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州方言为载体的闽剧,表现了福州人的思想、生活与性格,也表现了特有的闽都民情风俗与时代精神。闽剧中的平讲戏最能体现闽都地方特色,是闽剧中最贴近百姓的戏。《贻顺哥烛蒂》是福州方言剧的代表作,《荔枝换绛桃》则是发生在“三坊七巷”附近的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他如《甘国宝》、《陈靖姑》等剧也是闽剧中表现闽都名人与民俗的杰作。  相似文献   

2.
雷恩海先生认为韩愈的思维方式与《文心雕龙》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认同并借鉴了《文心雕龙》笼圈条贯、原始要终、唯务折衷、执正驭奇的思维方式。没有证据能够证明韩愈精熟并深受《文心雕龙》的影响。实际上,《文心雕龙》的思维方式显然是学习继承了《易经》的思维传统,韩愈也十分喜爱《易经》并深受其影响。与《文心雕龙》一样,韩愈的思维方式显然是渊源于《易经》。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中的平儿是一个集色、才、德于一身的全人,作者在她的身上赋予了一切美好的品质,却同时赋予她悲剧性的身份——通房丫头。她拥有奴隶和侍妾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是奴隶身份的永久枷锁,另一方面是侍妾身份的尴尬处境,都对她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其背后是古代奴隶制和妾媵制的不合理性和残酷性。  相似文献   

4.
湖北荆州中学绛帐文学社成立于2000年,因东汉学者马融曾在这里设绛讲学而得名。绛帐文学社现有成员400多人。社员们曾在《中国青年报》、《萌芽》、《少年文艺》、《芳草》等杂志和刊物上发表文章六十余篇。校长张妙斌、特级教师王德先、省优秀教师李品武作为文学社顾问曾给予文学社多方面的指导和关怀,绛帐文学社现创办有文学刊物《绛帐台》(双月刊),汇聚了大量优秀校园作品,展示了荆中学子的文学风彩。这里已经成为培育荆中文学新苗的沃土。文学之梦在这里发源,并从这里延伸。绛帐文学社简介@周守国  相似文献   

5.
自1997年以来,《周口师范学院学报》“韩愈研究”专栏和韩愈研究会、全国乃至全世界韩愈研究者共同促成了韩愈研究的蓬勃发展。《周口师范学院学报》“韩愈研究”专栏成为韩愈研究的重要阵地,能够及时反映最新的韩愈研究学术信息,“地方”色彩突出,尤其在韩集版本,韩愈家世、生平,韩愈诗歌、散文研究等方面有较为突出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韩愈的《师说》是一篇阐述“师道”的经典传世佳作,并集中反映了韩愈的教学思想。透过《师说》,对韩愈的教学目的观、教学内容观、学习观、教师观及师生观等教学思想进行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7.
孟称舜的《娇红记》是晚明继汤显祖《牡丹亭》之后的又一部爱情戏曲杰作。作者以崭新的思想意识和圆熟的艺术技巧,使得《娇红记》无论是在创作手法、“同心子”爱情理想的建构以及侍妾形象的塑造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卞孝萱先生致力于韩愈研究多年,利用历史学研究方法,对韩愈生平等作出考证、考察,从文献学角度对历代韩集文献进行梳理,进而对韩愈诗文创作进行深入研究,推出了《韩愈评传》、《韩愈生母之谜》等论著,提出了许多新颖的学术见解。从三个方面对卞孝萱先生的韩愈研究作一些考察探索,以期对今后的韩愈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韩愈的《马说》历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已选入初中语文第四册。但对《马说》的主题思想的分析却颇多歧义,为了开拓学生思路,同时也为教师备课提供参考,本文从四个方面对《马说》的主题思想作一分析。一、韩愈的身世经历研究韩愈的身世经历,目的是为了研究韩愈其人和封建社会的关系,从而为探讨《马说》的主题思想提供合理的依据。我们  相似文献   

