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力平衡的知识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这一知识对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求平衡力中的未知力以及进一步学习摩擦力、浮力等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 ,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学习这一定义要明确 :1 .定义中指的“物体”是指一个物体 ,而且是受力物体 ;“几个力”都作用在这个物体上。“几个力”指至少有两个力。2 .由定义可知 ,当物体受到的力平衡时 ,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保持何种运动状态 ,决定于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物体原来是…  相似文献   

2.
一对相互作用力与平衡二力,由于这两对力有它们的相似之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造成一些同学对这两个概念的混淆,要区分这两个概念,首先要认识到相互作用的二力是作用于不同的物体上,而平衡的二力一定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放在水平地面上不动的箱子,箱子对地面有一个压力,地面对箱子有一个支持力,这里的“压力”与“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地面、箱子)上,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然而这“压力”、“支持力”不是一对使箱子平衡的力,因二力平衡…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了“力”的概念与“二力平衡”的知识后 ,一些同学对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及二力平衡的理解不够深入。比如 ,常有这样的判断题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不少学生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 ?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将二力的平衡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混为一谈。怎样才能将二力的平衡与力的相互作用分清楚呢 ?首先 ,要弄清二力平衡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特点。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并且在一条直线上 ,那么这两个力就平衡 ,简言之 ,平衡的两个力一定等值、反…  相似文献   

4.
<正> 力的传递概念,在力学中曾经广泛地使用着。例如,用一根绳子系在物体上,人拉绳子,物体也随着受着一个拉力。按照力的传递概念,通过绳子的传递,将人的作用力,传递到物体上。 我们认为,力的传递的概念,是一个不太确切的概念。 第一,力的传递概念与力的定义不相符合。力的定义是:任何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别的物体作用叫做力。这个定义明确地告诉我们,力是物体的相互作用,没有物体,没有物体的相互作用,是谈不上什么“力”的。因此,谈到力时,必须紧扣“力是物体的相互作用”这一点。人与物体,既然没有直接的作用,那么又怎么能说人对物体有力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5.
备忘清单 1.力的有关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力的产生至少有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一个施力物体和一个受力物体. (2)产生相互作用力的两个物体,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相似文献   

6.
1 问题提出不同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对二力平衡概念的叙述有所不同。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将二力平衡概念定义为“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是平衡的。”接着,通过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就平衡。”应该指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反映的是物理规律。又如四年制初级中学课本《物理》(试用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也提出了二力平衡概念和二力平衡的条件这一物理规律。虽然对二力平衡概念的  相似文献   

7.
当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就是“二力平衡”.“二力平衡”可作如下推广: (1)“二力”:不仅仅指两个力,可推广为两个方向上的力,即一个方向上的合力与另一个方向上的合力相平衡. (2)“物体”:不仅仅指一个物体,可推广为由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8.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中属于“掌握”层次的重点知识.该知识点不仅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继续学习“浮力”、“简单机械”、“功和能”的必要准备,而且是在高中进一步学习运动学和动力学的重要基础.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问题之一:将二力平衡与力相互作用相混淆.例如遇到这样的判断题:“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就有不少学生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在做选择题时也常将两个物体上受到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力误认为是一对平衡力.图1 图2情境新颖的第20题,是一道勿须计算只作判断的条件"时对"同一物体(?)生高度重视,使学生误解为二力平衡条件是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二是在实例分析后没有及时与相互作用力有何异同进行比较,致使学生对二力平衡的条件理解不深.  相似文献   

9.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的力,我们都可把它们叫做平衡力.但平衡状态分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两种情况.所以,同学们不能片面地认为只有保持静止状态的物体才受平衡力作用.正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体所受的外力不能是一个力,至少同时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作用.两个以上的力作用于物体,我们总可以利用物理方法将诸多力转变成两个力.因此,初中阶段我们学习简单的二力平衡.那么,二力平衡的条件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用“同体”、“同时”、“共线”、“等值”、“反向”十个字来高度概括它,具体地说:同体:二力必须作用在同一…  相似文献   

