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学术腐败是学术自由与学术道德责任的失衡。责任编辑是整治学术腐败环节中的关键。增强责任编辑的学术道德责任是当前把持学术阵地纯洁性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要求责任编辑加强自律,严格遵循学术规范,提高编辑加工质量的同时。还应强化对责任编辑的道德责任教育,提倡编辑批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要健全制度法制.规范责任编辑的实践行为。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与学术生态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学术腐败和学术丑闻事件时有发生,学术生态危机已呈不争的事实。在学术生态的构建中,学术期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学术期刊要加强编辑人员的自律,加大对编辑的学术道德教育;完善期刊学术评价制度,杜绝学术腐败的发生;强化著作权法意识,恪守学术规范;在当下不宜走“以刊养刊”之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学术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了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危害极大,如不加以遏制,将贻害无穷.学术腐败问题需要综合治理,学报编辑在防范学术腐败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学报编辑应该强化自律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学术修养.提高学术判断力;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积极推动规章制度建设,完善法律法规,铲除学术腐败,捍卫学术尊严.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报编辑作为出版的把关人、学术规范的执行者,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维护学术规范、建设良好学风、繁荣学术研究、抵制学术腐败,已成为编辑出版者关注、参与和互动的义不容辞的职责,编辑在维护学术规范中的重要作用愈来愈受到社会的承认,所以说,在学术成果从研究到问世,都包含着编辑的辛勤劳动。在抵制学术成果和出版中的不端行为、营造和谐的学术生态中,编辑应发挥积极推动和模范作用。同时,编辑还应加强自身的规范建设,努力促进学术规范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治理学术腐败是一项综合工程。这需要加强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教育,增强学术自律意识;建立健全学术评价与学术监督制度与机制,规范学术活动;加强惩治学术腐败立法进程,加大学术腐败惩处力度。通过标本兼治、预防与惩处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学术腐败现象一定会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6.
学术腐败严重影响学术研究的良性发展,它的产生有其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高校学报作为重要的学术载体之一,理应在抵制学术腐败的行动中做急先锋。学报抵制学术腐败的主要对策:学报应高度重视自身在抵制学术腐败、净化学术风气、倡导和树立良好学风方面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学报内部要建章立制,奖优惩劣,强化管理;采取多种措施严肃处理已见刊的学术腐败现象,以儆效尤;兄弟院校学报建立网络系统互通信息。共同抵制学术腐败;加强学报编辑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编辑的学术素养;拓宽编辑的业务学习渠道,强化编辑鉴真辨伪能力;主办单位应给予学报充分的扶持;社会有关领域应建立一套科学的个人学术水平和资格评价体系,形成积极正确的学术导向,为学报“减负”。  相似文献   

