。  相似文献   

6.
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但是从2月到10月短短8个月,临时政府意三度陷于危机,三次改组,很快被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革命推翻。俄国历史上真正的资产阶级政府如晏花一现。70多年后的今天,对于临时政府,诅咒、惋惜、怀念的都有,就是不明白它为什么夭折。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制改革使俄国尽管缓慢但毕竟不可阻挡地由一个农奴制国家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仅两次复措烧余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沙皇专出制度阻碍了社会民主化进…  相似文献   

7.
俄国立宪民主党是俄国自由资产阶级的主要政党之一,它是在俄国自由主义反对派运动发展的基础上成立的。还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在一些卷入资本主义关系中的贵族代表人物中就产生了自由主义改良的思想,并逐渐形成了自由主义反对派。他们企图用改良的、同沙皇制度妥协的途径来废除农奴制度。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些有利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文学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努力探索之后,终于孕育出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他就是名震寰宇的列夫·托尔斯泰。 19世纪初,经过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女王努力开拓发展的俄罗斯再度陷入困境:一方面,国内诸多矛盾激化:农民在野蛮的农奴制下苦不堪言,昔日斯契潘·拉辛和普加乔夫起义的浓阴影又滚滚翻卷;一批平民阶层出身的优秀知识分子开始发出愤懑的呼喊,废除农奴制,要求政治改革的舆论此起彼伏。1812年卫国战争之后,贵族阶层也出现了剧烈分化,1825年12月,激进的军官们发动兵谏,敦促沙皇进行经济、政治改革,惨遭镇压。1861年,国际国内的重大压力迫使沙皇作出让步,宣布废除农奴制。然而,一道圣旨并未使农民真正得到土地,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由于其经济、政治制度的落后,依然被迅速发展的西欧英、法等国远远地抛在身后,日渐丧失自己在欧洲的政治、经济、乃至文化上的竞争力。然而,俄国上层贵族却自视优越,顽固地认为自己是欧洲的军事大国,拒不放弃自己对土地的“历史的正义”占有。成千上万的俄罗斯人被迫面临如下一些紧迫的问题:这个土地占有荒谬、贫富悬殊惊人的社会是否道德?这个社会的主宰——贵族的生活是否道德?维护、粉饰这个社会的文学艺术是否  相似文献   

9.
明茗 《初中生辅导》2008,(34):38-40
西藏地处"世界屋脊",总面积12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70万,分别占中国总数的12.5%和0.21%.解放前长期处于政教合一、僧侣贵族联合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广大农奴和奴隶终身依附于官家、贵族和寺庙上层僧侣等"三大领主",没有人身自由,没有生产资料,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没有受教育权.1959年开始的民主改革,开辟了西藏历史的新纪元,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推翻了封建农奴主阶级在两藏的长期统治,使占西藏人口95%的农奴和奴隶获得了解放,当家作了主人.……  相似文献   

10.
斯拉夫派产生和活动的19世纪前半期是俄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从封建农奴制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初始时期。斯拉夫派表现出来的对俄国社会现实的不满实际上反映的是他们对封建农奴制度所代表的那个落后时代的不满,他们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的实际上是他们对已经完成工业化或正在进行工业化的西方国家所代表的那个资本主义时代的追求。斯拉夫派的资产阶级思想和活动——要求废除农奴制度、发展资本工业、对沙皇专制制度进行某些改革的愿望——表达了俄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代表了俄国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  相似文献   

11.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是俄国封建农奴制存在的最后阶段。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使农奴制处于总危机的状态,资本主义生产因素早在城市中产生和发展。城市内部社会分工愈益多样化。城市纺织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等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增加,直接拉动着农民到城市打工。同时这一时期农村中地主属下的农民所受的剥削反而加重,一般农民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不断恶化。为寻找生活出路,大批农民不得不外出打工。国家农民和缴纳代役租的地主农民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动,从而为他们外出到城市打工创造了前提条件。在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双重作用下,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欧俄地区的大批农民到城市打工。农民外出打工对农民本人及其家庭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促进了欧俄社会的变化。但由于封建保守势力等因素的限制,这一时期欧俄打工农民的数量还是比较有限的。  相似文献   

12.
章对新疆和平解放以后,在维吾尔社会进行民主改革以及经过改革废除维吾尔社会残存的封建农奴制度的情况做了专门论述。  相似文献   

13.
“王子吹笙”典故源于刘向在《列仙传》中记载的故事,最早见于《后汉书》和《潜夫论笺校正》,对后世影响颇大。其变体形式极为丰富,尤其是在唐宋两朝。“王子吹笙”典故在历代使用广泛,寓意深远,寄托了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广大人民群众渴望自由和正义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4.
安娜是19世纪70年代俄罗斯优秀贵族妇女的代表,是争取个性解放、追求爱情自由的典型.他大胆追求自由真挚的爱情生活,以掌握自己独立的命运和人生.安娜悲剧的潜在因素,是社会道德的败坏,传统观念的丑恶和没有爱情的婚姻.安娜悲剧的本质根源,是新兴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要求,与充满着封建农奴制痕迹的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思想道德的尖锐冲突.安娜悲剧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对今天的读者极其富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评课作为基础教育科研的一种基本方式,存在着许多误区。针对于此,文章提出了以“Star+R”为评课理念的新型评课程序,并以“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课”为教学案例对这一理念及程序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是两国通过发展经济而实现由落后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国家跨越的重大事件。尽管改革初期俄国实现现代化的条件明显优越于日本,但由于改革领导者坚持沙皇专制统治,反对君主立宪制度,不仅损害了本来就非常脆弱的改革机制,同时也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而日本明治维新则是经济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同步进行,政治体制长期保持稳定,是大限度地激发了改革所带来的活力。从而导致日本后来者居上,在诸多方面赶上甚至超过了俄国。  相似文献   

17.
清末在西藏兴办的近代式的普通教育,是西藏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有史以来最深刻的一次,它给西藏封建农奴制腐化的社会注入了一些近代式的文明因素,近代式教育的文明之花从此开始在西藏萌芽。某些合理的教育思想难能可贵,同时清末西藏教育革新的开展,在某种意义上加强了汉藏文化交流,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相似文献   

18.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应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视角切入新的模式,进行深入的改革,以便培养更多创新型的人才。这种变革的重点就是变“教师主体论”的单向平面式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的多向的、开放的立体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职教一体化"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的必然选择;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是实现长株潭"职教一体化"的基本形式;引入市场机制,推行企业化管理是长株潭"职教一体化"改革成功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高校稳定工作的着眼点和着重点也应随之进行调整。高校必须认真分析改革和发展的形势,抓好以三大教育、三项管理和三支队伍为核心的“三三”工程,将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