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开展愉快教学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途径.愉快教学的核心是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努力创设乐学情境,将使课堂教学逐步获得优化.1.激趣解题,引人入胜.通过解题引路,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如教学小学语文《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一上课就放映活动教学幻灯片,在小朋友面前展示图象;小壁虎被蛇咬住了尾巴,它挣断尾巴逃走了,这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小壁虎为什么没尾巴?有没有借到尾巴?结果怎样?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寻找答案,兴趣浓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正>一、从兴趣入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学生对某个问题有了兴趣和好奇心,才会产生创新想法,创造活动过程才会异彩纷呈。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创设的问题情境很重要,教师有意识地设疑,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去积极探究创新。1.努力创设课文的情境。在小学各个学段的每册课文中,所选的都是文质优美的文章。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片、播放小故事、播放  相似文献   

3.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尝试广东刘绍辉《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为了使学生知道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小壁虎尾巴的特点,我套用了《农村小语改革的思路》(载《小学语文教学》1993年第3期)一文有关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以导...  相似文献   

4.
屏幕上出现一条没有尾巴的小壁虎 ,学生观察。师问 :同学们认识这种小动物吗 ?生 :认识 ,叫小壁虎。生 :老师 ,这只小壁虎怎么没有尾巴呀 ?师 :你看得真仔细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课文 ,板书 :《小壁虎借尾巴》。师 :问 :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 :我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生 :我想知道它向谁借尾巴 ?生 :我最想知道它借到尾巴了吗 ?评析 :“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引导学生发出问题、大胆质疑 ,要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老师的一句“你最想知道什么”调动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 ,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师 :请同学们自…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优化新课导入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提出将要学习的新课题和学习目标,能使低段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如教《动物过冬》,我作了这样的设计:逐次出现教材里春、夏两个季节的情景,每一画面中都有许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再配以声音,设置一定的动画效果,展现春、夏两季树林里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出现一幅深秋树林里满地落叶的静寂画面,配以问题录音: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小动物都上哪儿去了呢?就这样将小卡通片似的情景呈现于学生面前,深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把他们引入问题情境,为导入新…  相似文献   

6.
《小壁虎借尾巴》是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用拟人的写作手法,采用基本相同的构段方式,通过小壁虎向其他动物借尾巴的故事,介绍了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以及鱼、牛、燕子的尾巴的用途。教学时,可凭借插图导读,启发思维,理解课文内容。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新课开始,教师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肢短短,身体扁平。墙上爬行,专吃蚊蝇。尾巴易断,断了再生。”随后放映投影片,观察小壁虎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揭示课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作归纳:①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②小壁虎跟谁借尾巴?③…  相似文献   

7.
"断尾"实验     
放学回家的时候,我在门缝里发现了一只壁虎。我想起了二年级学的一篇课文《小壁虎借尾巴》。于是我把壁虎装进瓶子里,又晃了几下瓶子。壁虎立刻晕了过去。我把壁虎又放了出来。为了安全起见,我用宽胶带把壁虎的嘴封住,然后用刀子把壁虎的尾巴割下来。可能是太疼的缘故吧,小壁虎颤动了几下。于是,我再把壁虎放进瓶子里,耐心地等待了几天,可仍不见壁虎的尾巴长出来。又过了几天,我无意间看见小壁虎的尾巴长出来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壁虎的尾巴明明被我切断了,怎么又长出来了?壁虎的尾巴果然有再生的功能。我去告诉妈妈,妈妈对我说:“壁虎的身体…  相似文献   

8.
教师巧妙导入新授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处理好课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但怎样把导入适当地放到教学情境中去呢?结合过去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引人入胜添兴趣壁虎这一小动物,见过的学生并不多,至于怎样吃令人讨厌的蚊子,小朋友更是不了解。我首先演示了小壁虎吃蚊子的灯片。小壁虎的神态、动作把小朋友吸引住了,立刻产生了对小壁虎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0.
话说壁虎     
课间,孩子们在墙角围成堆,你推我挤向前拥,很是热闹。“这条尾巴还会动呢。”“别让他跑了。”“快踩住它。”我急步走向前,只见是一条断了尾巴的壁虎。随即孩子们一下子围住了我,“老师,老师,为什么壁虎的尾巴断了,还会动?它是好虫吗?”说起来,我很惧怕壁虎。因为有一次,我把毛巾浸入脸盆里,过了一会儿,刚要伸手去洗,“啊。……”一只小壁虎正在脸盆里游泳呢。我心惊肉跳,一时间,两眼发黑,吓晕了。再说平常的晚上,只要我一抬起头来,就看见数只壁虎在天棚上爬来爬去,这下我又不敢睡觉了,生怕它抓不住,跌落在自己的脸…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面结合《小壁虎借尾巴》一课,谈谈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循序渐进,教给学法  一年级学生认识水平较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把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清清楚楚地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对教师传授的学习方法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先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结合图画想一想小壁虎爬到哪里;再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句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如抓住“爬呀爬”,使学生体会小…  相似文献   