7.
学术腐败是一种与科学的求真、求实相违背的不道德、不诚实、不规范行为.浮躁心理、功利心理、低成本心理等是其产生的原因.调整学者的心态、注重学术制度的形成、协调行政与学术的关系、加强学者对学术批评的认识、重视学术道德的建设等是防治学术腐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学界关于学术腐败的界定进行了疏理,从编辑角度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及社会危害,最后提出了高校学报编辑要重建编辑职业道德(即具备高尚的编辑人格、具备高深的学术素养和具备高超的编辑技能),以在遏制学术腐败的斗争中发挥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学术腐败不是教育领域的独有现象,它存在于各行各业.由于教育的特殊属性,使得教育领域里的学术和学术腐败呈现出不同特点,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内容更加广泛.无论是在职称评聘、文凭发放、教学科研活动、教育经费管理,还是在各类教育评比、评审、评估中都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腐败现象.学术腐败存在的原因除个人品质低下外,更主要的是体制不够健全、合理评价体系缺乏、监督和制约机制缺失.规范学术行为、整治学术腐败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惩治力度,完善机制,强化学术监督,并重塑学术精神,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有可能使学术良心、学术道德重新回到我们中间.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学术的深层危机”的背景下,编辑成了被追逐、拉拢、攀附、合谋的对象和进攻、暗算、攫取、蚕食的目标。编辑-出版环节之所以成为“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的实现途径,是因为它具备了适宜“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生长的土壤。编辑在具有“把关”权力的同时还具有“放行”的权力,他们既是“把关人”也是“过关人”。面对学术的沉沦编辑无奈作出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揭示了学术文献继承中存在的种种学术腐败现象及其危害,提出了强化学术自律和学术规范,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整治学术腐败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2.
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效性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在构建和完善这个体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高校学术腐败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学术形象,学术进步的重中之重,本研究综合整理防治高校学术腐败的有效措施,以期达到预防学术腐败,重建学术规范、创造有序的学术环境、塑造良好的中国学术形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对学术腐败的道德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 ,学术腐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表现形式繁多 ,究其本质 ,乃以不正当行为谋取学术私利 (包括小集团的利益 )。从道德心理学上分析 ,浮躁心态、补偿心态、功利心态、侥幸心态、特权心态乃是学术腐败的心理之源。因此 ,大力加强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建设 ,是防治学术腐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不良学术生态是描述学术环境的一种恶化态势,使学术的本质意义受扭曲。主要表现为学术浮躁、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学术异化、学术腐败等形式。它给学术期刊的外部发展环境、学术创新性的把握、编辑的职业操守等带来较大的影响。作为学术期刊,需要把握学术的前瞻性,坚持刊发学术精品,注重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等方面,积极地化解不良学术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肖玉林 《湘南学院学报》2010,31(3):118-119,124
当前学术腐败现象的突出表现有抄袭成风,不引不注;文无新意,总体平庸;学术失范,署名搭车等等。学术刊物的学术腐败问题,与编辑的徇私、失察、漠视、懈怠、惧名、畏势密切相关。为此,编辑应该提高认识、明确使命,增强素质,加强自律。  相似文献   

16.
愈演愈烈的学术腐败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术的圣洁和声誉,成为扼杀创新人才,危害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从社会失范理论角度看,学术腐败本质上是社会性道德失范在学术界的缩影,是部分学术研究人员道德滑坡的具体表现;从理性选择理论角度看,学术腐败是社会成员基于效益最大化原则的理性选择;从社会控制理论角度看,学术腐败现象从产生到逐渐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术腐败行为控制失误的必然结果。治理学术腐败要道德自律、制度他律双管齐下,通过制度创新,端正学术研究风气,强化学术道德建设,优化学术生态环境,规范学术研究行为。  相似文献   

17.
愈演愈烈的学术腐败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术的圣洁和声誉,成为扼杀创新人才,危害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从社会失范理论角度看,学术腐败本质上是社会性道德失范在学术界的缩影,是部分学术研究人员道德滑坡的具体表现;从理性选择理论角度看,学术腐败是社会成员基于效益最大化原则的理性选择;从社会控制理论角度看,学术腐败现象从产生到逐渐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术腐败行为控制失误的必然结果。治理学术腐败要道德自律、制度他律双管齐下,通过制度创新,端正学术研究风气,强化学术道德建设,优化学术生态环境,规范学术研究行为。  相似文献   

18.
郭薇 《考试周刊》2007,(45):143-145
学术腐败现象在当今的学术界日益严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律规制的缺失,没有统一的学术行为规范,知识产权法力度过小,缺少必要的行政制裁,刑事制裁涉及面过窄,几乎等同于无。要遏制学术腐败,加强法律的规制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从立法角度探讨加强制裁学术腐败的可行性措施,行政法方面完善学术规范,强化学术惩戒制度;民法方面加强学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实施细则,加重法律责任;而在刑法方面引入学术犯罪概念,严厉制裁学术犯罪行为,从而寻求制约学术腐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学术腐败是一种与科学的求真、求实相违背的不道德、不诚实、不规范行为。浮躁心理、功利心理、低成本心理等是其产生的原因。调整学者的心态、注重学术制度的形成、协调行政与学术的关系、加强学者对学术批评的认识、重视学术道德的建设等是防治学术腐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对当前学术规范问题的讨论与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有关学术规范的讨论中,学术规范的价值、学术规范的主体和学术规范的方法是三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学术规范的价值应该包括本体价值和工具价值;学术规范的主体应当包括学术生产者、学术评价者和学术管理者;寻求学术规范的方法的关键在于从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的原因入手,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使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无利可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