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美育不仅能让人感受美,而且能驱使人去追求美,去创造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的中学语文教改,多是以完善智力结构为主的唯理性教学模式,而对美育即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使学生能和谐、平衡全面地发展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秦伯》)意思是学诗可以使人奋起,学礼可以立于社会,学乐可以陶冶情操,把人培养成仁人君子。孔子把乐(美育)作为人格完成的最后阶段,更何况现代化的教育呢!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全面的教育,一个没有接受良好审美教育的学生,决不可能具有高尚的精神情操…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说到美,说到美育,总给人一种神秘之感,其实人类总是以美作为生活的追求方向。有一位哲人说得好:生活中不缺乏美,缺的是对美的发现。课堂教学渗透美育,第一要紧的是我们的教师能够发现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发现是用心灵去感知,一个人没有发现的灵慧,即便处芝兰之室,也无嗅香的体验,而具备灵敏的发现,即便骑马走过茉莉小径,也能捕捉留在马蹄的淡淡幽香。有发现,才能发掘。学科教学渗透美育的第一要旨,就在发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科教学蕴藏丰富的美育元素,发掘教材的美育因素,才能让学生感知学科中的美,进而生成对学科教学的热爱,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成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4.
陈栋梁 《学语文》2005,(5):9-49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是以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也就是说,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依循着美的规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健康的审美情趣,追求高尚的审美理想,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北京市教育局作出决定,从1994—1995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始,在城近郊区和远郊区县城镇地区普通中学高中各年级开设艺术课。高中开设艺术课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美育是不可缺的,美育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去追求高尚的审美情趣。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是美的结晶,人的审美活动也比较集中地  相似文献   

6.
魏兆林 《甘肃教育》2009,(13):15-15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正如高尔基所说的那样:“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生活中去。”青年学生都有爱美的天性。他们向往美,追求美,从衣着打扮到道德情操,从仪表风度到人格完善,都体现一个人对美的追求。因此,在班级工作中如能渗透美育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素质教育中,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五育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从各育应占的地位以及应当发挥的作用来看,审美教育是有强大的渗透性和最具活力的因素。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能塑造人的心灵,它的作用是其它教育不能取代的,没有美育就没有完全的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对其它四育都起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以美引善、以美导真、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一、审美教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以美引善,善能育德,提高人的思想素质德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  相似文献   

8.
美育即审美教育,也即情感教育。它能造就和谐的、自由的、富于创造性的个性和心灵,它能使入按照美的规律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中国美育与西方美育的不同在于前重视美与善的结合,侧重感性的体验;后重视美与真的结合,侧重理性的分析。其相似点在于两都十分重视艺作品在语美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当我们带着淋漓畅意踏出艺术馆的大门,当音体课的下课铃声在恋恋余韵中敲响,从公益性及教学性的美育中脱离,人们面对的是生活斑驳复杂、姿态万千的真实面貌。此时我们才发觉,真正的美育应服务于寻常的幸福。追求美是一种人性的本能。美自人间烟火中来,应回归日常生活中去,创造生活之大美。美是世间一切能使人感到心灵澄澈和愉悦的自然或人文存在,而追求美则是深刻于人性基因的本能。美源于生活,是几万年前山顶洞人凿骨穿绳制成的那第一条项链。无论何种形式的美育,都不能排斥美本身的生活属性。  相似文献   

10.
李峰 《教育论坛》2007,(6):26-28
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为理论基础,借助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等美好事物,通过各种艺术手段,陶冶感情,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美的才能。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美育因素,自然美、人文美、语言美,无处不在。有意识地给学生以熏陶,能使学生的情操高尚起来,对学习,对生活有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追求。探求归纳这些美,能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明晰美育规律,总结美育方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美育。  相似文献   

11.
正确先进的语文教学思想必须包含明确的美育思想,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人的完美人格,形成人的自由而富有创造力精神品质。任何有违于这一点的思想都不是美育思想。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说;“美的举止的第一个规律是保障别人的自由”。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学校的所有教育都应体现这。精神,而新课改中的语文课,以其自身美育方面的独特优势应该起到特别的作用,语文世界是一个充满生机、五彩缤纷的世界,汉字、成语、诗词歌赋,以及优美的散文诗,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文学名著中人物的形象美、心灵美和情操美,则更能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育者应有明确的美育思想。  相似文献   

12.
美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不可缺少的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向往美、追求美、热爱美是人类生活的一个目的,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心理需要,是全面发展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一个完美和谐的人的心理结构应包括智力、伦理、审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美以真,善以前提,美是真和善的统一,对美的追求与创造,同时就是对真和善的追求与发展,对应于客观世界的真,善,美,在人的主观世界中有知,意,情,美育活动中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对人的认识,意志和情感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具有特殊推进作用,因此,美育可以直接美化人,间接美化社会生活,进而培养优良公民群体,促进社会精神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都在追求美,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壮美丽,活泼可爱。然而,从爱美到能真正感知美,理解美,评价鉴赏美和感受美,进而自觉而有效地创造美,其间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这段距离的缩短,有赖于对孩子从小进行美育。家庭美育有什么意义,如何在家庭中进行美育呢?本文仅此探索其中几个问题,望能引起大家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张德举 《文教资料》2009,(8):153-155
审美教育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人的感情,使人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使人追求人生的情趣和理想境界为目标的教育.地理环境的自然美和社会美是地理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本源.没有地理环境美,也就没有地理美育.地理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及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教育,就是要借助语言和文本,去感受文本的语言魅力,辨别美丑,促使学生追求真善美,并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人生境界,进而引导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现就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浅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7.
杨志贤  吴莉 《广西教育》2004,(7A):51-52
在体育活动中实施美育,能激发学生的美感,陶冶学生的心灵,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与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美育是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代体育教学一如继往的追求。如何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感受体育美、理解体育美,从而追求体育美、创造体育美呢?  相似文献   

18.
把握阅读教学的支撑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是以美的规律和原则去陶冶人的精神、净化人的灵魂的教育。它使学生具有健康的情感、坚定的意志和正确的审美观。语文美育是美育精神灌注进语文教学中的必然结果。它以讲解语文课中存在着的美为起点。以引导、组织学生对现实中各种美的现象、美的事物进行审视、评价为中介.以口头的、书面的表达训练为学生揭示和创造美的手段,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纯沽学生的审美理想为指南。以实现塑造学生积极地热爱美、追求美的健康心态和培养学生自觉地欣赏美、创造美的实践能力为目的。语文教师就是美育工作者,阅读教学要通过教材对学生进行生动有效的美的教育,使学生受到多种美的陶冶。  相似文献   

19.
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周荫昌一、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充,即审美教育或情感教充。美育的根本目的,旨在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引导人们去追求高尚的审美理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审势与思考永吉县四中韩秀亮永吉县教科所李中孕在中学各科教学中加强美育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青少年学生渴望美、追求美、创造美的需要。然而,现行高中课程没有专门设立美育这一学科,所以,高中的各科教学如何结合本学科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