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时,为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获取教学信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毫无兴趣,他们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初中语文教师如何让提问变得有效,如何改变学生不愿回答问题这一现象?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一、提问的切入点教师合理的提问切入点关系着学生回答问题的兴奋点和回答问题的质量。如果教师的提问切入点不正确,学生就不愿意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物教学》2016,(2):13-14
<正>1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提问和评价存在的问题1.1提问和评价的不统一性提问和评价的不统一性主要指不连续性与不对应性。不连续性指的是学生在回答完提问后,教师不评价或不予以及时的评价,这样的不连续性对于强化学生思考问题、组织语言及回答问题有很大的负面作用。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就会失去兴趣与挑战的欲望,就算被迫回答,也只是机械的反应,没有进行积极的、主动的思考和情感上的共鸣。不对应性指的是教师的评价与学生回答问题时所需能力的不  相似文献   

3.
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联系学生和教师的纽带,同时也是教和学的载体。现在的高中教学班都是大班额。每班平均人数都在50人以上。所以对于高中英语教师来说,有效地利用课堂的有限时间,并能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有所了解,对于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问的时间以及课堂气氛,都会影响到提问后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有效地提问,有目的地提问,才能帮助教师有的放矢地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课堂提问,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题释 数学课堂提问中的回问是指当学生不能回答或答错问题时,教师先把问题转引给其他学生,待他人正确回答或教师引导后,再将问题提问给不会回答的学生,或者再向他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直至他也能正确回答的提问技巧。  相似文献   

5.
课堂提问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和学的任务,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的实际,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钻研、思考,能准确的做出回答的一种教学手段。对于课堂提问,很多教师仅仅着眼于“提问”,学生的任务也只是“回答”的过程。其实,课堂提问过程是师生共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也是通过课堂提问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 课堂提问追求的不仅是“巧问”,更追求的是所提出一系列问题是否形成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免会做出各种各样的错解,即对数学问题的错误理解与解答。对此,教师会使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教师通常的做法是,事先预见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在教学过程中,不提问很可能出错的同学或绕过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当某个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师接着提问其他同学,直至得到教师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答案为止。这样做的原因有二:一是主观上认为正确答案是惟一的,学生知道正确答案就够了;二是课上有限的教学时间也不容许对更多的错解做出解释,能少则少。事实上,这种看似合理的教学行为仍然滞留在传统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向活动。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及时的反馈,课堂教学中的反馈很多情况下是通过课堂设问获得的。教师的设问需要学生的回答做出反馈,学生回答后又需要教师的评价做出反馈;同样的,学生的提问也需要教师的讲解做出反馈,教师讲解后又需要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好的课堂设问不应该仅仅是讲解答案或判断学生的理解正确与否的一种手段,还要成为获得教学反馈、推进教学进程的手段、师生之间沟通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了问答式教学的先河。所谓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师围绕一定范围的内容,根据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结合他们所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提问,由学生做出回答。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对提问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针对学生的知识程度提问先提问估计回答得不太正确的学生,后提问估计回答得正确的学生;繁难的问题宜化成若干个浅易的小问题或化为几个台阶来提问。高年级、成绩好的班级,远距离提问、学生提问、分组讨论可多一些,教师提问、近距离提问可少一些。低年级、成绩差的班级,教师提问、近距离提问则要多一些,远距离提问、学生互问互答、分组讨论要少一些。二、针对学生思维的敏捷程度提问思维敏捷的学生可以让他打头阵,以便引出争论,但有时不要急于让他发言,以免影响其他学生思考问题。思维迟纯的学生可以让他考虑问题成熟后再提问,但有时为了…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免会做出各种各样的错解,即对数学问题的错误理解与解答。对此,教师会使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教师通常的做法是,事先预见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在教学过程中,不提问很可能出错的同学或绕过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当某个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师接着提问其他同学,直至得到教师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答案为止。这样做的原因有二:一是主观上认为正确答案是惟一的,学生知道正确答案就够了;二是课上有限的教学时间也不容许对更多的错解做出解释,能少则少。事实上,这种看似合理的教学行为仍然滞留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层面上,侧重呈现正确的数学知识,忽略了对学生错解现象的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课堂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的即时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认为:"课堂问答包括前后衔接的四个环节:发问(教师提问)、候答(学生思考问题与组织答案时教师的等候)、叫答(教师叫某个学生或学生小组回答问题)、理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应)。"理答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  相似文献   