10.
韩愈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和诗人。文章试图通过对韩愈三十七岁在阳山任县令时所著"五原"(即《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中《原道》的鉴赏分析,探讨其"尊崇孔孟排斥佛老"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1.
韩愈是唐代古文创作的集大成者之一。他的散文“如长江大注,千里一道,冲飙激浪,污流不滞”(皇甫湜《谕业》),“自诸子以来未有也”(石介《尊韩》)。这种成功,是他对前代文学“沉浸浓郁,含英咀华”、“俱收并蓄,待用无遗”(韩愈《进学解》)的必然结果。韩愈之后的赵德,在《文录序》中曾这样评价韩愈和他的散文:“昌黎公,圣人之徒欤!其文高出,与古之遗文不相上下。”以韩愈散文的成就比于先秦古文,实在是不过分的。这种评价同时也昭示了韩愈散文与先秦古文的流和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苏轼《贺新郎·乳燕飞华屋》一词的题旨,历来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认为是写男女情爱.杨湜《古今词话》讲了一个苏轼守钱塘时为歌妓秀兰写作此词的故事,认为该词题旨是赞美歌妓.陈鹄在《耆旧续闻》中引用晁以道的话,认为是写东坡侍妾名叫榴花的女子,题旨是赞美这位侍妾.曾季狸在《艇斋诗话》中讲东坡在杭州万顷寺见到石榴花,同时又见到歌女昼寝,写了这首词,既咏人又咏花,也认为这是一首描写歌女的作品.总之,这三位论者都采取“坐实”的方法,求本事,探题旨,归结为这是一首赞美  相似文献   

13.
美文采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史记》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①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重来又值灿开③时,几树东风簇绛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④。——乾隆《杏坛》注释:①〔尽〕全部。②〔受〕同“授”。〔业〕指儒家的经典。③〔灿开〕盛开。④〔熙〕光明。、老师,我们向您致敬!在那小小的三尺讲台上,“传道、受业、解惑”是您信奉的准则。黑板上流…  相似文献   

14.
《原毁》是韩愈的一篇政论文章,同《原道》、《原性》一起并称“三原”,但以《原毁》价值为最高。《教战守策》是苏轼在二十一岁到二十六岁期间(仁宗嘉佑元年至六年),应考时所进时务策的一部分。它是苏轼策论中难得的好文章,堪称政论文的典范之作。韩愈同苏轼,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曾尊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①可见他是推崇韩愈、步武韩文的。从文学主张看,苏轼重视文章的内容,反对“未  相似文献   

15.
韩愈《进学解》为拟东方朔《答客难》而作,韩愈对《答客难》既有继承又有所发展。从两者之间异同的比较中,可以看到韩愈对三代秦汉散文所作的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在韩愈的诗、文中,没有说过母亲。在李翱所撰《故正议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礼部尚书韩公行状》以及皇甫湜所撰《韩文公神道碑》、《韩文公墓铭》中,也都没有提到韩愈的母亲。这个罕见的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 从韩愈与韩会的血缘关系说起。韩愈对韩会,有三个称呼:  相似文献   

17.
关于韩愈故里和韩愈墓所在地的问题,历来都有分歧。通过对明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明成化二十二年《河南总志》、明嘉靖三十七年《河南通志》、清康熙九年《河南通志》、清康熙三十四年《河南通志》、清雍正九年《河南通志》以及清乾隆四十九年《大清一统志》的梳理和分析,我们认为,韩愈是修武人,韩愈故里在修武是毋庸置疑的。至于明成化二十二年《河南总志》、清乾隆四十九年《大清一统志》关于韩愈"河阳人"的含糊其辞的记载,缘于明侍郎耿裕成化二十一年《题韩家庄诗碑》的影响以及雍正至乾隆初年翰林五经博士继承权的纷争。但对于韩愈墓在孟县的记载,我们予以尊重,在此存疑。同时,对于历史上修武也有韩愈墓、韩氏祖茔而明清一统志、河南通志未予记载的状况,我们也持存疑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正湖北省荆州中学绛帐台文学社,成立于2014年,以校刊《绛帐台》为阵地,以"表达""个性""多元"为理念,鼓励不拘一格,我手写我心。作为一个新兴的文学社,我们打造了具有独特荆中文化风格的《绛帐台》平台,并使之成为荆州中学最受欢迎的才艺展示之所。与此同时,我们还坚持不懈地向外推出社员的优秀作品。近两年来,已在《语文世界》《少男少女》《湖北招生杂志》《高中生作文》《楚天都市报》等  相似文献   

19.
韩愈对丰富汉语成语有重要贡献。以《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国成语大辞典》为工具书,从《韩愈全集》八卷文集中共检索出韩愈首创成语151条。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对47篇杂文(含杂著)中的53条首创成语进行了语法、语义和文化分析,总结出韩愈杂文中首创成语的结构特点、语义变化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0.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是周口师范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发表道文化、韩愈研究、哲学、历史、经济、政治、法学、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图书情报、教育等学科有创新性的科研学术论文,其中《道文化研究》《韩愈研究》是特色栏目。来稿须符合以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