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知青形象是中国当代文学特有的文学形象,在新时期小说人物画廊中占有重要地位。因小说创作主体对知青群体情感认识的差异,叙事视角的变换,社会政治语境的变迁及文化价值观念的取向等因素,知青形象随社会演进而演变。  相似文献   

2.
知青作家是寻根文学的主力,寻根文学改变了新时期文学的叙事方向。寻根文学创作要比其理论高明得多,其作品所导致的实际文化价值判断大多与其理论旨趣相悖。“寻根”过后,知青作家作出了新的选择,调整了自己的叙事策略,知青写作很快由分化而汇入多元化文学发展潮流之中。  相似文献   

3.
"无根"的精神心理作为知青代作家集体无意识,是推进知青小说不断革新的动力,新时期知青小说清晰而又完整地再现了一代人伴随时代走过的精神历程。知青作家、知青小说与时代之间休戚相关,构成了生动、复杂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4.
知青小说乡恋叙事表现出对城市的厌弃以及对乡村的回归,这种叙事倾向与鲁迅先生的"归乡"小说取得了惊人的一致;知青从当初争先恐后的回城到乡恋叙事中知青主人公对乡村的情感皈依,更是昭示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悖论。  相似文献   

5.
根据热拉尔.热奈特有关小说的叙事视角的三种基本类型理论,研究戴厚英小说的叙事视角,认为戴厚英小说的叙事视角主要有零聚焦型和内聚焦型,且经历了从单一叙事视角到多元叙事视角的转化,这正好与新时期小说叙事视角的转化相契合,其创作对新时期小说写作技巧的丰富与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小说潮流的更迭演变体现为叙事话语的历史变迁。寻根小说推动了新时期小说叙事话语的历史变革,使其由当前客观性的社会话语向虚幻的历史与文化话语发展演变。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小说叙事话语变革的原因、寻根小说对新时期小说叙事话语的变革,以及这种变革对新时期小说发展演变的影响。从而认为,寻根小说在新时期小说叙事话语变革的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造就了中国社会文化的重大迁徙。作为文化观念形态之一的知青小说深受文化迁徙的影响,上层的审视和下层的归化在知青小说叙事中得到了统一和升华。  相似文献   

8.
刘可可 《天中学刊》2009,24(6):83-86
在新时期以前公开出版的知青小说中,女性知青形象不断地被雄性化,直至成为失去了女性性别特征的怪物.这些女性知青形象既背离了女性的自然性,又背离了传统观念对于女性的理想性认识.这背后躲藏着的是对女性进行劳动工具化的企图.  相似文献   

9.
文学文化学以文学与文化的交互作用作为研究视角对草原知青文学展开文化类型学的分析,不仅可以明晰地类型化草原知青小说的文本风貌,更可以勘清影响其不同风貌形成的内在知识单元,从而为草原知青小说的深入研究奠定文化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可发现草原知青小说叙事风貌深受国家政治文化、地域及民族文化的影响,由此显现了独特的文学身份与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空间叙事理论研究了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山上的胜利》,试图分析物理空间层面的空间并置与叙事视角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推动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引领读者感受心理空间层面割舍不断的乡土情结,为解读该小说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