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学论对"备课"的关注,是将备课视为教师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也看作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更认为是教师一项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在备课实现的形式上,传统教学论的研究更多地是指向教师个人独立的备课,亦即个人备课。这种"备课"活动是教师个体独自完成,备课的时  相似文献   

2.
颜京文 《生活教育》2014,(8):98+7-98,7
正一、备课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课前的准备,是教师对教学的策划工作。备课有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之分。前者是教同一科目的教师在一起共同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或介绍本学科的新的信息和知识。后者是个人的钻研。集体备课必须建立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我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抓课前备课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3.
集体备课作为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由来已久,它是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保障。集体备课一直为教师所重视,特别是青年教师希望通过集体备课获得教学中有用的信息,然而由于目前集体备课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一些教师的愿望落空。在此,我们对如何提高集体备课效率展开讨论,希望集体备课能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教师备课规范化要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备课的依据是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和教学对象,备课的内容来自教材、参考书和教学素材库.备课是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精心设计,是整个课程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部分.规范化的备课程序是保证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前提,而课堂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备课态度与能力.  相似文献   

5.
备课的过程是不断钻研教材、反复构思教学的过程,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和感悟,体现了教师的智慧。一个人的备课代表着一个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可以折射出他的教学理念,呈现出他对教学的智慧和精神。备课也是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之一,是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必要环节,是教师健康成  相似文献   

6.
备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教学能力所作的一切准备工作,是教学工作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备课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它折射出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呈现出了教师对教学理想的追求,并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现以高中历史学科为例,从备课的四个环节分析"备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完成教学任务形成教学能力所作的一切准备工作。备课是教学工作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传统的教学还是新课程下的教学,备课都是作为上好一节课的至关重要的保证。教师要学会研究课程本意,研究和开发课程是教师备课的必要环节,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教师在长期的备课过程中,要养成富有个性特色的备课思路与方式,培养良好的研究课程的方法习惯。教师在备课使用教材的同时必须要考虑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集体备课是常规的富有实效的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可以集中教师课堂教学智慧,提升教师群体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集体备课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教学行为的优化、教学效率的提高可起到实效性的指导与促进作用,其是我校特色备课的流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备课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关键。备课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师备课的过程,是教师钻研教材、收集资料、研究方法的过程,又是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途径,也是教师不断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改革教学工作的过程。因此。作为一名课任教师不但要备课,而且要备好课。备课为已所用,备课全心全意为课堂教学服务。这是对培养对象的负责,更是我们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正>备课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和基础工作,一堂课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工作的扎实与否。多年来,由于受传统备课管理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备课只注重了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从教师的备课上看不出对教材的理解和挖掘,看不出对教学重点的把握和知识点的确定。虽然平时教师用了大量的时间来备课写教案,教师的书写负担加重,但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起到应有的指导价值。针对这一现状,改革备课形式和要求,迫在眉睫。实践证明,"备课抓点",对  相似文献   

11.
集体备课是现阶段教师进行教学准备的重要方式,能有效集合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智慧来提高备课的质量,促进教学的效果得到相应的提升。此外,集体备课需要在教师的互动交流合作中进行,因此各个教师之间往往能实现相互之间的学习,并通过互动交流方式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所普遍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地了解。尤其是近年来,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提升和教学质量提升都具有良好帮助的集体备课开始为广大的教师所关注,并逐渐成为教师备课的主要方式。本文将就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对英语集体备课的重要作用进行充分分析,以期能为今后英语集体备课的开展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集体备课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上的认知、行为得以向合理的方向转化,教学技艺不断提高。集体备课由于在个体中汇集了群体的合力,有利于教师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并快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结合集体备课的优点,根据我校语文组集体备课的实践,我就3个方面谈谈集体备课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有的学校要求集体备课做到统一目的、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教具等,完全是对集体备课的误解和机械操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集体备课反倒从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一“、集体备课”的几种误区1.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备课是展现教师教学艺术的序幕。集体备课是在充分酝酿、日趋完善的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在“二次”备课中显现教师个人教学魅力的活动。因此,不能让集体备课替代教师个人备课,更不能机械地套用集体备课所形成的母案。预设教学方案需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以适应本班学生,从而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如果教师不加修改,生硬照搬集体备课所形成的教学预案,久而久之,不仅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还会步入另一种教学极端——思维抄袭,最终失去自我。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应该鼓励教师写个性化教案。每个执教者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本班学生的情况以及集体讨论时的感悟,对已形成的教案做必要的修改,然后施教。在组内集体交流后,提倡进行块状设计,预设环节与轮廓,...  相似文献   

14.
只有有效地备课才能使教学有效进行。教师在备课时要整体把握教材内容、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等。有效备课是教师对课程的整体把握,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研究,实现有效备课,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备好课是教学成功的前提,针对当前由于备课存在的问题而使课堂教学出现教学目标定位不合理、提问频繁但效度不高、学生参与程度低、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随意处理教材等现象.笔者认为提高备课效率的途径应是:教师树立课程意识,基于课程知识备课,确保备课的有效性;研制开发有效的备课大纲,提高备课的可操作性;依据备课大纲,完成备课的各个环节,确保备课过程的完整性;改变备课形式,实行二次备课,不断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备课研究,不断提高教师备课能力.通过这些途径,备课中努力做到评价设计先行于教学设计,确保课程标准、教材、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全面提高备课效度.  相似文献   

16.
刘兴华 《考试周刊》2011,(71):215-215
备课是教师教学中基本的必备的环节,一堂课是否准备充分,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备课是一门艺术,教师需要具备相当的教学经验和业务水平。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和经验谈谈对备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罗清红 《物理教学》2013,(10):33-34,40
备课也称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准备和起点,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客观陈述教师备课状态,分析教师群体性忽视备课活动原因,阐明备课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总结出备课的基本内容、原则和方式。  相似文献   

18.
王乐 《文教资料》2014,(14):148-149
新教师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新生力量,如何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是学校及新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基础,因此正确认识备课对加快新教师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甚至教师的意志和情感都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通过备课、讲课环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求知识的情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知识,发展才能。备课是教师设计教学的过程。备课时教师不要单纯备如何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备如何让学生获得探求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备课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心中有书。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师备课不仅要弄通教材内容,还要掌握全书的知识体系,各部分内容之  相似文献   

20.
有效教学既是新课改大力提倡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线教师孜孜以求的教学目标,而有效备课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潜心研究和探索有效备课的策略,以实现有效教学。有效的备课策略主要包括教师要精准解读课程标准,充分考虑预设与生成,利用教学反思进行有效备课,同时要借助集体的力量,实施集体备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