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20 0 1年以来 ,黄冈市教育局根据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和陈至立部长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关要求 ,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 ,进一步规范全市中小学计算机装备中的建设、配备、管理、使用、收取上机费的行为 ,并在全市广泛地开展了计算机装备合格学校的认定工作 ,促进了中小学计算机装备的进程。据不完全统计 ,到 2 0 0 1年底止 ,全市当年共改造、升级计算机 2 80 0多台 ,新购置计算机 4 15 0台 ,使建计算机局域网络的中小学由 2 0 0 0年底的 35 8所 10 938台增加到 4 42所 14 892台 ,高 (完 )中计算…  相似文献   

2.
韩国于2001年开始将教育信息化的重点从基础设施建设转移到应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上。一方面,大量开发和普及教学课件来支持各种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强调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来整合教学的能力。在亚洲,韩国一直走在教育信息化的前列。1997年末韩国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综合计划》,制定了韩国实施教育信息化三个阶段。截止到1999年,韩国为每位教师都配备了一台个人电脑,为全国20.6万所中小学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课堂教学相关设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提出 :“从 2 0 0 1年起 ,用 5~ 1 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不仅能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 ,而且能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一、构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管理模式  当今信息化时代 ,“领先一步就领先一个时代 ,落后一步就落后一个时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以信息化带动学校的现代化 ,是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必要途径。  为此 ,我校提出了学校信息化发展目标 :高投入 ,营造一流的信息化环境 ;高标准 ,造就…  相似文献   

4.
浅论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10月,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决定。提升人的信息素养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信息技术教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研究课题。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教育学科的发展。从硬件建设上来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普通中小学共拥有计算机教室142,139个,计算机总数为558.6万台,中小学生机比为33:1,校园网26,326个,即平均18个中小学拥有1个校园网。可以看出,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迅速。但在许多成绩的背后,仍然隐藏着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隐患。  相似文献   

5.
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实施 ,我市初步实现了校校相通、资源共享的目标 ,促进了教育观念、教育手段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缩小了地域之间的差别 ,为全市教育协调健康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环境。1 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我市校园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从2 0 0 2年起 ,用四年的时间 ,在全市所有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 ,建设满足基础教育需要的教育资源 ,为实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教育教学的根本变革 ,用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的现代化 ,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具体规划为 :①基础设施建设。到2 0 0 2年底…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为促进我国特殊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承担了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研究课题 :《特殊学校信息技术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该研究由陈云英教授主持 ,多位专家共同参与。为了进一步了解基层特殊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现状 ,现特面向全国举行征文活动。本次征文选题范围主要是 :一、学校信息技术硬件建设的基本情况 ,包括 :特殊教育学校或随班就读学校中为促进特殊学习需要儿童学习所配备的计算机及计算机辅助设备、…  相似文献   

7.
各方观点     
建设资源网有效整合优质资源张永凯(北京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近年来,北京市的教育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建设、教师培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北京市18个区县实现与市教育信息网骨干光纤的连通,布局调整保留的1800多所中小学全部建成校园网,在校每10位学生1台计算机,每2位教师2台计算机,拥有计算机总量接近17万台;完小以上中小学实现校校有计算机教室。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以后,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将从硬件建设转为以资源建设为基础的应用上来。但在资源建设方面,北京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与教育教学需求相脱节,…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今天,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提高人才素质,促进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出现了大发展、快发展的喜人局面。一、领导重视,夯实基础,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北安市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以推进“两基”复检工作为契机,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软硬件的配备,使北安教育信息化建设达到了新的水平。市区学校先后通过自筹资金、借贷、  相似文献   

9.
潘勇 《吉林教育》2006,(10):59-60
教育信息化的成败,关键在人,人是最活跃的因素,是事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一方面要大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培训,提高广大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培育一支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专业服务支持的队伍,建立并完善信息技术应用服务体系。一、为什么要建立和完善信息技术应用服务体系(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阻碍1“.重建轻用”现象严重在信息化的进程中,各级各类学校大力进行硬件建设,但在建设中出现了一个不良现象——重建轻用。表现为很多学校投入大笔资金配置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建设校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北京市的教育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建设、教师培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部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北京市18个区县实现与市教育信息网骨干光纤的连通,布局调整保留的1800多所中小学全部建成校园网,在校每10位学生1台计算机,每2位教师2台计算机,拥有计算机总量接近l7万台;完小以上中小学实现校校有计算机教室。教育信息化基础没施建设快速发展以后,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将从硬件建设转为以资源建设为基础的应用上来。  相似文献   

