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残疾人高等体育教育是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从我国残疾人高等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促进残疾人高等体育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行,残疾人数量的上升和残疾人事业的长足发展,对以残疾人为主体的特殊体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了培养特殊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促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娄底市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特殊体育专修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特殊体育专修课是在国家政策鼓励与社会需求下发展的产物,符合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具备师资、场地器材资源、课程设置等诸多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体育教育,是我国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春风吹遍了我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我国高等体育教育要发展,就必须立足于改革。只有改革,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方能前进,才能成功;执守不改,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就会落后,就会失败。本文想从如何改革高等体育教育体制和体育院校内部领导体制,以及高等体育教育结构等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残疾人体育教育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残疾人体育教育应该始终围绕着"运动技能的掌握"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而进行的.令人遗撼的是,现代的残疾人体育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走入了误区:残疾人体育教育无视自身的生活特质,残疾人体育教育程式化、呆板化,不关注残疾人生活的意义生成,陷入越来越深的物化状态.因此,良好的残疾人体育教育除了传授运动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承担起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重任.这是残疾人体育教育未来发展的应然路向.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将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带来强烈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高等体育教育的适应需有一个过程和运用一定的计划手段,高等体育教育对市场经济的适应主要通过转换机制和满足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去实现。传统高等体育教育中的许多优秀东西应实事求是地“吸收和改造”,科学地继承和发展,不能一概否定和完全摒弃。  相似文献   

6.
林聪 《精武》2014,(4):157-157,159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阐述了残疾人体育是全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应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接受体育教育也是残疾人基本的权利。近几年云南比较重视残疾人的教育事业发展,鼓励残疾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现自身价值、营造和谙社会的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体制改革问题是当前高等体育教育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它包含宏观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招生和就业制度改革、校内管理体制改革4个方面。一、高等体育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1.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战略21世纪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应当确立“向大众化阶段推进”的发展战略;以“多元化”、“特色化”的战略方式发展;以“系统优化”的战略布局,整体优化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结构;同时确立高等体育教育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发展战略。通过对非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走向以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趋势分析,我国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路,第一是引入市场…  相似文献   

8.
构成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两大系统是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教育和成人高等体育教育,而高等教育体育专业自学考试却不属于这两大系统。弄清和理顺高等教育体育专业自学考试与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教育之间的价值关系,有利于二优势互补,从而推动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事业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方法,从制度、经济、社会文化、残疾人人力资源和特殊教育五个方面论述了浙江省残疾人体育支持系统,分析了浙江省残疾人体育制约因素,认为:残疾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滞后,体育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平衡,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特教学校师资专业化水平低,残疾人自身健身观念落后等因素制约了浙江省残疾人体育的发展。针对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发展浙江省残疾人体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残疾人体育运动条件、体育发展政策、体育教育和培训的研究,提出社会对残疾人的接纳和包容是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解决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不对称、不和谐的问题及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学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学体育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应大力提高教育者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转变学校教育与体育教育观念;改革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优化体育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等体育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雷 《体育与科学》2005,26(4):25-27
在评价英国等高等体育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第二次转型--"从经济建设为中心到法制建设为中心"的要求,提出了正确处理政府、高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高等体育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13.
王勤  韩开焱 《精武》2014,(36):96-97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办学标准是最基本的制度工具。但事实上,江西高等学校体育院(系)专科办学标准建设的滞后已成为我省乃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瓶颈。研究从体育职业教育的实际出发进行辨析思考,结果表明:首先,江西应该具有统一、普适性、科学的办学标准;其次,鼓励社会力量建立在科学办学标准基础上参与办学的多元化办学体制。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与高等体育教育中的社会人文课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水平 ,是教育部门的责任 ,也是高等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体育院校的教学计划中保留一定比例的社会人文课程 ,是高等体育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高等体育教育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中美两大竞技体育强国在国际赛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中美体育文化、科技、教育交流也日趋频繁和广泛。美国高等体育教育正在对中国的高等体育教育产生着重要影响。通过文献、调查、访问的方法,对中美高等体育教育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方面做宏观比较,以期为中国体育院系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调查材料和亲身实践入手,简析了独联体(前苏联)的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体制,揭示了其强调基础、注重能力和重视实习、逐步提高等两大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体育师资培养和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必须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赋予体育课程的历史使命。思什么政?怎样思政?这是高职体育工作者必须要回答的时代命题。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把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终身奋斗的有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力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育课程教学作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将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进行结合,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引领学生掌握符合时代要求,具有社会价值的能力,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基于此,本文对体育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及应用进行了分析,旨在让体育教学充分发挥其思政教育的功能,做到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教育已向多功能、多目标系统方向发展。如何把体育教学纳入素质教育的多维空间进行研究,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要把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就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体现体育的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三者的最佳组合是形成体育教学整体化优势的途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以培养现代人的素质为出发点,来选择教学方法,更利于丰富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生活,促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浅谈高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接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又是终身体育中最重要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中间环节。因此,高校体育要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更要与终身体育相接轨。结合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高校体育应当围绕素质教育,本着以人为本和终身体育的主导思想转变教学目标,改革教学诸环节——能体现终身健康价值追求的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掘体育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态度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要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对体育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浪潮,高职体育教学也经历了改革的洗礼,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理性地思考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更加科学合理,更贴近高职培养目标,更符合体育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