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中学配备的光电效应演示器大部分是光电管式和锌筒式,这两种仪器的结构都不很理想。教材要求是用紫外线照射锌板使验电器带电。而光电管式是用白炽灯照射光电管,使电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光阴极受光照射后发射出光电子,在电路中形成电流。其实光电管是光电效应的应用,用光电管来演示光电效应,学生得先掌握光电管的结构原理,然后才能理解这一实验现象。锌筒式的结构是封闭的,挡住了学生的视线,不能清楚地看到主要的实验装置。作为演示实验的装置,就是要提高实验的演示效果,提高实验装置特别是显示装置的可见度,而不能把实验装置做成魔术师…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的光电效应演示实验,如果没有弧光灯,用普通的紫外线灯作为照射光源,实验很难成功,笔者作了一个很小的改进,使实验能够成功地进行,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光电效应演示实验,按人教版必修本中的插图去做很难成功。为此我做了大量实验,阅读了不少资料,终于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中物理中的光电效应演示实验 ,用J2 517光电效应演示器 ,用紫外线照射锌板来演示的 ,实验难以成功。原因是锌板在紫外线的照射下逸出了少量电子后 ,就存在一定的电势差 ,从而使空气中的自由电子被吸附到锌板上 ,锌板上正电荷过少 ,不足以使验电器指针张开。为此 ,我对“光电效应演示器”进行改进。在光源和锌板之间加了一块带正电的铁网 ,这样逸出锌板的电子和空气中的自由电子便飞向铁网 ,可以使锌板上带上足够多的正电荷。光电效应现象非常明显。改进后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1 仪器构造 (见图 1)图 1(1)木箱尺寸 30cm× 15cm× 5…  相似文献   

5.
在新编高中物理(必修加选修)第117和118页,有图13—1和图13—2两个静电演示实验。可是要在课堂上做好这两个演示实验比较难,且对学生来说可见度不好,趣味性不强。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了一种用肥皂泡演示静电的实验,其可见度好,趣味性强。现介绍如下,以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光电效应实验是课堂演示实验中的一个重、难点。做好此实验对于学生理解光的量子性和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起到重要作用。我们采取如下两种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用品8~15W医用紫外杀菌灯管一支、锌板一块、静电计两个、铜网、丝绸、有机玻璃棒、毛皮、橡胶棒、普通玻璃一块,支架、导线等。方法一: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静电计锌板有机玻璃棒紫外光源操作方法一、在不给锌板带电的情况下:1将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放置在光源和锌板之间,(由于静电感应的原因)静电计的指针会张开一个角度,用手触摸一下静电计的金属导杆…  相似文献   

7.
光的折射和光栅衍射实验,一般学校没有现成的仪器。该文介绍这两种实验仪器的制作和使用,能很好地完成这两个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8.
在《电荷、库仑定律》一课中设置了两个演示实验:静电感应实验和两电荷间的库仑力实验。为了能在教学中成功演示这两个实验现象,近年来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第二册“物体的内能、热量”一节,在演示“气体被压缩或膨胀做功,气体的内能发生改变”时,教材中用两组不同的器材加以验证。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如按教材所指仪器演示,理论上能达到实验目的,但因涉及器材多而且还受材料、气密性、操作技巧等多种因素制约,有时实验效果并不理想。下面介绍一种材料易寻、制作简单、易于操作、现象直观的演示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刊在1996年第2期载文介绍了由河南省三门峡铁中的杨振华老师所设计制作的保险丝作用演示器(其电路原理见图1)。该演示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只150W的大功率变压器,将220V的照明电压降为安全电压,再在实验线路中串接一段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实验专用导线(或保险丝),通过观察在此段导线上所发生的发热、绝缘层变软、龟缩、冒烟、烧毁、导线变红等一系列现象,来显示所要演示的诸多物理内容。文中已阐述了该演示器在保险丝的作用、短路的危害、固体的热膨胀等八项实验中的演示功能。此外,本人还用该演示器进行了以下两个演示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钠与水反应实验演示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钠与水反应实验演示仪器的结构,设计原理、尺寸,以及使用方法,为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提供一种操作简捷、实验现象鲜明、趣味性强、可供商品化生产的新型化学仪器。  相似文献   

12.
演示实验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教学内容,成功的演示实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本文结合铜和硝酸反应这一演示实验,从实验设置的目的,实验方案的改进和实验现象的剖析三个方面对演示实验教学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物理中,有关光的衍射及干涉实验是证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最重要实验。目前大部分学校实验室只能做两个传统的学生实验:一个是“用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另一个是在光具座上的遮光筒里“观察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现象”。这两个实验都只能作为学生实验,实验现象只能由学生本人观察到,不能作为课堂演示实验和教师解说介绍用。虽然在近年来出版的各类物理教学杂志中也介绍了诸如“泊松亮斑”之类的一些自制教具,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且大部分不能做为教师课堂演示实验讲解用。  相似文献   

14.
有关燃料电池的介绍是新教材增加的内客,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需要引入简易、直观的演示实验。本文通过实验探究,首先比较了几种实验装置的利弊,然后系统地测试了电极性能、电解时间、电解液浓度等因素对制成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还试验了燃料电池的供电能力。为简易氲氧燃料电池的制作厦演示提供了实验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了演示实验的地位和独有特点,结合中学物理实验的现状,说明强化教师在演示实验中演讲能力的重要性,并针对演示实验的特点,介绍了一套切实有效的强化教师演讲能力的方法和演讲的程序。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物理第一册第五章有两个演示实验 ,一个是第二节演示运动的合成 ,另一个是演示平抛物体的运动。按教材上介绍的方法做这两个实验 ,很难收到预期的实验效果。我们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不断对此实验进行探索与改进 ,取得了极为明显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验该实验按教科书提供的实验方法演示时 ,红蜡块在玻璃试管中上升不是作直线运动 ,而是在开始运动时摇摇摆摆 ,继而又“歪着身子”上升 ,因此无法说明它的上升是做直线运动。为此 ,我们做如下改进。1 1 玻璃管的制作利用废…  相似文献   

17.
“波的形成和传播”是高中物理《机械波》一章的重、难点知识,而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做好演示实验。但目前各中学实验室装备的波动演示器由于体长、笨重(如J2203),使用时还易出机械故障,有些课任教师不愿把它搬进教室进行教学演示,结果使教学难点得不到突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我们多年的研究、改进,自制了一套轻便的横波演示器。近几年,该仪器在我校和邻近学校的教学使用中,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和赞誉。现就有关制作情况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演示、验证楞次定律的实验方法有很多种,笔者对常见的几种实验方法的优缺点仔细进行实验研究和改进,制作成六款制作容易、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演示可见度大、成功率极高且富有趣味性的楞次定律演示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也谈牛顿第三定律的演示杨兆民(河南省平顶山师范467000)本刊在1995年第3期孔兰英《牛顿第三定律的演示》一文中介绍了一种牛顿第三定律的较为独到的演示方法,即将两个圆盘测力计竖直固定在同一个物理支架上,并在两个测力计相邻的载物台上分别装置电磁铁与...  相似文献   

20.
浓硫酸的吸水性,是浓硫酸的一条重要的物理性质。但课本并没有设置演示实验。我在教学中摸索出两种可行的方法,通过验证,实验现象明显,结论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