12.
<正>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使之乐于观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不会主动深入地观察事物,感受事物,就很难写出动人的文章。1.创设情境。小学生的注意力缺乏持久性,激发并保持学生的观察兴趣,必须在创设情境上多做文章,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件。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我在网络上采集了各种小动物的动态形象,将猴子、兔子、鸭子、公鸡、松鼠、孔雀的形象通过ppt课件一一展示出来,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对比,激  相似文献   

13.
一、精心设计导语 ,激发兴趣。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在导入新课时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兴趣把生字分类 ,并把生字出现在一幕幕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景之中 ,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 :在开学的第一天 ,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朱老师。你能说说你的名字吗?”学生会很乐意地说 :“我是×××。”这样 ,利用老师和学生见面谈话的第一时间 ,我就相机出现生字 ,让学生认识“同学、你们、朱老师、名字、我”。又例如 ,我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都喜欢猜…  相似文献   

14.
师:小朋友们,我们读完了童话故事《小壁虎借尾巴》,请大家想一想,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生:因为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断了。师:尾巴断了,有什么关系?生:尾巴断了不漂亮。生:尾巴断了不方便。师:谁能把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完整地说一遍?生:小壁虎的尾巴挣断了,它觉得没尾巴难看,也不方便,就向燕子、老牛、鱼借尾巴。师:大家想想,要是小壁虎妈妈的尾巴断了,它会去借尾巴吗?生:不会,因为它知道自己会再长出尾巴来的。师:对!壁虎的尾巴能再生,断了用不着去借,而小壁虎不知道,难怪它去借尾巴。小壁虎最终没能借着尾巴,…  相似文献   

15.
一、导入新课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重点  在社会课教学中,新课的导入至关重要,教师巧妙地导入新课是创造良好教学气氛的基础,就像演员亮相那样,能迅速吸引“观众”,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的求知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新课前,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或提出问题寻求解答,或创设情境激起想像,或运用对比引导思维,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中华民族的摇篮》时,可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长江、黄河是我国境内的两条大河,那么为什么人们把这两条河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这个问题紧扣课文…  相似文献   

16.
快要讲《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了。这是一篇美丽的童话。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了,为了逃命,它把尾巴挣断了。而后,它向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终因它们的尾巴都有用处而借不到。本课以连环画形式呈现,课文中没有注音,连生字也没加注音,农村的低年级学生读这样的课文会有困难。要想把这一课讲好,  相似文献   

17.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讲读课文。笔者精心安排 ,大胆创新 ,板书设计独具匠心。板书 :小壁虎借尾巴这样的板书设计有下列三个特点 :一、准确地揭示了课文思路《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先写小壁虎“挣断尾巴”(起因) ,再写“去借尾巴”(经过) ,最后写“长出新尾巴”(结果),这是纵向思路。其中详写了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 ,向鱼、向牛和向燕子借尾巴是横向思路。这些在板书中都能清楚地体现出来。二、有意识地进行知识渗透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时 ,我有意让学生把小壁虎与蚊子、蛇与小壁虎两组动物提出来 ,从阅…  相似文献   

18.
壁虎长尾巴     
今天晚上,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在家闲着无聊,正要出去玩,忽然发现门框上趴着一只壁虎。我就想起学过的课文《小壁虎借尾巴》。壁虎的尾巴真的能再生吗?我得亲眼看看。我先找了一个大口的瓶子把壁虎装进去,接着又盖上盖子来回摇晃几下,一看,壁虎已经晕过去了,在瓶子里一动也不动。我连忙找来小刀,在茶几上放了块小木板。然后把小壁虎从瓶子里倒出来,为防万一,我用透明胶带把壁虎的四肢固定在木板上。一刀下去,小壁虎的尾巴掉了下来,可能是太疼的缘故吧,小尾巴在木板上翻来滚去。我赶紧把尾巴埋进土里。过几天,小壁虎的尾巴真的长出来了。壁虎…  相似文献   

19.
一、引导学生自主发展的策略1.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实践表明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发展的原动力。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 ,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 ,从而主动学习。设疑布难 ,激发学生好奇心理 ;巧设悬念 ,激发学生探知的迫切欲望 ;创设情境 ,使学生自然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教学“圆的周长”时 ,我创设了两只小动物各自沿着正方形和圆形的操场跑一圈 ,猜一猜 ,谁先到达终点的情境 ,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之中开始了对怎样求圆的周长的探索。教学“正比例”时 ,教师可把学生领到操场 ,给学生提出一个…  相似文献   

20.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把学生的思绪带入到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在教学中,创设趣味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等,以便我们在教学中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情境导入方法,使教学效率有所保证,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