10.
功和功率     
物理学中的“做功”和生产生活中的“做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生活中只要我们花了力气,完成了某项工作,我们就说“做工”了.但物理学上“做功”是有严格定义的,我们把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做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也就是说,做功要具备两个条件:作用力和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所谓物体用力,即两个物体一定要相互作用.如果一个物体由于惯性运动了一段距离,因为它没有受到  相似文献   

11.
” … ” 一留单一、填空题 导1.英国科学家牛顿概括了 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它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的时候,总保持2.我们把物体 叫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叫3.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 或 ,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4.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个力就彼此平衡. 5.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并且作用在 ,这两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6一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是。 和ll-j。 ◆‘。。i。_■—_—。___一7.一胶鞋的底部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样是为了通过二、选…  相似文献   

12.
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或二力平衡.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我们把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简言之,物体问发生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两个力叫做相互作用力.  相似文献   

13.
所谓“二力平衡”是指: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彼此平衡.理解二力平衡的含义,要抓住要点:  相似文献   

14.
做功的2个必要因素是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如何理解做功的2个必要因素呢?1应用做功的定义分析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根据做功的定义可知:力对物体做功一是要有“力”,二是要有“位移”,这个“位移”必须是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当然“在力的方  相似文献   

15.
一、知识结构二、学习指导(-)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定义可从如下几方面理解:(1)力总是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的,只有一个物体就不可能产生力.(2)有力存在必有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对某物体来说,它是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物体间接触或不接触都可能产生力(但两物体接触,没有作用就不会产生力).2.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运动.IG.的速度大小和方向)Vse‘””(2)改变物体的形状.注意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它一定受外力作用;但物体…  相似文献   

16.
按照《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的安排,初二物理第三章的内容,是介绍“力”的初步知识.它是物理知识的基础,所以是重点;而且由于它不很具体,所以有一定的难度,必须认真细致地讲好.一、力的概念教材的第一节“力”是分四个步骤介绍力的概念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把力与肌肉紧张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教材首先从这里写起.但这还不是科学的概念,我们必须从“肌肉紧张”解放出来,从大量的物体与物体间的关系的例子,引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一科学概念.这里,要强调“离开了物体,就不会有什么力的作用”.这是第一步.  相似文献   

17.
一、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关于相互作用力,课本上没有专门定义,只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有些学生在判断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时容易发生混淆. 例1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桌子受到哪些力的作用?指出哪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哪两个力是平衡力? 有的学生考虑到书有重量(受重力作用)压在桌子上,桌面对书有一个反抗力(支持力)没有重力作用也就没有反抗的支持力.所以,书受  相似文献   

18.
在力的学习中,有很多同学对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常常分辨不清。比如有这样一道题:下列说法中,哪两个力是平衡力?A.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和桌子所受的重力;B.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对墨水瓶的支持力;C.墨水瓶所受重力和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D.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和墨水瓶所受的重力。很多同学无法正确解答。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区分掌握平衡力和相互作用的力,这里介绍以下做法。一、弄清什么是二力平衡,什么是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二力平衡指的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所以,二…  相似文献   

19.
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象初中物理学中的“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这样极相似的问题很容易混为一谈.如何正确区分它们,就必须首先搞清楚将它们混为一谈的原因.一、“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容易混为一谈的原因在初中物理学中,“平衡力”讨论的是二个力的关系问题,“相互作用力”讨论的亦是二个力的关系问题,并且它们所研究的二力的关系都具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特点.这样,就使得它们容易混淆.二、如何正确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1)从概念上加以区分“平衡力”一个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而处…  相似文献   

20.
力的平衡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之一,贯穿整个力学的学习,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学习重点;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是难点. 一、考查平衡力的概念 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几个力就是平衡力.考查题型一般是选择题或填空题,当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的作用时,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受到非平衡力时,物体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解题时注意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不要混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