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伴随着国与国之间交流的深入、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经济来往的加深,相关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越来越频繁。因此,在各个领域中,都越来越来看重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教育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长期的教育目标。如何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是英语教学中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对于跨文化交际领域来说它也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以下就"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研究"进行阐述,为本领域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英语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多,对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传统的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不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因此导致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较低。本文首先阐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然后分析了目前英语口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最后给出了英语口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明确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能力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经对比分析认为:忽视了语言交际功能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跨文化交际能力突破了交际能力的文化局限;跨文化能力是比跨文化交际能力内涵更丰富、要求更高的一种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本文从目前初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状况分析了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论述了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以文化为切入点,比较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提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论文简要概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和中外合作办学下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针对现今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指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此,教师应对语言教学模式做出深入改革.  相似文献   

6.
对加强文化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合作交流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需求将越来越大;目前大学生的文化能力远不能满足跨文化交流的需要,加强文化教学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显得日益紧迫。文章阐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和组成因素,提出了提高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才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分析了实施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对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了一些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对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培养,是英语翻译教学的宗旨,英语翻译教学也因此拥有了跨文化的属性。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切入点: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不同文化的风格和特点深入了解,紧密结合语言交际实践和文化教学,扎实掌握日常英语交际能力和英语基础知识。本文重点探讨了英语翻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级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第八次新课改虽已对我国中小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三次修改,但通过对其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进行研究,发现仍存在定义不明确、培养不具体、目标过高的问题。因此,通过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和途径进行文献研究,发现在我国中小学阶段很难形成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该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个正确定位。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中小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带来新的思路和为未来新一轮课改修订课标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严岩 《考试周刊》2013,(87):84-85
本文把跨文化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试图在德语教学的框架下,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敏感能力、文化移情能力、文化容忍能力、应对冲突能力、文化反思能力和对本国文化的认知能力,并提供一些具体的交际策略和技巧,希望德语学习者在现实的跨文化交际中,提高语言技能,扫除交际障碍,实现成功交际.  相似文献   

10.
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目的,在当前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下培养的跨文化学生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对外语教学中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课堂教学策略,以及其方法、意义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展开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后,指出了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的问题并分析了其中原因。阐述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策略能力构成了交际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交际的工具,交际能力必然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尤其在跨文化的交际中,构成交际能力的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深受文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学在中国的教育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将通过讨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以及语言、文化和交际之间的关系,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交际能力是社会语言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外语教学的目标。然而交际能力是以母语者的语言能力为标准的。在跨文化交际非常频繁的今天,这个标准显得不太合适。本文提出了把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标准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first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omponents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o culture, pointing out that strategic competence, unlike sociolinguistic or discourse competence, is not culture-specific and therefore is supposed to play a more crucial rol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n it discusses research on strategic competence, particularly the contributions it can make to our efforts to understand and improv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ome questions that further research should address are also raised. Finally it stresses the special significance of exploring strategic competence for study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dicates implications that the exploration may have for second- and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Project supported by Zhejiang Provincal Union of Social Society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通过以下途径: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通过词汇教学导入文化;介绍有关课文的文化背景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重视中西文化差异;多渠道、多手段加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感性认识;兼顾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通识教育课程,但基于单一文化的课堂教学难以实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终目标。笔者提出建立多元文化环境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迫切需要。同时,对中外学生混编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者简要地介绍了跨文化交际学这门学科,并探讨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指出要真正有效地掌握和使用一门语言,仅有语音、语法和词汇基础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打破“哑巴英语”的僵局,使学生能够得心应手地使用英语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交际是指在具有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外语教学的目的则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人才。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适应能力,即应当具备“言语的得体意识”。本文主要从语法、社会语言、语篇和策略等四个方面论证了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内涵及构成,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