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比克顿的语言中心论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在于人类拥有语言。他继而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将语言的核心特征归结为句法,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生物属性。本文试图从三个维度挖掘比克顿的语言思想语言的神经生理学基础,语言进化和语言在人类行为中的核心地位。尽管他的观点偏激,但他却提供了一个从语言进化和神经生物学基础来探讨语言和人类行为的新角度。  相似文献   

2.
人类有一颗发达、智慧的大脑,它是个分成左右半球的双器官,通过胼胝体相连,自20世纪60年代始,通过大量的动物和人体实验,左右大脑的功能特化被确立,即左脑是处理语言信息,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神经中枢;右脑是处理表象信息,进行非逻辑的或形象化、直觉式思维的神经中枢,右脑的这些特点符合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创新。如果教育能致力于平衡语言和直觉思维,努力开发右脑的功能,我们就可能培养更多的在科学活动中具有创新思维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物学等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动物的研究不断深入,"动物是否有语言"这一话题又开始被重新提及。本文认为动物是有语言的,语言是任何有生命物体之间用来进行交流和交际的工具,人类有语言,动物同样也有自身独特的语言系统,而且动物同人类一样拥有抽象思维能力,这也是证明动物有语言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观察我们也发现动物能够使用多种方式同人类进行交流,这又进一步证明动物是有语言的。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从宏观方面来看,动物是有语言的。  相似文献   

4.
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概念,通过真实的课堂观察(线下课堂与线上课堂),从要素综合思维、时空综合思维、地方综合思维的角度出发总结综合思维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5.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曲曲折折,浩浩荡荡。人类以其自身独特的力量超脱了自然,超出了动物,在一定意义上又超出了人的现实本身。作为生存主体,人又创造了人化自然、人化世界和人发展的新空间。使人成为万物之灵,不断自我完善的这一伟大力量就是人的超越性。本文主要从思维的角度对人的超越性进行解析,并从超越思维的角度去看等哲学转向与人的发展的取向,旨在于使人类真正认识自己,获取健康发展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问题由来已久,以Chomsky为代表的语言普遍论者强调语言是独立于认知的人类天生的官能,Fodor和Pinker对Chomsky的观点进行了理论继承,分别提出人类通过“思维语言”和“心理语言”进行思维的观点,Goldin—Meadow等学者从实验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验证了Chomsky观点的正确性。相关的理论探讨及跨学科的实验研究为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海外英语》2011,(8):21-21
人类有语言,这是人类与动物韵重大区别之一。语言的使用,促进了人类的思维使得大脑更加发达。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的任意符号系统,是人类表达意义和思想的重要工具,思维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从语言、思维与翻译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英汉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并提出了在词和句子层面上对与思维方式相关的英语表达在汉译时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隐喻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它植根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隐喻与认知,隐喻与语言的关系,指出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隐喻的语义特征为人类进一步认识世界创造了条件。同时,本文还提出了如何利用隐喻思维培养提高词汇习得能力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思维是密切联系的,各以对方为存在的前提。首先,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脱离了语言,思维就无法进行。同时,对语言的感知与理解也依靠思维来进行,没有思维就没有语感。我们认为,不同的语感能力是不同形式的思维积极参与的结果,从思维训练的角度理解语感的培养正是抓住了语感培养的本质与关键。  相似文献   

11.
思维贯穿教学的各个方面。该文着重从学生、教师、媒介三方面对思维教学进行阐述 ,并解释了思维教学里的学生、教师、媒介在互动思维中是如何发生作用最终完成教学任务———教会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依托逻辑思维,强化创新思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挑战传统思维、追求独特思维、培养立体思维是优化思维方式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组成创造能力的核心。从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出发,构建了开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主体和发散思维的教化方案。  相似文献   

14.
教育思维的特性在于“培养人”,这意味着它不是无边界的,也不是无所不包的。教育思维要展现其“培养人”的魅力,就必须超越概念思维和简单思维的局限,纠正它们的偏颇。纠正的基本思路是:以实践思维为基本导向,在实践思维过程中,充分认识实践的复杂性,学会复杂思维,避免头脑简单、不容质疑和争辩的简单化实践思维。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笔者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文章从设疑置问、启迪思维、运用多种思维形式提高思维品质等方面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生物学教学的角度谈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四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思维是一个有机整体,可以划分为五种基本形态,依次是宗教思维、哲学思维、科学思维、数学思维、艺术思维。它们各有自己的本质规定,具有独特的存在形态和意义。从所研究的内容来看,人类的思维可以划分为宗教、哲学、科学三种形态:宗教奠基于世界的神秘性,哲学立足于世界的可理解性,科学则依赖于存在的可确证性。宗教思维是最早产生的思维形态,哲学思维从宗教思维形态中分化出来,科学思维又从哲学思维形态中分化出来。从所研究的途径来看,人类的思维可以划分为哲学、数学、艺术三种形态:哲学从质的途径切入对事物的把握,数学从量的途径切入对事物的把握,艺术从既综合质与量又将质与量赋形的途径切入对事物的把握。哲学的质是纯粹的质,数学的量是纯粹的量,都具有形而上的性质;艺术则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哲学思维具有超越性、批判性、反思性等根本特征,各种思维形态均具有各自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从而人类的思维具有整体性、复杂丰富性、多层次多极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育要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全面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教学的本质是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重视数学思维过程,既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又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提高解题能力.从概念教学,定理、公式、法则、例题教学及学生问疑等情景展示思维过程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哲学的习惯思维只是把人的思维活动简单地等同于人的认识活动,因而把更为重要的建构实际支配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观念的思维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混为一谈。在马克思哲学唯物辩证的思维观看来,人的思维活动是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思维与建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观念思维的内在统一,即既要解释世界也要改造世界的内在统一。任何把人的思维所内在的这种区别和统一关系割裂开来或重合起来的做法,不是导致形而上学的旧唯物主义,就是导致形而上学的实用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