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提示 1963年5月,《江苏教育》(小学版)发表了徐文、古平所写的《育苗人》一文(之后,作者又将此文改写成《斯霞和孩子》,发表在同年5月30日的《人民日报》上)。文章强调儿童有一颗“纯洁、稚嫩的心”,“像水晶一般的明净”;强调教师要以“童心”爱“童心”,儿童“不但需要老师的爱,还需要母爱”;强调教师“像一个辛勤的园丁”,“给我们的幼苗带来了温暖的阳光,甘甜的雨露”等等。文章发表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围绕“童心”“母爱”问题展开讨论直至批判“童心”“母爱”。因为刊发《育苗人》的“错误”,《江苏教育》编辑部作了《〈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的错误》的检讨,发表在《江苏教育》(小学版)1964年第9期上。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编撰活动之最周恩来最早创办的刊物是1914年10月创办的《敬业》。最早署名“飞飞”发表的文章是在《敬业》1914年10月1期上。最早署名“飞”发表的文章刊登在1916年9月4日36期的《校风》上。‘周恩来最早翻译的美国人的文章是《医学与中国之关...  相似文献   

3.
《中学历史教学》2007年第11期发表了杨晓晨老师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谁口》一文。文章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语出自吴趼人(1866—1910)的《痛史》第十回。考《痛史》共27回,最初发表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至三十二年(1906)的《新小说》。但这还不能说就是吴趼人最早归纳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语。  相似文献   

4.
本刊(小学版)1963年第五期发表的《育苗人》,宣扬了资产阶级的“爱的教育”思想,给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带来了十分有害的影响。这一期刊出了本刊编辑部写的《〈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的错误》一文,同时还发表了一批对《育苗人》、《斯霞和孩子》的批判的文章。希望全省教育工作者和读者们进一步开展批判和讨论,清除它们的恶劣影响。近几年来,我们还发表了一些观点错误的文章,将陆续加以批判。  相似文献   

5.
《语文之友》(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编)1995年第19期发表了王学澥老师的文章《“佛狸祠”的“佛”字读音考》,王老师认为“佛狸祠”的“佛”字应念 fó;《读写月报》(综合版)1997年第11期发表了侯文君老师的文章《常见古音异读字辨正》,文中认为“佛”音 fú,不  相似文献   

6.
本刊这一期发表了重庆市涪陵第十四中学代保民《“概念公开课”要不得》一文。作者在文章中批评某些人套用“概念车”的理念宣扬“概念公开课”。  相似文献   

7.
胡中柱,四川云阳县人,一九三八年生。五九年毕业于河北遵化一中高中。(?)留校任教至一九六八年。“文革”期间,他下放到公社中学工作。一九七八年,他又重返一中任教至今。现任遵化一中初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唐山地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胡中柱曾在《文汇报》《河北日报》《唐山劳动日报》发表过文章。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河北教育》《语文教学之友》《唐山师专学报》等刊物,先后发表了介绍他教改经验的文章。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和《唐山日报》,也分别发表通讯宣传他的事迹。一九七九年被命名为县“模范教师”,八一年底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8.
十月二十一日的《人民日报》上,重新发表鲁迅《三月的租界》,并且发表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老投降派》的文章,揭露了一个四十年前化名“狄克”,为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效劳卖命的人参加围攻鲁迅的卑劣行径。这个“狄克”不是别人,就是“四人帮”反党集团的重要成员,反革命阴谋家、野心家张春桥。这个老投降派、不肯改悔的正在走的走资派的原形,现在已经清清楚楚地暴露在人民面前了。  相似文献   

9.
《辽宁教育》报辺省教育局召开重点中小学会议一九七八年第五期《辽宁教育》报辺:辽宁省教育局在凤城县召开了重点中小学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共一百四十四人。这一期《辽宁教育》发表了题为《把重点中小学尽快搞上去》的评论员文章,同时组织了“重点中小学经验介绍”专栏,发表了沈  相似文献   

