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教师的体态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态语言是一种运用动作、姿态、表情等传递信息的教学艺术,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美国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指出人们的信息量7%来自文字,38%来自语气,55%来自动作和面部表情,即体态语言。由此可见体态语言在传递信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运用恰当优美的手势,亲和自然的面部表情,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出适当的课堂情境,如果运用得法,甚至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有人说知识好比种子,教师的亲切态度好比阳光,学生愉快的心情好比土壤,只有在阳光的哺育下,知识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体态语言可以简单分为…  相似文献   

2.
体态语言是一种运用动作、姿态、表情等传递信息的教学艺术,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美同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指出,人们的信息量7%来自文字,38%来自语气.55%来自动作和面部表情。由此可见体态语言在传递信息中的重要作用。恰当优美的手势,有亲和力的面部表情,可以协助有声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出适当的课堂情境,有些甚至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终生不能磨灭的印象。有人说知识好比种子,教师的亲切态度好比阳光,学生愉快的心情好比土壤,只有在阳光的哺育下,知识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3.
体态语言即教师在教学中配合有声语言运用的动作、表情、手势、神态等,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的印象,或者弥补口头语言的某些不足,更形象、直观地传授知识和交流情感。这种教学中的手势、表情、动作、眼神,是信息传递不可忽视的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体态语言是教师常用的特殊语言,是言语行为以外的用以传递信息的无声表达形式。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言语行为不可替代的巧妙传递信息、丰富语言情感、促进牢固记忆等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适时地运用体态语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以师生之间相互传递信息为中心内容的活动,教师除要努力培养自己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和表达能力外,还要学会运用体态语言来丰富教学行为。课堂上,教师适当的表情、动作,会使教学活动更精彩,对学生更具吸引力,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讲课时如果面孔僵硬,语言…  相似文献   

5.
体态语言是一种运用动作、姿态、表情等传递信息的教学艺术,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美国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指出,人们的信息量7%来自文字,38%来自语气,55%来自动作和面部表情。由此可见体态语言在传递信息中的重要作用。恰当优美的手势,有亲和力的面部表情,可以协助有声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出适当的课堂情境,有些甚至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终生不能磨灭的印象。有人说知识好比种子,教师的亲切态度好比阳光,学生愉快的心情好比土壤,只有在阳光的哺育下,知识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体态语言可以简单分为教师的仪态、仪表、教…  相似文献   

6.
谈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芬 《河北教育》2005,(21):36-36
体态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面部表情、手势及姿态语言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从广义上讲,教师本人也是一种媒体,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自身的声音、板书、姿势、表情等传递教学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它既是信息源,又是信息的传递者。”可见,教师的体态语言是教师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实践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传播媒体。  相似文献   

7.
彭素芬 《教师》2010,(15):13-13
体态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有声语言外的目光、表情、手势及身体各部位的姿态动作、服饰等方式传递信息的一种有效的语言形式。美国心理学家艾伯尔·梅拉别恩曾通过无数次实验得出:课堂信息传递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动作。因此,我们不可忽视体态语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有声语言以外,还有一种无声的语言,即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身体态势。行为科学告诉我们,几乎一切无声的语言,即体态语言都可以用来作为人际间沟通的手段,都可以用来为教学服务。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准确、熟练的运用体态语言来辅助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体态语言可分为:眼神、表情、手势、距离、举止风度等五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这五个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王业锋 《学周刊C版》2010,(11):113-113
一、体态语言 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进行表达思想,交流情感,彼此沟通的重要工具。它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而这个“无声语言”就是“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身体态势。具体来说,体态语言就是指人们借以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表示某种意义的信息系统。它主要包括人的手势动作、面部表情和体态姿势等。  相似文献   

10.
<正>情态语言作为一种非口头语言,是通过人的身体形态、手势动作、眼神表情等来表达的。教师用微笑的表情和恰当的手势、眼神、姿态向学生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在教学中能收到激励、强化、交流、暗示等效果,起到此时无声胜有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决不会始终使用单一的口语方式来表述思想、传递信息,而总是伴随着相应的眼神、表情、动作等的体态语言.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能加强教师情感信息的传递,加深学生对教师有声语言的理解,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魅力。运用体态语言也是一种教学行为,它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把握教材并发展思维,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从内涵、种类和作用三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体态语言的运用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2.
体态语言也就是借助行为动作、表情、眼神等传递信息在政治课教学中如果教师精神饱满.热情洋溢.恰如其分地使用体态语言,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融洽,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强深对知识的理解,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一个重要工具.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太多重视说话这一有声语言,却忽略了另一种语言——肢体语言.所谓肢体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特点的表情神态及身体姿势,以表达某种特定意义的无声语言.它具有形象、直观,易理解、易模仿、易运用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如能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可以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印象深刻,达到增强记忆、提高效率的目的.课堂上肢体语言大致有眼神和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合理地运用它们,具有不凡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姿势。身体动作,人人会做;面部表情,人人都有。但人人会做的动作及人人都有的表情与教学中的体态语言并不完全相同。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其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时刻受到学生的关注和摹仿。因...  相似文献   

15.
殷庆化 《考试周刊》2010,(10):183-183
肢体语言是一种非语言因素,是教师在教学中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做出的表情、动作和姿势的总和。课堂的肢体语言是教师在语言艺术的基础上,为达到教学目的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教学艺术。它在政治课堂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那些语言难以描述.而学生又有必要知道的内容,运用眼神或手势等肢体语言,学生就能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16.
一、课堂教学中无声语言运用的重要性   任何教师在讲课时都不会、也不可能使用绝对单一的语言方式表述思想,传授知识信息.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讲课的同时,常常伴随着相应的手势、表情、动作、眼色等等无声语言,借以加强表达的效果,加深学生的印象,或者弥补口头语言的某些不足.这种教学中的手势、表情、动作、眼色等等无声语言,也是知识信息传递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态势语言是以人的表情、手势、眼神与体态等来传递信息并作为“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态势语言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情绪与兴趣,对提高舞蹈教学水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传播信息的手段主要由口头讲述。板书和体态语言等构成。体态语言是历史教师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明态度的特定的身体姿态,包括手势、眼神、表情、体姿等。它可以强化口头语言表达的效果,是历史教师教学基本功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正确运用体态语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加强口头表述的效果。体态语言的分类与运用教师常用的体态语言可以分为手势语言、面部语言和空间语言三大类。一、手势语言。我们这里所说的手势语言实指上肢语言,包括指势语和掌势、臂…  相似文献   

19.
冯富林 《甘肃教育》2010,(17):26-26
一、关于体态语言 语文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进行教学的同时,也会用自己的表情、手势和姿态来补充教学,这些表情、手势就是教师在教学时的体态语言。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绝不会也不可能用单一的有声语言方式进行思想感情的表达,如果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缺乏态势语言,就会显得呆板,给学生一种陌生感,象槁木死灰,严肃有余,热情不足,零度风格,无形中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一种隔膜,似乎有一堵墙,课堂就会没有生气,没有活力。相反,在运用有声语言的同时伴随着相应的眼神、手势、表情、动作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