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新时期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课题,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在实践中.我校遵循“三贴近”原则,坚持以学生健康发展为目标,精心构建教育平台,着力整合德育资源,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主线.以集邮、版画校本课程为两翼,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呈现出健康发展势头,取得良好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校在新的环境和新的形势面前,调整思路,反复实践,努力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路子,创设了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面向全体学生的“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的新型德育模式。“德育为先”,即德育是一切课程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我校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一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展开首先应考虑它的育人功能;二是从学生思想道德的实际出发,开展德育工作。各年级德育均有不同的侧重点,初一年级着重进行以礼貌、礼节、礼仪“三礼”为载体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就其核心意义而言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样,学校德育无疑就成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一、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位置.这是教育自身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注重德育,正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一个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4.
加强对教育科研活动管理的研究,是小学开展教育科研的内在需要。20世纪80年代起,我校以德育研究为突破口,开展了“培养小学生自理能力”的课题研究,成为全国十八所德育实验学校之一及全国德育实验基地;90年代起,又开展了“培养小学生以自我教育能力为中心”的课题研究。2001年9月,我校又申报了国家级课题《网络化环境对小学生德育的影响与对策》。在新的办学发展规划中,我校将原有的德育特色放在新的背景下进行构思,更加注重把德育研究渗透于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研究中,在单项研究的基础上重视学校整体性课题的研究。一…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我们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紧紧围绕创建德育特色学校这一工作思路,结合“学科教学是德育主阵地”的工作理念,把“学科德育”这一课题的研究确定为我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下面把我们的基本做法和点滴体会向大家做如下汇报。  相似文献   

6.
我校始终坚持以《德育大纲》、《公民道德建没实施纲要》、《加强和改进来成年人思想道德建没的若干意见》、《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为指针,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等文件为依据,积极改进我校德育工作方法和模式,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全而倡导“全员德育”及“校园无小事.处处皆育人”的教育理念,以下是我校在德育工作中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7.
一、德育机制是和谐发展的灵魂 学生是学校的基础,是教育的主体。让每个学生成人、成才,是每个家庭的迫切愿望。做好育人工作、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关键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德育为先,学生的和谐发展才有根基。我们学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围绕“德育为首、全面发展、学有专长、锐意进取”的宗旨,确立了以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为目标,以现代礼仪教育为内容的德育目标体系,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严杰夫 《中国德育》2005,(3):66-69,12
近年来,我校抓住教育改革契机,建立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体系,努力探索“立足学科教学,着眼学生学生和身心健康双向成长”的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学科德育新路,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校依据新时期德育要求及学校实际,通过不断探索反复实践,形成了以实施“学科渗透德育工程”为德育主渠道、以实施“现代教育技术育人工程”为德育创新手段、以实施“品德评价工程”为德育绿地、以实施“社区教育二五一工程”为德育合力的德育工作四大途径,有效整合优化了我校德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是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不可忽略的问题。我校紧紧围绕“五小”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德育工作。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以创建德育基地为保障,以整合社区及家校德育资源为依托.以争做“五好”德育之星,争创小公民道德建设先进集体.争创小公民道德建设特色学校为主线的“三创”活动。  相似文献   

11.
实施素质教育,其首要任务是德育。德育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灵魂。2001年9月.我校根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总课题组制定的“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课题研究内容,我校积极申报了“中职德育途径、方法的深入研究”这一子课题。2002年6月,正式被中央教科所批准立项。经过充分的酝酿,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身的特点,我校确立了“全员育  相似文献   

12.
现行“德育”诸概念形成了一套金字塔形的概念层级:1.顶层,称为“德育”,为总称;2.第二层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3.第三层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十余种教育;4.底层,即学校中实际实施的“德育”。  相似文献   

13.
学生“双重人格”的形成 ,固然有其深刻的、复杂的社会和家庭因素 ,但就学校教育而言 ,明显地反映了德育过程存在着严重问题。本文从德育过程 ,剖析学生“双重人格”的成因 ,并提出消除学生“双重人格”的教育策略。一、德育过程的偏差 :忽视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发展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双重人格”的形成?1.思想道德教育停留于且止于知识层面。长期以来 ,人们总说“德育比较空 ,流于形式”。这一方面是指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大道理”灌输得多 ,面对现实的教育少 ;另方面指教育止于知识层面 ,知识灌输一结束 ,教育也完结 ,其“内化”的…  相似文献   

14.
高校德育课程实效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所指的德育课程是指学校为了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专门开设的,以学科课程形式呈现在学校课表上的德育课程,以区别干那些虽然不是直接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设立,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的课程;区别于那些有德育功能的活动课程和通过营造学校德育环境和氛围而形成的隐性课程。这种类型的德育课程在笔者所构建的现代德育课程体系中有一个学名,叫直接学科德育课程。在我国高校,特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现在统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一种集中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校运用学校、家庭、社区“三维一体”德育机制,以家庭德育为基础,以学校德育为主体,以社区德育为依托,以政府行为作保证,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区德育互相衔接,互相渗透,有机整合,从塑造学生“三好” (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区是个好公民)形象入手,收到了较好的德育实效。我校的具体做法是: 深挖隐性德育资源,强化育人 的主导作用,塑造良好学生形象   我校以挖掘隐性德育资源为突破口,全力营造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正面的影响。我们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正面教育。…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河北省唐山市第二中学以阳光体育为契机对体育课和体育锻炼进行大胆改革,以体育社团形式进行教学和训练.达到体育和德育的有效整合。经过一年多的教育实践,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攀升,校园内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向上的气氛。我校“‘健康第一’体育思想与学校德育有效整合研究”也被列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  相似文献   

17.
当今,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家教育部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拓宽德育教学的渠道,把德育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一名小学社会教师.本文就如何在《社会》学科的地理教学中实施新课程理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谈几点个人的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18.
孟庆华 《双语学习》2007,(9M):140-141
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多年来学校开展了礼仪教育、环境教育、抗挫折教育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生活方式变了,社会环境变了。以往我们对学生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要求,学生就得无条件的接受那些固定的道德价值,这种以“听话为标准”,以“服从为目的”的驯服式教育忽视了主体精神活动在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学生“双重人格”的形成,固然有其深刻的、复杂的社会和家庭因素,但仅学校教育而言,明显地反映了德育过程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本文从德育过程,剖释学生“双重人格”的成因,并提出消除学生“双重人格”的教育策略。 一、德育过程的偏差:忽视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发展 在校园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善于做表面文章、作虚假现象的学生:有的学生对教师的教育表面接受,但口服心不服;有些学生在语言上是“巨人”、在行动上是“矮子”;也有学生在教师面前一套,一旦出了教师的眼界就是另一套;还有学生犯了错误也能“认错”、“检讨”,可过后…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校长,就要带领广大教师,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德育为先的育人原则,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我校以“培养顶天立地有本事的崇真人”为育人目标,以重塑学生良好形象为切入点,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着力点,开创了德育工作新格局。一、凝聚共识、转变观念近年来,我校师生齐心协力,使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