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大学章程的制定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之中,但大学章程的法律效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制约了大学章程的良性发展。大学章程要获取法律效力可采取公法手段和私法手段。公法手段是各大学章程经过立法程序,提交给有立法权的机关审议、通过和公布,转化成地方性法规或行政规章;或赋予部分重点大学行政规章制定权,使其制定的大学章程取得行政规章地位。私法手段要求各高校把大学章程中涉及到相关人员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写进合同之中,并与不同主体签订以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关系。只有实现法律效力,才能使大学章程真正成为解决法律纠纷和保障高校独立办学自主权的依据,并促进大学章程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大学章程的制定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之中,但大学章程的法律效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制约了大学章程的良性发展。大学章程要获取法律效力可采取公法手段和私法手段。公法手段是各大学章程经过立法程序,提交给有立法权的机关审议、通过和公布,转化成地方性法规或行政规章;或赋予部分重点大学行政规章制定权,使其制定的大学章程取得行政规章地位。私法手段要求各高校把大学章程中涉及到相关人员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写进合同之中,并与不同主体签订以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关系。只有实现法律效力,才能使大学章程真正成为解决法律纠纷和保障高校独立办学自主权的依据,并促进大学章程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章程从本质上讲应该是一种法律和法规.当前,我国在建设大学章程的过程中,应将其尽快纳入到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学校章程中重要的基本问题予以规定和确认,以保障大学内外部各方的合法权益,实现大学的自治.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大学章程法律效力的论证不能仅停留在应然理想层面,而需要从法律渊源角度考察。从历史文化渊源、学理渊源、形式渊源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并不足以支撑大学章程拥有法律效力这一结论。要解决大学章程法律效力危机,弥补大学章程法律效力缺陷,必须以正视历史文化渊源为开端,以理论修正为基础,对大学章程制定程序进行符合《立法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我国公办高校章程制定是作为"依法治校"的基本问题提出来的。近些年来,在教育部的倡导与支持下,各级公办高校开始陆续起草与出台章程。文章主要分析在现行高等教育法律框架内,公办高校制定"大学章程"需要考虑的几个基本法律问题,并指出:我国公办高校的章程,当属行政机构组织法或准行政机构组织法,其制定工作须依据立法程序进行。在章程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公办高校自身的法律属性,准确揭示"章程"的内涵,使学校与政府之间权责明确,让政府行政权归位,从而保证"依法治校"原则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权利是大学章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的重要体现.本文重点探讨两个问题:一是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大学生的权利以及大学生作为教育消费者的权利,二是大学章程制定中如何科学规定大学生的权利问题.  相似文献   

7.
公办高校章程对外是学校和举办者之间界定权利义务的契约,对内相当于一个学校的“宪法”,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师生权利保护和章程制定修改程序等重要内容.目前,章程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法律地位不高,不能有效界定对外关系;学校积极性不高,不能在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师生权益保护和章程制定修改程序等方面写入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设计.通过地方立法,将高校章程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或许在以下两方面均会发挥一定作用:通过提升章程的法律效力,有效界定对外关系;通过地方立法相对规范严格的项目遴选机制倒逼学校提高积极性,提报高质量的章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保证相关利益群体都能参与章程制定.  相似文献   

8.
《上海教育》2015,(7):15
在校内环节中,沪上各所高校精心筹划,层层把关。不难想象,任何一项法律或规章从制订到出台都需经历一道道严格的程序,大学章程的诞生也不例外。首先在校内环节中,沪上各所高校精心筹划,层层把关。以上海大学为例,据党委副书记夏小和介绍,该校的章程制订经历了起草、修改、公开征求意见、专题调研、教代会讨论、校长办会会议审议、校党委全委会会议和校党委常委会审定等过程,历时两年多,十易其稿。2012年3月,上海大学成立"章程制  相似文献   

9.
王仁 《中国教工》2014,(8):35-38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正处于转型时期,大学内部管理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软化、教代会民主管理弱化等诸多问题突出。大学章程因其效力渊源及其在大学运作中的地位,被称为大学治理的“宪章”,许多高校都把大学章程的制定作为加强大学内部管理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因此,在大学章程中如何体现教代会的职能,促进高校内部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的完善,实现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目标,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章程是衔接大学内外的桥梁,它将国家法律法规转化为校内自治规范,是实现高校自主办学的基本依据。章程在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过程中具有独特作用,没有章程,就没有高校办学自主权。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难的原因主要是当前人们对高校办学自主权认识存在误区和高校自主办学能力建设不足。高校办学自主权是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统一,具有相对性和层次性,是大学体现个性、彰显特色的原动力。通过大学章程厘清政府干预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边界,赋予大学章程法律效力,转变政府职能,确立高校独立法人地位,建立科学完善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