10.
“新基础教育”的探索,是从两篇文章和一个人开始的。1994年4月,中国《教育参考》杂志发表了《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作者从对时代精神的分析入手,阐述了以“新人形象”为核心的新教育理想。10年之后再看这篇文章,我们发现,这是一篇“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宣言。1997年9月,中国的《教育研究》杂志又发表了同一作者的另一篇名为《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文章,这是第一篇从“生命”的视角来探讨教学活动的文章。许多学校将文章复印后分发给教师,自发组织学习和讨论。一些教师培训机构也将该文作为阅读教材。很快,该文的观点和内容不仅被…  相似文献   

11.
曹建文在2005年8月29日《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养心”比“养身”更重要》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去年,徐江同志曾发表《中学语文“无效教学”的批判》的文章,随后,本人也发表了《对〈中学语文“无效教学”的批判〉的批判》的文章。近日,又在《人民教育》(2006年6期)上读到了徐江同志《改造解读思维:从无效到有效》的文章,觉得他的文章无论是观点,还是沦证,都存在不少问题,很有必要加以批判。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奖励》2008,(11):78-78
11月6日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完成的首个中国人基因组序列研究成果(定名“炎黄一号”)。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报》在2005年12月8日发表了吴平安先生批评我的文章—一中学语文老师惹谁了》。该文发表后,引起了不少中学语文老师情感上的共鸣。同时,该报还以图配文刊登了一幅漫画,讽刺那些对中学语文发表了一点儿批评意见的人是“躺着说话不腰疼”。如果用我解读《游褒禅山记》时所讲“表现性追问解读法”来解读这些事相之表现,  相似文献   

15.
吕型伟先生在《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5期上发表了题为《要重视英才教育问题》的文章(以下简称“吕文”),认为中国近50年来教育发展的最大缺憾是对英才教育重视不够,因而呼吁“要重视英才教育问题”,“办一批英才学校”。[1]吕型伟先生的观点引发了学术争鸣。王建华先生在《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1期上发表了题为《要重视大众教育问题》的文章(以下‘简称“王文”),与吕型伟先生商榷。“王文”认为,“英才教育不适合中国国情”,因而英才教育在我国现阶段没有可行性;而大众教育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人的心理,中国…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联邦政府副总理罗戈津表示.俄罗斯将争取让欧盟赋予俄语官方语言地位。近日.罗戈津在《俄罗斯报》发表题为《俄罗斯对外政策:成为领袖的好处》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指出:“在大量俄罗斯人聚居的地方,俄语应该被认定为该国家或地区的官方语言。”  相似文献   

17.
再谈新保守主义的思想误区——与郭齐勇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谈新保守主义的思想误区——与郭齐勇先生商榷邓晓芒郭齐勇教授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的《评所谓“新批判主义”》一文中,对我和周晓明等四人在该学报1996年第5期的一组有关“新保守主义”的文章提出了反驳。与郭先生文章同时发表的还...  相似文献   

18.
第一个喊出“打倒孔家店”口号的人是吴虞(一八七一—一九四九年),四川新繁人。五四运动前后,在《新青年》杂志发表《吃人与礼教》、《家庭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等文章,大胆冲击旧礼教和封建文化。曾被人们誉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后来,他背叛了自己提出的口号,走到另一条道路上去了。第一个介绍俄国革命和  相似文献   

19.
曾记得《北京文学》于1997年第11期在“世纪观察,忧思中国语文教育” 的栏目标题下发表了邹敬之的《女儿的作业》、王丽的《中学语文教学手记》、薛毅的《文学教育的悲哀》等三篇文章,“编者按”说:“文学教育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质疑……中小学语文课,已成为孩子们日益沉重的负担。“ 11月19日,《文艺报》发表铁寒的文章《学生的桎梏语文的扭曲 文学的悲哀——<北京文学>观察,忧思中国语文教育》,并配发北童的文章《给孩子们讲个故事》。后《文艺报》又发表该报记者梁  相似文献   

20.
《教育文汇》2004,(8):8-8
近日,有历史研究者在《学术界》发表长篇论文《中国史研究在历史观上的三大误区》。“中国史研究”、“历史观”、“三大误区”,题目大,似乎很能唬人。文章谈及了三个问题:中国历史发展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地以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普遍规律来套中国历史,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