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姚冰洋 《大观周刊》2011,(44):35-35
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民主运动指明了方向,也是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从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指路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针对的是中国的实际国情,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将其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结合了起来。它的历史进程、中国化的方法,还有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作用都值得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共产主义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为人类勾画的美好的社会蓝图.但是随着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改旗易帜,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了空前的考验.[1]"不可否认,当代一些中国人并没有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而增强共产主义信念.相反,这些人对共产主义时时表现出怀疑的情绪,甚至个别人还不断发出讥讽言词."[2]在我国学术界,一些学者们更关注于对社会主义社会进行探讨,对共产主义的研究相对寂寥.  相似文献   

3.
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是档案工作者做好工作的专业行为规范,是档案工作者在履行职责时应恪守的准则.我国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是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的独立的道德规范.本文仅就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修养问题,谈一点浅见,愿求教于同行.根据档案工作性质、任务、目的和科学性的特殊要求,档案工作者应具有如下职业道德修养:一、具有党性和政治性原则,忠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4.
高等专科学校马列理论课开设的三门专业课: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共产主义A、B、C。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5,(7):33-34
<正>1918年3月至1921年初,列宁在苏维埃俄国实行军事共产主义性质的劳动公社制度。他在要求"报刊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工具"时,提出了"榜样的力量"和"黑榜"这两种宣传方式。[1]"榜样的力量"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的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批评空想共产主义者企图通过共产主义实验的榜样示范作用来实现其共产主义。列宁1918年三四月间为实施共产主义劳动公社制度,写作《苏维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自主性的社会舆论不同,具有显著的原则性。指导社会主义舆论监督的三项基本原则是:人民利益原则;真实性原则;平等原则。它是健康地实施舆论监督的必要条件。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包括新闻民主权利,这种新闻民主权利属于全体人民群众而不仅仅属于新闻工作者,是社会调控舆论监督的重要基因。 1、人民利益原则:舆论监督的出发点与归宿 1842年4月,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中,尖锐地揭示了唯心主义者极力掩饰的一个简单道理:“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同年11月,恩格斯在考察英国社会经济状况时,认识到阶级冲突的基本成因是物质利益。对物质利益的研究,是马克思、恩格斯发现唯物史观的重要契机之一。  相似文献   

7.
严展晖  卓腾 《大观周刊》2011,(37):35-35
随着经济、科技变化日新月异,掌握知识的青年大学生毋庸置疑会成为新世纪的主体,新时代的接班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将来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信仰把青年群体大学生凝聚在一起,从而将全党全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因此,文章就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和加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途径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8.
新的要求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向全党干部提出一个新的要求,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他希望全党的各级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要学习和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l和创造性,这样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将来实现共产主义。邓小平同志这个要求,对我们新闻工作者也是完全适用的。这不仅因为我们是党的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9.
一我们党所领导的报纸,以及各种新闻工具,向广大群众传播共产主义思想,本是自己的职责,是天经地义的事;这也是我们与资产阶级新闻工具的根本区别,是社会主义报纸的党性所在。我们的报刊历来也有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传统。从《新青年》、《湘江评论》,到重庆《新华日报》、延安《解放日报》,无不是以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为主要内容,以此影响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推动革命事业不断前进。毛泽东同志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指出:“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共产主义去指导是决不能成功的,更不必说革命的后一阶段了”。历史前进了,现在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比过去民主革命时期当然更需要有共产主义去指导。事实上,  相似文献   

10.
职业道德是人们思想品德修养的内容之一,是人们职业生活的指南,它起着振奋精神,催人奋进的作用. 社会主义的图书馆馆长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组成部分,是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在领导图书馆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即馆长在调节图书馆工作人员之间,图书馆与读者之间以及图书馆与社会之间关系中的行为规范.提倡馆长的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和造就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图书馆领导者的需要.有了关于馆长的具体的  相似文献   

11.
我们报刊的主题是共产主义建设。今天,共产主义正从人类的美好理想变成具体的生动的现实。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在党的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和文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时期的条件下,得到了具体地运用。在代表大会的文献中,阐明了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和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规律性问题、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高速度问题(这是为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经验所证实的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物质技术基础问题、社会主义两种所有制的发展和接近的问题、两种所有制溶合为统一的全民的共产主义所有制的问题、社会政治组织和国家机构问题、社会  相似文献   

12.
肖曜  梁锋 《新闻前哨》2013,(6):22-24
新闻工作者是时代进步的见证者,是历史发展的记录者,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不论是在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利用报刊为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同欧洲反动统治阶级进行斗争的时期,还是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利用报刊进行推翻沙皇专制政权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马克思经典作家,利用报刊领导中国革  相似文献   

13.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与党性相呼应,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术语。党性概念是中国共产党直接从马列原典中继承发展而来的,人民性概念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本土化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念。在中国,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作为一组概念,从宏观上多呈现于中国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语境中,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事业的理论和实践则从微观层面上对这组概念进行了具实解读。  相似文献   

14.
张勇锋 《新闻界》2012,(16):73-74
1842年10月,马克思在他写的《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中,使用了"报纸良心"这一概念,指一家报纸应当以自己恒定的信念取信于读者. 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在知识界和一些觉悟工人中已有传播,同时在英、法等国成为一种舆论的潮流,但在德国,这类思想处于萌芽状态.1842年9月底至10月初,关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的第十次法国学者代表大会在斯特拉斯堡召开,《莱茵报》和奥格斯堡《总汇报》等德国报纸对这次会议的讨论情况及活动均作了报道,《莱茵报》刊登了梅维森的《英国的状况》和政论家赫斯的《柏林家庭住宅的共产主义》等涉及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文章.施泰因的调查报告性著作《现代法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也在这一时期出版,引起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贾晓茹 《大观周刊》2012,(51):58-58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完整的系统阐述,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科学的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和深刻的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学习和分析《共产党宣言》对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渝 《兰台世界》2013,(22):138-139
<正>一、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1.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先驱者。蔡和森具有留法经历,在法国期间他阅读、翻译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蔡和森潜心研读了《国家与革命》、《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以及《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数量超过百余部。他悉心研读、翻译了列宁、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的精彩片断与关键性章节。  相似文献   

17.
《党的文献》1997年第1期刊登徐永军整理的《胡乔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的文章指出,胡乔木非常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表述了胡乔木对这一问题的若干重要观点:①精神文明不能够离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并不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或附属品,它只能由思想战线全体同志、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思想政治文化领域进行长期奋斗而产生和发展。认为只要经济搞好了,人们的思想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自动地跟着好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②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都是同步的,我们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完全能够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之下,离开共产主义思想、共产主义道德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新闻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原理与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新闻工作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和确立了包括"坚持党性原则""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等基本原则在内的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党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基石,坚持党性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有力最持久的坚守、是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基本方针最准确的阐释、是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基本原则最根本的认识、是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壮大最重要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二大的政治报告为我们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要努力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些同志存在疑问:现在是社会主义,又提倡共产主义思想,群众能接受吗?有些人存在模糊认识,这并不奇怪。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并通过我们扎扎实实的工作,团结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奋斗。共产主义,首先是一种运动。我们信仰的整个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与我们党的各项具体方针政策,本来就是统一于共产主义运动每一个具体阶段中的。离开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任何具体  相似文献   

20.
新闻真实、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发布主体的多元引发了舆论场的诸多新问题,研究发现,把关人的缺失、渠道传播的多样化、过度追逐经济效益等新媒体的不足导致了新闻报道的虚假、真实底线被冲击、传播内容的低俗化,影响了社会价值判断,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这更凸显了当前新闻报道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