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高校出版社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长壮大,不少出版社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有的已成为年销售数亿的出版大户,并朝着股份制、商业性、集团化的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但是,毕竟还有80%的高校出版社尚停留在年销售几千万元码洋的规模上,尤其是理工类高校出版社(除清华大学出版社外),大部分发展艰难。目前在面临转制风潮中,又承受着严峻形势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小型科技类出版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有大量的销售码洋在 5000万以下的小型科技类出版社。规模小,资金少,是制约这类出版社发展的瓶颈。作为专业分工的历史产物,小型科技类出版社主要是一些小型地方科技出版社和一些理工类大学出版社。在过去严格的出版管制下,这部分出版社由于所出图书的发行范围有限和出版社成立时的角色定位不同 (如理工类大学出版社是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他们的经济实力在一二十年间赶不上其他类型出版社 (如教育社、少儿社 )那样壮大,家底不够殷实,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资金和规模成了…  相似文献   

3.
日本共有4,269个出版社,其中虽然也有职工达1,000人以上的大出版社,但半数以上是仅有10人左右的小出版社。日本出版社大部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尤以60年代经济高速度发展时期为最多,占出版社总数的57%。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求知欲望高涨,出版社也就如雨后春笋般地成立起来了。成立后又在激烈的自由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并逐渐出现垄断化。例如100家大出版社所出版的新书种类就占全国的二分之一左右;而从销售额来看,324个大出版社又占所有出版社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4.
位于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珞珈山麓的武汉大学出版社,是京外大学出版社中惟一的一家优秀出版社。 该社从贷款20万元人民币创业,在艰苦的条件下,经过十几年奋斗,发展成为具有图书、音像与电子三项出版权的实力比较雄厚的综合出版单位。在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良好出版社后,于1998年12月被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优秀出版社。 该社发展的突出特色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全管理机制 武大出版社认为,健全的管理机制,对出版社各项工作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必须深化改革,建立人才管理机制,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  相似文献   

5.
龙玉明 《中国出版》2013,(16):33-35
大学出版社实施战略联盟是培育大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出版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大学出版社应当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着力点,通过战略联盟充分利用各种优质的出版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使出版社在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管理机制、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具有优势和竞争力,逐步培育出版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起步较晚,五十年代曾经有过两所大学出版社,后来也相继停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学出版社才迅速发展起来。1979年全国有出版社142家,其中大学出版社四家,占3%;1986年6月,全国出版社419家,其中大学出版社66家,约占16%;现在全国出版社455家,大学出版社81家,约占全国出版社的17%。从大学出版社的数量和在全国所占比例的提高,充分说明大学出版社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出版队伍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军。  相似文献   

7.
在激烈竞争的图书市场中,地方大学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形势越来越严酷。怎么办?作为一个地方大学出版社的工作者,我拟从地方大学出版社的市场定位与发展战略的角度,谈几点自己的思考。一地方大学出版社是中国出版方阵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特征,一是属于高校社,二是属于地方社。在当今出版业严格的专业分工和属地管理的背景下,仅此两个特征,就大大地限制了出版社发展的空间,由此带来了地方大学出版社在发展中的先天性劣势。其一是品牌劣势。与社会专业出版社和教育部所属高校出版社相比,地方性大学出版社因其母体———大学的关系而…  相似文献   

8.
在数字化时代,出版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编辑人才是出版社的灵魂和核心,是出版社的排头兵,在出版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整个出版行业的发展起到引领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培养新型编辑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分析新型编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其次分析新型编辑人才的要求,最后给出新型编辑人才培养的策略,以便为其他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转企改制后,出版业将更加开放,竞争将更加激烈.众多规模小、实力弱、竞争力不强而又没有加入出版集团的中小出版社,在改制后作为独立的市场经济实体,将不得不面对纸质图书市场的萎缩和大型出版集团的挤压等严峻的外部环境.本文通过对目前出版形势的总体分析,认为中小出版社完全有存在的必要和空间,总结概括了中小出版社的五大优势和五大弱势,提出了中小出版社应当依据自身状况、坚持差异化战略、通过特色和品牌立社强社、扬长避短地走“做专做强”的发展道路,并对选择这个发展道路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的处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出版社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出版社的企业化特征不断加剧,出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分析出版社的目标营销战略对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我国出版行业的发展现状,指出目标营销是出版社制定营销策略、开拓市场、高效利用资源、提高效益的需要.同时,提出了出版社实施目标营销战略的具体步骤,并给出出版社目标营销战略成功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