12.
一、虚假的对话新课标倡导的的对话应是一种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过程。可是,目前许多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却因诸多因素的影响被异化了。(一)形式的对话形式的对话广泛存在于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这类对话徒具对话的形式,而无实质性内容。如,教师一呼,学生百应,或者是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对答如流,或者教师向学生提出某一问题,某一学生做出了正确的回答,班级内的其他学生明明已经知道了这位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正确的,教师却仍然还要去问:"他(她)回答的对不对啊?"学生齐答:  相似文献   

13.
所谓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师围绕一定范围的内容,根据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结合他们所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提问,由学生作出回答。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对提问的问题有所暗示,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教师也不要马上纠正,而是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提出补充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地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14.
课堂提问向来是一线教师们非常关注的话题,要想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我们认为应该弄清如下三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提问是什么?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常见的教师课堂行为,是指教师提出问题、观察学生回答,并对学生回答做出反应,促进学生参与学习,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启发思维,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可见,提问不仅要考虑教师提问的质量、提问的时机,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对问题的反应,进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正因为这样,提问历来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观摩课堂教学时,常常遇到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某某一词有什么作用?某某一词有什么好处?某某句子的作用是什么?某某句子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等等。对这类问题,学生的回答常常不尽如人意。我曾在学生中做过调查,大多数学生不是不会,而主要是不知从何处着手,因为提问过于笼统。如果教师把问题细化,变笼统为具体,一一提问,让学生按顺序回答,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作答。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初中教师在其数学课的提问中,普遍具有一下几方面的问题:1、少有探索型问题:初中属于整个中学教育的基础阶段,初中的教学设计里,教师在课堂中留给学生的问题常常属于思考型和普遍集中型问题。2、较少的思索时间:课堂上,教师在提问之后,往往要求学生较为迅速的做出反应并举手示意回答问题,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这样少量的思考时间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不严谨。而教师虽然会在随后的讲解中补充学生回答的不足,却又导致学生是被动的去接受而不是主动地去思索的现象。所以,把握好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3、有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设计提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李茂 《今日教育》2012,(Z1):44-47
策略课堂上面对学生沉默的九大策略高中阶段,学生在课堂上越发沉默,大家都不回答问题,也不提问题,不发表意见。面对这样的班级,教师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1.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个提问,减弱学生的恐惧感学生不提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惧怕,害怕自己出丑,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笨。他们对自己不理解的内容不敢提问;对于老师回答其他同学提问的内容,如果自己没听明白,也不敢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认真对待学  相似文献   

18.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化学课堂提问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主要途径,同时有利于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节奏,对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课堂提问问法不当,质量不高的情况. 1.模糊型.教师提出的问题目的不明确、没有层次性或漫无边际,学生没法回答.如"酸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时,提问:"盐酸是一种怎样的物质?"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回答盐酸由氯化氢和水组成,有的回答浓盐酸有挥发性,有的回答盐酸有酸性……许多回答不是教师的预期答案,课堂也比较混乱.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课堂教学逐渐升级,更多的教学策略与手段被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对于初中语文来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应变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提问方法与策略直接关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成效及学生能力的提高。正确且具有针对性的提问策略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使学生将问题的思考与回答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本文以巧用提问、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为主题,对初中语文课堂当中正确的提问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黄芳 《教学月刊》2009,(12):31-33
一般来说,课堂问答包括发问(教师提问)、候答(学生思考问题与组织答案时教师的等候)、叫答(教师叫某个学生或学生小组叫答问题)、理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应)前再衔接的四个环节。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