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更多地是为了解决当前许多用人单位有法不依,甚至故意违法损害劳动者的权益这一具有相当普遍性和严重性的问题,加大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以促使用人单位依法行事.所以侵害劳动者权益越多的企业受到劳动合同法的冲击越大.在这一推理下,农民工的权益受到的侵害最大,其工作的许多企业受到的冲击也最大.违法成本增加,用工数量减少,势必影响农民工的就业.但不会影响就业大局,甚至还会因就业数量的缩减而缓和了当前存在的"农民荒"所带来的工资的上升对经济的压力.大学生群体虽说近年来就业有些困难,但原来"精英教育"制度下存在供不应求的就业局面,及其具有专业性人力资本等因素,劳动权益保障相对较好,又因为其工作单位存在的比较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又具有刚性及延续性,所以受到<劳动合同法>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扩招使曾经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就业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层出不穷,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权益遭到侵害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年来由于大量农村土地被征收征用,农民的土地权益屡遭侵害而引发的上访事件不断增加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更好的保护农民权益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量的"地址欺骗技术"的运用使得大部分网管都十分头疼,许多"不法之徒"用盗用地址的行为来逃避追踪、隐藏自己的身份。地址的盗用行为侵害了网络正常用户的权益,并且给网络安全、网络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研究地址盗用的问题,找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是当前的一个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现行的征地制度已很难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征地过程中农民的权益常常受到侵害,这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农村文化战略已经走过了以保障农民的文化参与权和文化享有权为核心的发展历程.当前的新农村文化发展战略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建设农村和谐文化、培育乡间文明风尚"为奋斗目标.以加强思想教育、科学技术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农民群众为主导的多元主体参与为条件,保障农民以文化享有权和文化创造权为核心的各项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7.
龙春江 《科教文汇》2007,(5X):145-145
扩招使曾经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就业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层出不穷,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权益遭到侵害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书难、借书难、看报难的问题,满足农民求知成才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农家书屋",作为农村知识、信息和文化的传播平台,不仅引导着农民"多读书,读好书",更肩负着培养新型农民,实现先进文化扎根基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的使命,事关当前,影响长远。作者论述了农家书屋建设的现实意义,指出了农家书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时华侨国内权益保护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侵害华侨在国内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制定华侨国内权益保护法已是势在必行.华侨权益保护法应着重于对华侨政治权益、财产权益、文化教育权益、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权益、出入境权益等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农家书屋"工程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对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