11.
教育管理现代化与信息系统建设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信息高速公路”对世界的影响已迅速深入到全球社会的每个细胞 ,它的利用率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世纪之交高等教育面临 2 1世纪信息化社会的挑战 ,教育现代化迫在眉睫。教育部紧紧抓住这一时机 ,于 1993年完成了教育科研示范网 ,1995年又建成了教育科研网并与国际网互联 ,现已有 5 0 0多所高校入网 ,使我国高校在Internet/Intranet建设上与世界同步。清华大学地处Cernet中心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网络与信息化建设 ,高速网铺设到 5 0多座教学楼与部分宿舍 ,全校联网微机 90 0 0多台 ,为每位师生提供Ema…  相似文献   

12.
一、环境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信息技术环境的硬件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近年来,我校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多方筹措资金,努力改善硬件设施环境,保证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开展.早在1995年,我校就建成有26台苹果牌计算机的电脑室和56个座位的语音室及电教室各一间;还装备了卫星地面接收站.1997年建成多媒体电教平台和校园电视台.1998年就有1台电脑用medom连接了In-ternet,从网络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1999午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校园网络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一、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备和媒体的优势. 1.大力开展多层次的教师培训,广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益.从1998年开始,我市各级教育部门就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培训,把现代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双主"教学设计方法和信息技术基本能力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必修内容,开展不同形式、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包括行政人员在内的多层次培训,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现代教育设备的应用能力.同时,还有计划地招聘和引进一批人才,不断充实师资队伍.2002年,我市部分中小学建设了校园网络,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实物展示台、液晶投影机(100英寸银幕)、网络等多媒体设施设备进入到每间教室.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进程,更显得上述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学习辅导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晓文 《当代电大》2002,(1):90-93
1 引论1 )教育部决定 ,从 2 0 0 1年起用 5至 1 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2 )当前 ,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 :第一 ,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 ,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整合。第二 ,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 ,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3)“校校通”工程目标 :用 5至 1 0年时间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 ,使全国 90 %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上网 ,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 ,提高中小学…  相似文献   

15.
去年 1 0月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 ,从2 0 0 1年起 ,用 5至 1 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全面实现“校校通”工程。针对这项“工程”的实施 ,计算机教育专家指出 ,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信息技术教育要侧重能力培养 ,而不是只传授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说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 ,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上机操作 ,教师加以适当的指导。因此 ,要做好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首先必须抓好硬件设备配置、专业技术人才配备和教材更新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 90年代以后 ,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 ,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的一项基本素质。以信息化带动的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 ,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在“十五”期间逐步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使信息技术成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一、各国信息技术教育现状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2 1世纪的新文盲将是缺乏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人 ,故而世界各国都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美国从 1996年开始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以来 ,至 2 0 0 0年已基本…  相似文献   

17.
“农远工程”的发展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用教育信息化带动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一次伟大实践,其通过试点阶段——初探信息技术应用、全面实施阶段——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应用、深化应用阶段——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化,开创了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新时代。"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发展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启示是:要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硬件配置;加强共享的、适用的区域性数字化资源中心建设;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整合,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保障经费投入;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2 1世纪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将产生更深刻的影响。推进教育信息化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是巩固和发展“两基”成果的必由之路。  自治区教育厅日前出台了我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建设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到 2 0 1 0年在全区中小学校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运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进行教学和学习的能力 ,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建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 ,建设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依托的终身教育体系 ,全面…  相似文献   

19.
据悉,北京市继1400所中小学建成校园网,100%开设信息技术课之后,”数字教育”又迈出了一大步——2004年北京市10万余中小学专任教师每人将配备一台电脑,这意味着北京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提速一年,教师将要告别粉笔与教鞭。专任教师人手一机,标志着北京市将提前实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十五”计划的主要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当跨入 2 1世纪之际 ,教育部决定 :近期国家将重点支持 2 0所左右的名牌大学进行网上教育学院建设 ,到2 0 1 0年 ,基本形成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 ,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 ,这预示着我国教育战线将展开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下面结合同济大学的实际谈谈远程教育的变革发展。一、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和作用现代远程教育是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来的 ,它的迅速崛起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它是一种适应信息化社会需求的教育新模式 ,是对传统的延续了几百年的教育模式的彻底变革。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 ,将是我国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